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国色生香 > 第6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1节

  国色生香

胡氏的板子伤也早养好了,想闹来着,被看守她的小厮用鞭子吓唬住了,便把希望放在丈夫身上,盼望丈夫来救她,未料盼了半个多月,只盼来一封休书。胡氏大怒,嚷嚷着要去找宋二爷拼个你死我活,宋二爷躲在房里不肯出去,胡氏则被下人拖出了国公府后门。


这半个月,有国公府放出去的消息,胡氏的名声早臭了,百姓们都知道宋二爷是个老实人,进京抢侄女完全是胡氏的主意,宋二爷惧内才答应敲的登闻鼓。后来见侄女在郭家过得好好的,卫国公郭伯言也以德报怨,非但没有仗势欺人,还好吃好喝地供着,宋二爷愧疚不已,不抢侄女了,更是痛下决心,休了恶毒的胡氏。


因此,胡氏沿街叫骂郭伯言、宋二爷时,旁边的百姓们只笑着看热闹,没有一个帮她说话的。胡氏自讨没趣,一个人在京城孤苦伶仃的,纵使恨透了宋二爷、林氏,奈何国公府守卫森严她连人影都见不到,无奈之下,只得带着郭家下人塞给她的盘缠,灰溜溜地搭船回江南去了。


彪悍媳妇走了,宋二爷在郭伯言的授意下,大摇大摆地出门了,或是去京城大酒楼吃席,或是去书坊买书附庸风雅。百姓们见他过得逍遥快活,越发肯定宋家是心甘情愿放弃侄女的,而非郭家恃强凌弱。


既然郭、宋两家握手言和,百姓们渐渐不再念叨郭家四姑娘的身份,反而随着寿王大婚的临近,百姓们后知后觉地想到了一件事。郭家四姑娘闹了那么多笑话,宣德帝都没有收回赐婚,到底是宣德帝太不满寿王,还是郭家四姑娘自有过人之处?


好奇心一起,百姓们很快发现了一件事,原来传说中那个因为结巴不被宣德帝所喜的寿王,居然入朝为官了,还是新科状元才能封的翰林院修撰!


宣德帝真不喜欢寿王,会给寿王官职?


意识到宣德帝其实看重这个结巴王爷后,百姓们不禁又疑惑起来,既然看重,宣德帝怎么还赐寿王一个浑身笑料的王妃?疑惑了一阵,不知谁先起的头,反正没过多久,百姓中又流传了一个说法,说是宣德帝曾经有意收回赐婚旨意,是寿王不愿因流言蜚语悔婚,坚持要娶国公府四姑娘。


此言一出,曾经被百姓当笑柄的寿王,顿时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重情重义的好男人!


如此良缘,百姓们也跟着期待起寿王大婚了。


作者有话要说:  嘉宁:突然好紧张啊。


赵恒:嗯?


嘉宁:她们都说你裤子下藏着一个字,真想知道是啥。


赵恒:……听说你身上也有字……


.


哈哈,大家猜猜安安身上的是啥?


晚安哦,照旧100个红包,随机前排对半分!


☆、第98章 098


一进冬月, 京城就开始下雪,连续下了三日,老天爷终于累了,给百姓们放了晴, 到了初七这日, 路面上的积雪基本都融得差不多了, 好像被人特意打扫过一般,干干净净的,走在上面都觉得舒心。


太夫人牵着尚哥儿来看宋嘉宁, 进屋就笑:“月初我还担心雪一直下下去,咱们办喜宴麻烦,现在看来是白担心了, 咱们嘉宁就是有福气, 老天爷都偏心你,见你要出嫁了,赶紧停了雪,舍不得给你添堵。”


宋嘉宁羞答答的,扶着太夫人往暖榻那儿走:“祖母坐。”


一直赖在姐姐这边的茂哥儿则跑到尚哥儿身边,小哥俩脑袋对着脑袋, 不知在嘀咕什么。


太夫人瞅瞅两个小孙子,然后目光挪到了宋嘉宁身上,见孙女脸色红润艳若牡丹,太夫人拉起小姑娘细细嫩嫩的手,感慨道:“明天来道喜的客人多, 趁今儿个人少,祖母好好跟安安聊聊,你三个姐姐出嫁前,也听了祖母一堆唠叨。”


宋嘉宁知道祖母要叮嘱她婚后的事,亲昵地靠到太夫人肩头,红着脸道:“我就喜欢听祖母唠叨。”


太夫人笑着拍拍孙女肩膀,叫双儿几个丫鬟领茂哥儿、尚哥儿去外面玩。


转眼屋里就剩祖孙俩了。


太夫人叫孙女坐到身边,慈爱地端详宋嘉宁片刻,太夫人轻声问道:“皇上四月底赐的婚,转眼安安就要出嫁了,但祖母一直都没问过安安,嫁给王爷,你是怎么想的?有没有因为要当王妃了,特别高兴?”


