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皇后别闹了 > 章节39
字体:      护眼 关灯

章节39

  皇后别闹了

就这么过去了。


日子依然是波澜不惊地过着,乐琰一开始还做了几个晚上噩梦,后来也是想开了,人不能决定自己生活的环境。她从现代被一脚踹到这里,为了活下去,活得好,总是要抹杀掉一些存在的,只能说这就是现实,她应该知足了。顶多安慰自己,日后结婚了一定要上下抹平,尽量用阳谋,不伤及人命也就是了。就连珊瑚,也不过是沉默了不到三天,就又恢复正常,对乐琰依然是谨守主仆分寸,又并不冷淡。乐琰也不知道她究竟是觉得自己就应该杀人灭口,还是在这个时代,自己的做法实属稀松平常。当然,答案注定是无解。这不是个简单的二元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虑,不管珊瑚怎么想,反正她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就好了。实际上,她无亲无故无依无靠,离开了夏家,随便哪个人都可以把她弄死,乐琰要碾死她,更是连她家人的反弹都无须考虑,或许也是因为如此,珊瑚才会这样爽快地就执行了命令吧。


秦氏虽然嘴上没说,但对乐琰的反应还是很满意的,居家过日子不是纸上谈兵。一个当家主母为了维护家族利益,在关键时刻要有拍板下手的狠劲,平时却要懂得把棱角隐藏起来。乐琰在关键时刻没软,这就让她放了一半的心,接下来,要是能教会她在该软的时候软,整个课程就算是圆满结束了。这里的软,不是要她四处笑脸迎人,这丫头性子天生倔强,是勉强不来的,能在恰当的时刻恰当地放软身段,这才是秦氏所期许的境界。乐琰今年不过十岁,出嫁前时间还有大把,她想着,倒是可以等再大一点,更加懂得人情世故,也吃过几个小亏了再来说这件事,便暂时放乐琰较为自由地过了一段逍遥的日子。


乐琰是天生意志力极强的人,要不然,按照她前世的成长环境,老早就考了个中文系研究生去当老师了,哪里会一步步挣扎到穿越前的那个地步。虽说这段时间里,沈琼莲在西郊课程暂停,秦氏布置下来的女红作业也并不多,但她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继续着自己的时间表,每日早起给秦氏请过安,和她一起吃过早饭,逗弄乐琼一会儿,便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开始读书。前后两世她的脑子都挺不错的,这一世穿越之后还自带了记忆力天赋加点,虽然说不上是过目不忘,但看过两三遍也就差不多都记下来了。学习一个半时辰之后,休息一炷香时间,吃点


36、苏州?南京!


点心,便乘着快中午阳光最好的时间练习刺绣。刺绣一直是乐琰最不喜欢的课程,无奈的是,在当时不会刺绣的女人就相当于被硫酸泼过,一辈子都要被人拿异样眼神打量,乐琰能有什么办法?就当是做作业了,日复一日,倒也是进步了不少,还磨练了少许耐心出来。现在走精品路线的话,勉强也可以糊弄过去了。


所以说,没亲妈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少了很多任性的机会,但好处也是不少的。秦氏对她的绣活属于能过关就不强求更多的态度,那是因为她是继母,要换做张氏还在生,按照这几年陆续从其他人嘴里出来的性格,这绣活不达到顶尖程度,恐怕是难以让她满意了。


中午吃过饭,小睡一个时辰,整个下午就耗在才艺上了,琴棋书画乐琰比较擅长的是下棋,常常和珊瑚手谈几局,也算是寓教于乐。书法嘛,既然是才女,没有一手漂亮的书法哪里能行?几年持之以恒地补拐到现在,倒也能写出一手秀丽的簪花体,但别的什么草书啊颜体柳体那就还是小学生水平,乐琰对此保持了得过且过的态度。绘画也是如此,基本就停留在可以画出个人像的阶段,到了晚上和家人玩耍一下,睡前她也不敢看书了——这年代的照明条件实在是成问题的,早早上床睡觉,第二天起床周而复始,穿插着在秦氏身边见习理家技巧,到张家跟随塾师与绣娘重点攻关,去宫里和沈琼莲来个单对单文学角,日子可以说是充实而不枯燥,丰富而不慌乱。当然啦,这里头穿插着的与丽雪说话,和朱厚照玩乐什么的,自然也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便不再多说了。


