笔趣阁
笔趣阁 > 大唐脊梁 > 第089章:中元灯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89章:中元灯会

  大唐脊梁

中元节在唐朝是一个比较热闹的节日,每天这一天,长安城中三夜金吾不禁,城门大开,一任百姓随兴而游!


值此普天同庆之日,长安百姓也是举家而出。


罗通与长乐公主出皇宫的时候,天色尚未落黑,但已有顽皮的孩童点起早已准备好的各式花灯,在街巷间欢呼雀跃,闯来闯去,偶尔有撅着着屁股的孩童悄然点燃一支爆竹,装点起节日气氛的同时,引来身边小伙伴儿惊叫声声,使坊市间更多了几分纯真的喧闹。


长乐公主在认识罗通之前,极少出宫游玩,偶尔出宫也是坐在马车中,从未有过信步街头的经历。故而对于一切显得格外好奇,左看右看,这中元夜还未开始,就已经喜笑颜开了。


至天一落黑,早已等待许久的百姓们不约而同举家而出,至皇宫里点燃第一盏花灯起,不过半柱香的功夫,整个城中已是花灯满天,照亮天幕的同时,也使长安中亮如白昼,陷入火海,道道坊街人头涌涌,可谓哈气成云,挥汗如雨。


长乐公主哪里想到真正的上元节竟然如此热闹,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罗通笑道:“节日嘛!皇家有皇家的过法,百姓也有百姓的过法!皇家讲究排场华丽,而百姓讲究的只有一点……那就是热闹!比起皇家的中元节,我更加喜欢着百姓的。”


长乐公主自从出了皇宫,走在大街上,脸上的笑容就不曾断过,听罗通这话,也赞同的点着头:“我也一样,虽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但这热闹的情景更有节日的气氛。我从来没有想过,百姓是如此过节的,也真的很羡慕。”


罗通笑道:“今晚是中元节,又是佛教的盂兰灯会!两节合一,自然热闹非凡。每年盂兰灯节最热闹的地方是渭水两岸,和上元节不同,中元节是鬼观灯,水为阴,因此各种灯饰都集中在水中,而渭水两岸又是摆设盂兰盆,佛光争斗之处,因此渭水两岸几乎是人山人海,数十万居民携妻带子涌到渭水两岸观灯。”


佛教兴盛于南北朝,官民极为看重盂兰盆节,各大寺院的盂兰盆皆是由官方供养,每年送盆献供种种杂物,以及举盆、音乐人、还有送盆官人等等,盂兰盆节这一天盛大而热烈。


但民间更多是称中元节,这一天地官轮值,饿鬼赦免,被y曹诸官押解赴阳间就食,因此家家户户煮饭蒸饼,供奉果品,以供地下先祖回家就食,同时张灯结彩,驱逐恶鬼,加上权贵名门盂兰献盆,争斗佛光,引来民众携妻带子前来赏玩,这一天也就成为了人鬼同乐的盛日。


中元节是七月半,但实际上是从七月初迎祖开始,大量焚烧纸钱冥财,一直延续到七月十五送祖,家家户户要祭祀先祖,官方祭祀阵亡士兵灵魄,到了月半,又是盂兰盆节开始,两节合并,观灯赏盆成了大众雅俗共赏之乐。


长乐眼中露出向往之色,几乎是哀求罗通:“哥哥,我们也去渭看灯好不好?”


“也不知道婉儿、瑶池去了没有,把她们也约上,人多有个照应。”


罗通也有三四年没有去看灯了,想到瑶池她们都从未见过唐朝灯会的繁华,也该让她们见识一下。两人到了家里,才知道郑丽琬、瑶池早在半个时辰前带着金凤卫一众女卫先走了。


“一般来说,有百万人在渭水两岸,我们还是共乘一骑吧,免得走散了。”在离弦箭背上,罗通向长乐伸出了手。


“好的!”


难得在节日里独处,长乐心里喜滋滋的伸出了手任由罗通拉上了马背,


两人同乘一骑,往渭水赶去。


长安本就人多,所行的目标大多一致,虽然不至于人挤人那么夸张,成群一并同行的却比比皆是,纵然有马也快不到哪里去。


越接近渭水,游人越是密集。


“你看那是什么?光彩夺目的……”在罗通怀里长乐指着远处,只见远处有一座十多丈高的光塔,光轮璀璨,不停变幻颜色!