宋嘉宁看看太夫人,想了想,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她没怎么想过当王妃、皇后的事,她就是为能穿上大红嫁衣风风光光出嫁而高兴,她对新郎品行唯一的期待,就是对她好。寿王外冷内热,这几年两人打交道的次数不多,但几乎每次寿王都有照顾她,所以能嫁给寿王,宋嘉宁就更开心了,因为她心里的寿王,是个体贴的好男人。


“王爷对我好,我也会好好服侍他的。”靠到祖母怀里,宋嘉宁只想到这么一句话。


太夫人笑了,她就知道,小孙女心性过于单纯,根本没考虑过其他。


扫眼窗外,太夫人低头,用更低的声音道:“当官夫人有官夫人的行事规矩,当王妃也有当王妃的一套规矩,现在祖母就叮嘱安安三件事,你记在心里,别对任何人说。”


长辈语气郑重,宋嘉宁仰头,懵懂地看着太夫人。


太夫人摸摸孙女细细的眉,目光慈爱,又似乎透过孙女这双清澈的眼看到了别的什么:“第一件事,安安要听王爷的话,内宅的事你有什么不懂的,问岑嬷嬷。涉及到宫里又不方便对岑嬷嬷说的,你只管与王爷商量,总之,凡是各府间的迎送往来,你都要与王爷打声招呼。”


岑嬷嬷是宫里出来的老人,这次太夫人把岑嬷嬷送小孙女当陪嫁了。这样内宅外宅样样精通的嬷嬷,对新嫁娘来说就是最大的宝,为此三夫人私底下多次抱怨婆母偏心非亲生的孙女,不待见真正的郭家人。风声传到太夫人耳中,太夫人只当不知。


宋嘉宁嗯了声:“我记住了。”


太夫人继续道:“第二件事,王爷宠你,你要加倍地对王爷好,但不能恃宠生娇忘了尊卑。若王爷收用了别的女人,你万万不可拈酸吃醋,你是王妃,是咱们郭家的姑娘,只要你不犯大错,王爷再添多少女人都越不过你,你只需伺候王爷、打理内宅、生儿育女就够了。”


宋嘉宁还是点头,这都是她应该做的。


见孙女眼里没有任何不悦或泛酸的情绪,太夫人相信孙女是真的心胸开阔之人,便搂紧孙女,用几不可闻的声音交代了第三件事:“凡是与先帝、秦.王府、武安郡王府、帝位、储君有关的闲话是非,无论大事小事,有人跟你说了,能不听就不听,实在躲不过去,安安听听就是,切不可插言,祸从口出,别为自己或王爷添麻烦。”


宋嘉宁心中一惊。上辈子她不知道这些人是谁,但这辈子都有耳闻。秦王是皇上的亲弟弟,武安郡王是皇上的亲侄子,也是先帝的长子,太夫人这么叮嘱她,莫非这两人与皇位有牵连?疑心一起,从不关心朝堂的宋嘉宁终于意识到了一处怪异,既然先帝有儿子,为何先帝驾崩后,皇位没有落在武安郡王头上,反而传给了弟弟宣德帝?


她脸色微变,太夫人默默地看着,等孙女清醒过来,她才小声道:“天家的事与咱们无关,安安稳稳当当地做好寿王妃,祖母就放心了。”


宋嘉宁明白,神色凝重地道:“我都记住了,绝不给王爷添乱,也不让祖母担心。”


太夫人长长地舒了口气,这个孙女最懂事听话,经她提醒,肯定会步步谨慎的。


~


就在太夫人与宋嘉宁说贴己话时,工部侍郎黄大人的府邸,大公子黄振生回府了,在前院换过常服,再去后院找妻子,进屋就见云芳懒懒地在暖榻上靠着,手里绕着一条络子,眼睛望着窗外发呆。


“想什么呢?”黄振生坐到旁边,笑着抢过妻子手中的络子,再握住那娇.嫩嫩的小手。


他刚从外面回来,手很凉,云芳嫌弃地缩回手,把自己抱着的手炉递给他:“用这个。”


黄振生笑着暖手,看看妻子,闲聊家常:“明日四妹妹添妆,你准备送点什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