这样平静美好的生活,在深秋时被一封信给搅和得乱七八糟。说来倒也是简单,那就是夏家大小姐乐瑜,以比乌龟还慢的速度在路上走了一个多月,终于是到达了苏州,自然要写信回家报个平安啦。而随着这封信而来的还有乐琰她奶奶夏老夫人的要求,老夫人说:我已有多年没见过二儿子了,年纪大了,不愿意到处乱跑,就让二女儿回家陪我住上一段时间吧。


这个要求可以说是非常的合理,其实如果不是乐琼年纪太小离不开母亲,老夫人最有可能点名的还是他这个长孙。叫乐琰过去,自然也是有多重涵义,比如说这些年来秦氏对乐琰若是不好,现在就要惊慌失措了云云,不能不说,这个素未谋面的奶奶是为乐琰考虑过的,可问题就在于,老人家并不知道乐琰在京城的生活已经是相当充实了,并不需要换一个生活环境,到全是陌生人的地方去讨生活。


乐瑜在信里只是捎带着说了说这件事,并且还让乐琰放心,她已经提到了乐琰与沈学士、张家的关系,老夫人应该是已经放


36、苏州?南京!


下了这个想法。秦氏和乐琰倒是都没放在心上,没想到,夏老夫人的亲笔信,还真就在之后没多久追了过来。老夫人在信里大肆宣扬了一番才可妨德的论调,让乐琰看了好不尴尬,同时还告诉母女俩,她的身体不太好了,在死前,怎么也得看一看二孙女。


这个大帽子盖下来,二房是铁定要出一个人回乡省亲的了,但老夫人考虑得其实很对,秦氏和夏儒都无可能亲自回家,乐琼连话都说不全,也指望不上,乐琰只得是叹息为什么乐瑜要去看望祖母,引来了这番麻烦,但仍然不得不准备起南下的事宜,没办法,虽然说二房一直游宦在外,实际上形同已经分家,但就算是真的分了家,祖母想看孙女,她也不能无视了这个要求。这是个孝治社会,不孝那就是最大的犯罪。何况,是为了这么无稽的事情不孝的话,也实在是有点犯不着了。


夏老夫人和二房分别多年,有想念之情那是理所当然的事,但说实话,对这个穿越后从未见过的祖母,乐琰自然是没有多少感情。舅舅那边逢年过节还会问候一下,虽然说也是没见过面,但当时拿到砒霜其实就是走了张家这边的路子,也算是有些渊源。而祖母这边就完全算是陌生人了,还是个把她的生活节奏搅和得乱七八糟的陌生人,要乐琰开开心心的上路,那是不大可能的。尤其是她并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要一路被关在马车上赶路,整个旅程就更加不好玩了。而她的亲朋好友们也对这次回乡省亲颇有微词,丽雪就不说了,眼泪是掉了又掉,逼着乐琰保证只去上几个月就一定要回京;张老夫人却是大有直接不放人的意思,无奈到底血缘是隔了一层的,只得加紧捎信给在南京的宇文氏与侄子张永成,好让夏家知道,即使在南京,乐琰身后也不是没有靠山的。


张皇后和沈琼莲都不理解夏老夫人这么做的用意,张皇后更是已经紧张起来,虽然说朱佑樘对乐琰的事还没松口,她也觉得不必这么快就把事情定下来,但这不代表张皇后会乐意看到最有力的儿媳人选花落他家,如果夏老夫人在南京为乐琰定亲的话,秦氏碍于后母的身份,是很难出言反对的,乐瑜又在外地,鞭长莫及。一时间,她竟是拿不出什么办法来。


朱佑樘倒是不以为然,虽然说乐琰是不错的人才,但也没到了要这样看重的程度,再说,看乐琰的样子,她会放任自己的亲事被随便定下来才怪呢。二房多年在外,乐琰又只是临时回家,夏老夫人即使要擅作主张,乐琰也可以写信给秦氏,让她来出面作梗。两夫妻议论了一番,这话不知怎么的,却传到了朱厚照耳朵里。


朱厚照与乐琰一样年纪,都是将满十一岁,在古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