罗通举目眺望,也忍不住叹为观止,在他们数百米开外有一个巨型灯轮,上万花灯,相互辉映,极为壮观。


“走,我们看看去!”


两人慢慢挤上前去,来到近处更是惊叹的说不出话来,在他们面前的竟然是一个高耸入云,宽一丈高达十多丈的巨型七彩光轮!


七彩光轮上挂着幡节龙伞,其上又有一座白玉盂兰盆,盆内供奉一株高一丈五尺的玉树,四周树丫无数,每一根枝丫遍布各色彩灯和各种珠宝金翠。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细细数来少说也有两万盏之多,好大的手笔。


也不知这七彩光轮怎么设计的,那巨型光轮随风而动,不断变幻颜色,璀璨夺目,令人叹为观止,引来大量民众前观灯。


长乐一脸的愕然。


罗通也是一脸的惊叹。


来到近处,罗通更是如此,七彩光轮是放到在艘大船之上,光轮已然如此夺目,但与盂兰宝盆比却算不了什么。


直径一丈的白玉盆用整块美玉雕成,润泽晶莹,天下绝无仅有,其次是珊瑚,一支赤红色珊瑚高一丈,如果连上黄金基座,那就是高三丈三尺,枝蔓丰富,仿佛一棵珊瑚树,这支高大的红珊瑚同样也是天下绝无仅有,珊瑚树上挂着九九八十一只金佛,绝妙的是,八十一只金佛都姿态各异,没有一座重复,制作的栩栩如生。


在盂兰宝盆后面是一盏巨大的莲花灯,它非常巧妙地将灯光聚集,映照在珊瑚树和百玉盆上,使整座宝盆通亮剔透,光芒四射,形成了一圈巨大的光环,远远看去,就是光彩四射,佛光鼎盛,引起了周围民众一片惊叹。


渭水观灯和盂兰佛光是中元节之夜京城的两大盛景,渭水观灯是在渭水,而盂兰佛光一般是在永兴坊,这是因为京城的权贵名门和公卿大臣都基本上住在永兴坊两侧。盂兰佛光只有权贵名门的府门前才会出现。


盂兰盆几乎家家都要制作,只是小户人家的盂兰盆制作简单,就是果品菜蔬和米饭等等食物,或者放置于门前。请路人食用,或者放置寺院,供奉佛陀。


而权贵公卿等豪富人家已经渐渐地变了味,不愿和小户人家并论,便用珠玉代替蔬果,用金银粒代替米饭。精心装饰,放置在府门前敬奉过路神佛,到了夜间,又扎灯映照,使得珠光宝气,璀璨夺目,远望去形成光轮。所以世俗人谓之佛光,盂兰佛光就由此而来。


天下太平后,盂兰佛光在长安大行其道,士庶民众观灯赏富,趋之若鹜,使盂兰佛光成为京都一大盛景。


像眼前这个弄到渭水一艘大船上还是第一次,这一船奇珍异宝多是无价无宝,很多东西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也不知是谁这么有钱,还拿出来炫耀。


就在这时,宝船上出现了一个面容朴拙衣着的中年商贾,手中拿着金锣,敲击了三下,一副有话说的模样。四周渐渐安静下来,都静静的瞧着那中年商贾要说什么。


“鄙人长安郑家商号管事郑胜……”中年商贾一报出自己明白,四周顿时传来了哗然之声。


郑胜名不经传,但郑家商号却是大大的有名,是全天下最大的布商。罗士信在绛州当任总管的时候就曾听过郑家商号以及大唐首富郑凤炽的大名,郑凤炽是公认的大唐首富。相传李渊入主长安之后,郑凤炽送上了万贯家财充当军费,甚至受到了李渊的接待。他家产不可计数,邸店园宅,遍满海内,与权贵往来,势倾朝市。大唐新立有很多耗费的地方,每每财政吃紧的时候,郑凤炽都会慷慨解囊,出资相助。


他甚至在李渊面前炫富,说终南山上每株树挂绢一匹,山上所有的树挂满,他家里还有余绢。他女儿出嫁,宾客数千人,新娘子出场的时候,身旁侍婢有三百人,个个绮罗珠翠,垂钗曳履,光彩照人,让人都分不清那个是新娘子。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