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563 交换
字体:      护眼 关灯

2563 交换

  重生南非当警察

南部非洲和美国从战前的贸易开始就相互竞争,美国的优势在于轴心国,南部非洲的优势在于同盟国。


西班牙内战期间,美国政府是弗朗哥最坚定地支持者。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是日本战略物资的唯一提供者,其他国家几乎都按照国联的要求,中断了和日本的贸易。


至于德国——


战争爆发前,南部非洲跟德国的贸易,都是通过美国公司中转的。


所以美国跟俄罗斯相比,其实更有可能加入轴心国。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你们尽管把那些人弄回美国。”巴顿无欲无求,美国人既然能狠下心来看着德国研究人员和他们的家属天各一方,南部非洲更无所谓。


压力瞬间转移到埃森豪威尔这里。


哈茨山那些人,对于美国来说其实也没什么价值,毕竟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都被冯·布劳恩带走,美国人要是将哈茨山那几千人带回美国,那搞不好后患无穷。


德国人的心情先不说。


这种事如果真发生,那南部非洲媒体就会大肆宣扬,不搞得人尽皆知不罢休。


这里再次体现出话语权的作用。


西班牙跟南部非洲的关系为什么好?


不就因为在美国大流感的问题上,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仗义执言,不肯配合美国将污水泼在西班牙身上,坚持以“美国大流感”命名,从而获得了西班牙人的好感。


如果话语权没在南部非洲这儿,而是在美国人那里,那西班牙人这个锅背定了。


放在这事儿上也一样。


严格说起来,这事儿跟美国历史上那些黑历史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南部非洲媒体如果想揭发美国人的真面目,有的是更勐的料,比如感恩节,根本用不着这个。


关键还是如何取舍。


感恩节没多大价值,毕竟印第安人都快被美国人杀光了,就算南部非洲媒体再热炒,也不会对美国造成真正的影响。


这件事儿如果操作的好,搞不好就会造成美国和德国真正的对立,到时候美国就将失去在欧洲的影响力。


两次世界大战,没有美国的支持根本打不起来,深层次原因都是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的,德国的作用,相当于美国的打手。


“用资料交换——”埃森豪威尔主动让步,如果得不到冯·布劳恩,那么能得到关于v2火箭的资料也不错。


将有关v2火箭的资粮埋在矿坑里这件事,是冯·布劳恩一手布置的,只有少数人知道。


哈茨山的人知道有这批资料存在,但是不知道埋藏的具体位置。


远征军跟美军是友军,彼此行动都瞒不过对方,远征军挖资料的时候,美国大兵甚至就在矿坑外面守着,只是限于盟友关系,才没有动手抢。


当然就算动手,远征军也不怕,美国大兵在实力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从来没赢过。


就算有,也有失手的时候。


“沃纳·海森堡——”巴顿不动摇。


埃森豪威尔愤然起身,对他来说占不到便宜就是吃亏。


巴顿这边其实也有压力。


远征军没能把滞留在哈茨山的研究人员和家属带回来,消息传回阿尔卑斯山,原本刚刚获救,心情刚放松了一点的团队核心人员,再次军心浮动。


科研人员没有jūn_rén 那么杀伐果断,很难割舍骨肉之情,如果美国人真的将哈茨山的人全部带回美国,那么冯·布劳恩这边,肯定有人会去美国寻亲。


就在消息传回的当天,就有十余名科研人员找到冯·布劳恩,希望冯·布劳恩能给远征军施压,让他们离开。


“现在我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们即将输掉战争,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未来都充满不确定性,我建议你们不要太早做出决定,相信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的能力,我们一定会和家人团聚。”冯·布劳恩努力安抚,先把军心稳住再说。


和前几天相比,这些科研人员们的精神状况和身体状况都正在好转,很明显他们得到了远征军的妥善照顾。


山里面的生活条件实在是太糟糕了,把人接出来之后,远征军对团队人员组织体检,五百人的团队,几乎个个都不健康,其中有一百多人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南部非洲的医疗水平,还是比德国强很多,需要住院治疗的很快被转送到后方医院,有些身体情况比较严重的,需要送到南部非洲接受治疗,这些人也会搭乘最近的飞机前往南部非洲。


冯·布劳恩也接受了详细检查,他的情况也不妙。


荒郊野岭的医生,不会有太高明的医术,技术好的早就被人请出山了,根本不会呆在山里混日子。


如果是南部非洲医生为冯·布劳恩动手术,那么一次就可以完成。


现在冯·布劳恩不仅需要接受二次手术,而且上一次的手术进行的并不好,恢复情况很不理想,还需要观察。


“先生们,我刚刚和南部非洲远征军的巴顿元帅通过电话,他正在积极和美国人沟通,无论如何,最糟糕的事也不会发生。”瓦尔特也帮腔,他本人还处于审查中,并没有彻底得到远征军的信任。


无论瓦尔特再怎么强调他是技术官员,他身上的炮兵中将都是实打实的,小胡子亲自任命的。


没有为第三帝国立下汗马功劳,也不会坐在这么显赫的位置上,佩内明德基地的主任,就算没有直接参与战争,也是小胡子的帮凶。


当然这事还要看如何定义。


“就算我们和家人分开,那也只是暂时的,等战争结束后,我们还有团聚的机会,南部非洲人信守承诺,只要是他们承诺的,他们一定会做到。”比利这一点有切身体会。


现在比利穿着一身崭新的远征军制服,戴一顶南部非洲棒球帽,这是他特别要求的。


比利还年轻,没有成家,无牵无挂,他已经决定,不管其他人如何选择,比利都一定会前往南部非洲。


大部分人的选择都跟比利一样。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德国眼看覆亡在即,如果能前往南部非洲,那么对这些科研人员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