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鉴宝人生 > 第四百三十二章 集市(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三十二章 集市(六)

  鉴宝人生

另外,鎏金的金水很厚,呈黄中闪白色,这也符合真品宣德炉的特征,而且在以往的宣德钵体炉之中,都没看到有这种通体鎏金的,要不是种种特征和异能都给出真品的结论,他实在是难以相信自己的判断。</p>


可以说,此炉无论从铜质、形制、工艺等方面,都可以看作是宣德钵体炉,乃至宣德炉当中的极品,可谓是国之重器。</p>


楚琛现在心中的激动之情简直是无以言表,要不是东西还没到手,他说不定会激动的跳起来。</p>


“老板,你这里的铜炉到是做的都像那么回事,买回去当作工艺品到也不错!”</p>


“什么工艺品!”摊主一脸不爽的说道:“我这都是开门到代的好东西,好不好?”</p>


刚才摊主说这些香炉是他代卖的,再加上小摊上其它的东西都是文房用品,楚琛就猜想摊主对宣德炉应该并不精通,再加上摊主又说是开门到代的东西,他就知道,估计摊主也不看好这些香炉。</p>


道理很简单,如果摊主真的认为这些东西都是真品,他怎么可能会随意放在小摊上,早就拿到拍卖会上拍卖去了。</p>


楚琛似笑非笑的说道:“老板,如果这些香炉都是开门到代的宣德炉,我想你应该不会在这里摆摊了吧?好了好了,咱不玩虚的,这三个小的我出五百英磅一个,另外这两个,我出六百英磅,还有一个我出八百英磅,一共三千五百英磅,怎么样?”</p>


“!”摊主连连摆手道:“先生,你出的价实在太低了,这六只铜炉最少一万英磅!”</p>


听摊主这么说,楚琛心中不禁一喜,不过他当然不能就这么容易的答应,摇头道:“我又不是钱多的没处花,如果数量再多一倍,我还能考虑考虑!”</p>


“你没骗我?”摊主反问了一句。</p>


楚琛闻言一愣,难道真的有?</p>


“行,只要你拿的出做工像这样六只铜炉一样精致的,只要有六个,我就按你说的价格买下来,多了就算八百英磅一个!”</p>


“呐,这可是你说的!”</p>


说着,摊主从后面拿出一个布包,放到楚琛面前,狡黠的说道:“你看看,这些铜炉的做工可都是一样细致的。”</p>


楚琛打开布包一看,里面确实放的都是铜炉,但个头都非常小,都是一些小巧的手炉和袖炉。</p>


手炉,就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多为铜制,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是旧时中国宫廷普通使用的一种取暖用具,相传起源于隋代。可以笼进袖里的手炉,也被称为袖炉,同时袖炉也可以用来熏衣。</p>


手炉由于制作工艺精妙雅致,使得这种古时冬日暖手的用具既可实用,又能被人赏玩。</p>


清代著名宫廷画家陈枚在12幅《月曼清游图》中,就有两幅图画描绘到了手炉,其中“寒夜探梅”一画中就有一位嫔妃正怀抱一铜质镀金手炉踱步前行。</p>


画卷之上还有御诗一首:“眷信侵寻槛外梅,倚吟秉烛共徘徊,轻寒不进深庭院,女伴携炉得得来。”</p>


包里的手炉和袖炉一共有八个,外表也像刚才那几只铜炉一样,做工精致,但又都被药水洗的干干净净,看起来金光灿灿,象新的一样。</p>


楚琛一个一个仔细打量过去,发现这些铜炉中间,有五个都是明晚期到清康熙年间宫廷所用,制作的相当精美,而另外三个手炉居然都是胡文明制作的精品,这更是让他喜出望外。</p>


要知道胡文明可是明晚期著名的铜鎏金工艺家,其按古式制彝鼎尊卣之属极精,与正统宣德炉之崇尚线条、不重纹饰之风格迥异,时人称其制品为“胡炉”而且胡文明发誓不传授外人,因此他制作的铜器价值甚高。</p>


胡文明因喜欢在炉面镂出山水、法器、吉兽等图案,而深受藏家的喜爱。</p>


这三件手炉也都是秉承胡文明的一贯风格,不但炉面,连炉身都精雕细琢,而且鎏金完整,品相奇佳,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p>


看完这些铜炉,楚琛内心激动,脸上却露出了不悦之色,说道:“老板,你这有些不厚道啊,怎么拿这些东西来忽悠我啊!你看看这一个,才巴掌大,这么小能和这几个铜炉比吗?”</p>


楚琛手里的是一个双龙纹手炉,此炉为黄铜材质,铜质细腻精良,炉身为四方体,规整敦厚,不过长度只有七八公分,炉盖采用透雕技法,雕刻双龙纹,双龙上下翻飞,凶猛矫健。炉底部刻有“大清康熙年制”款。</p>


这只手炉形制简约得体,却又不失皇家恢宏大气,做工也是相当的精美,像这样一只手炉,就算是五千英磅买下来都可以偷笑了。</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