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鉴宝人生 > 第五百零七章 舍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零七章 舍利

  鉴宝人生

楚琛点了点头,随后拿起其中的一尊铜鎏金文殊菩萨看了起来。</p>


玻璃柜中的五尊佛像,其中两尊为释迦牟尼佛,一尊为文殊菩萨,还有两尊为药师佛,制作工艺全都为铜鎏金,制作水平也是各有千秋,不过楚琛还是最喜欢其中一尊放置在佛龛中的药师佛。</p>


此尊药师佛像高19公分,全跏趺坐,面庞丰满端正,白毫凸显,弯眉长目,眼睑微垂,相容和煦。身着袒右式袈裟,仅在衣缘錾刻缠枝莲纹,使得像身的优美曲线在薄衣下得以展现。</p>


佛像左手置于脐前施禅定印并且托钵,右手作施胜印原持诃子。台座上下缘饰有两道连珠,莲瓣修长而富有张力,这是乾隆朝宫廷造像的主要特色之一。</p>


结合以上艺术特点还有其它的种种特征综合判断,此像很有可能是乾隆时期的宫廷作品,相当的难得。</p>


而更为难得的是,这尊药师佛像还有原配佛龛。</p>


佛龛,也就是用来供奉佛像、神位的小阁子。龛原指掘凿岩崖为空,用来安置佛像的地方,体积都相当的巨大。</p>


也不知道从何年代开始,出现了将石、木或其他材料做成橱子形小阁供奉佛像,这样,既方便在家里供奉,又方便携带,从而便于佛教的传播,到后来就渐渐的开始盛行起来。</p>


特别是清代,特别崇重藏传佛教,乾隆皇帝更是自认为是文殊菩萨转世,对藏传佛教崇信有加,作为佛堂供奉佛像的佛龛当然必不可少。在当时,一座制作精美的供龛通常需要由造办处多个部门协作完成。</p>


此件佛龛以工艺来说,就是典型的乾隆时期的宫廷风格。</p>


佛龛通体由紫檀木打造,为兽面福寿纹,高39公分,六方亭造型,须弥座。六角立柱,四周环以封板,此种封板形式称为“毗卢帽”。毗卢帽内安穹窿式顶盖,六角形,方中带圆,浮雕勾卷云纹。上部按方形和田羊脂玉制作的宝顶。</p>


另外,廊柱内为六方式板壁,两侧前板各透雕一组斜“卐”字锦纹,正中为开敞的门户。另外,龛后有汉、满、蒙、藏四体文字所刻题记。</p>


此龛无论从其造型、装饰风格以及木雕层次分明,与当时玉雕工艺极其相类的特点,均集中体现了乾隆朝的典型特征,既体现了清代皇室奉佛之诚意,也反映出帝王后妃对于世寿绵长的希冀与向往。</p>


像这样的佛龛无疑是非常少见的,再加上制作精湛的原装铜鎏金药师佛,更显难能可贵,拥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对于信佛者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宝物。</p>


仔细观察完佛像和佛龛的各处特点,楚琛已经可以肯定,这确实是一件乾隆年间的真品。当然,看完之后,不管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还是为了积累异能升级的进度,使用一次异能还是少不了的。</p>


只是当楚琛使用异能之后却出现了意外,原本是佛像和佛龛两件东西,等他使用了异能之后,居然出现了三处灵能,而且其中一条灵能那浓厚的程度,并不比价值几千万甚至是上亿的珍宝弱多少,这实在是让他很是震惊。</p>


出现这种情况,楚琛就是再笨也知道里面应该还藏着一件宝物,于是他马上就使用了灵宝眼,马上,他就在佛龛的顶部的空心位置,发现了一节好像是用白玉制作的中空的东西,那模样,就好像是一根手指骨一般。</p>


见此,楚琛皱了皱眉头,因为这件东西的样子实在是有些奇怪,价值高不说,还郑重的放在佛龛里,这到底是一件什么东西呢?</p>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佛龛之中除了能够供奉佛像和神位以外,还能有什么东西可以供奉,很明显就是常人难以一见的舍利子啊!</p>


这个发现,让楚琛非常的震惊和激动,要知道这可是舍利子,佛教的信仰之中,非常神圣的东西,更是佛教徒梦寐以求的宝物。</p>


舍利子简单点说,就是高僧在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这种结晶体如果以成分来说,在现代人眼中,当然算不得什么,但为什么会形成,在目前在实验研究方面就没有什么定论了。</p>


大多推测则认为舍利子的形成与骨骼和其他物体共同火化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关。另有民间流传认为,人久离yín 欲,精髓充满,就会有坚固的舍利子。</p>


依据佛典,舍利子是僧人生前因戒定慧的功德熏修而自然感得,正是因为如此,佛教徒尊敬佛的舍利和佛弟子的舍利,也主要是由于高僧大德生前的功德慈悲智慧。</p>


一般来说,舍利子分为三种,骨舍利为白色,发舍利为黑色,肉舍利为赤色,而佛龛中的不用说,就是骨舍利,而且还是手指骨舍利,非常的少见和珍贵。</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