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皇后别闹了 > 章节156
字体:      护眼 关灯

章节156

  皇后别闹了

是让他跑一趟吧!”


得了便宜还卖乖说的就是杨大人吧,众位大臣纷纷在心底鄙视了一下,乐琰见已经商讨出了应对的办法,便示意芳华宣布散会,她是皇后,自然是先退出了屋子,众位大臣一时也没有离去,纷纷夸奖杨廷和,“虎父无犬子!”


“这次杨状元要大显身手了!”


杨廷和只能苦笑着谢过众人的夸奖,又在心底问候了一番乐琰:要知道杨慎是状元不说,又是皇帝的师兄,将来大好前程是从来不需要怀疑的,为什么要冒着风险跑到九江前线去逮人?宁王在南昌搞出来的动静可不能说不小呢!


算了,儿子大了,也是该让他出去见识一下风风雨雨了。他苦中作乐地安慰着自己,如果杨慎连这么一点小事都办不好的话,将来也不要指望他能接续自己的脚步,在政坛上做出点动静了!


且不提杨廷和这边自我宽慰,乐琰回到正院后,先是抱着小包子说了一会话,便躺倒床上休息了,她怀孕已经进入了第八个月,早产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本来这个时候应该以卧床静养为主,无奈朱厚照不老实,也只得挺着大肚子出来稳定军心,又要安抚小包子的情绪,一时对朱厚照的思念与埋怨,都上涨到了顶点。


“若是生产的时候还是连个消息都没有,那生出来的孩子就姓夏!”她发狠地对乐瑜抱怨,“换个别的时间出门,我也就不说他了,非得在我身子沉重的时候来这一套,现在好了,本来可能还赶得回来迎接孩子出生的,宁王又不消停,真不知道他会鬼混到什么时候才回京了。”


要是换了个人,也就跟着乐琰埋怨朱厚照几句了事了,乐瑜却很有几分不客气地道,“要是你们第一次去天津的时候,你就能把皇上劝住,恐怕现在他也想不到下江南的事吧?”


乐琰一想也是,只得叹了口气,惆怅地道,“是我傻了,不该对他抱有太高的希望!这男人的心太野了!”不过,比起历史上那个荒唐加成版的正德,朱厚照也已经算是比较靠谱了,虽然说生育是比较危险的事,但是这一胎明显没有小包子的时候来得危险,一则之前已经生过一次,二则或许是因为怀这胎的时候,乐琰的烦心事比较多,肚子也没有第一胎沉重,想来到时候生育会是比较顺风顺水的,她便也接受了朱厚照在生育时不会陪在她身边的事实,只是想到了难免要埋怨几句。


过了几日,从九江一路加急,送来了一封信,写信人自然是荒唐的逃家皇帝朱厚照先生了,朱先生在信里对自己鲁莽的行为做了忏悔,


142、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关切地询问了妻子的身体状况,并且表示自己本来只是收到了南昌等地不稳的密报,想到南昌看看情况就回来的,因为他带了关防,可以调动各地驿站的快马,本来很有信心在乐琰生产前赶回京城的,没想到才到了九江南昌就乱了起来,现在从江西往京城的官道已是走不通了,他会尽可能在乐琰生产前打下宁王回京陪伴妻子的!


乐琰虽然知道他说得好听,恐怕真实的心意还是要到广州看看,但反正现在朱厚照在外不归已经成为既成事实了,她再发火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因此甚至还故作大度地回信叮嘱他不必着急,慢慢打仗……反正就算现在他把宁王打下来,再赶回京都有点来不及了!


这封信寄出之后,南昌终于正式乱起,宁王以朱厚照胡作非为、荒唐不羁为借口揭竿而起,意图兵谏,南昌彻底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即使有锦衣卫在,九江与京城之间的通讯也变得断断续续的,经常受到影响,朱厚照也很快就等到了杨一清的大军,来信给乐琰报了平安。


南昌虽然打得是如火如荼,乱得可以,但京城却还是没有什么紧张的气氛,今年大部分地区的大丰收,让各地都比较太平,往年在秋收时会大量出现的农民起义、佃户闹事、山贼掠劫的现象,今年都有所减少。也就是江西周边省份的驻军纷纷向省界集结,等待杨一清的安排罢了。谁都不认为宁王会成功地颠覆政权——开玩笑,他手头有三四万兵马就算不错了,但是要彻底把他老人家打服,显然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在这样紧张中透着些许轻松的气氛中,杨慎带着一队精干的锦衣卫上路了,虽然这件事对他的仕途肯定有很大的益处,但是也有一定的风险,别的不说,已经怀胎三月的黄娥就为此拒绝和乐琰见面,虽然用的理由是两个孕妇不好见面,但也可以看出,小才女心里还是很舍不得才圆房不久的夫君的。


乐琰倒也不以为意,既然知道朱厚照在哪里,派出去抓他的人也上了路,那剩下的事就没有什么需要她来管的了,这一胎怀得一直很平安,现在宝宝的心音已经相当明显,没事还会在肚子里翻来翻去,拳打脚踢的,叫小包子新奇不已,直呼有趣,一有空就和母亲腻在一起,盯着她的肚子目不转睛。


张太后终于也渐渐接受了儿子的性格,这一次,她没有迁怒于乐琰,而是抱着宽容的态度呵护着她和肚子里还没出世的宝宝,每过两天,必定步行到豹房正院探视乐琰,乐琰也领了她的情,婆媳俩重回和睦,时常坐在一起议论宝宝的性别。


当然为了大明着想,乐琰是希望自己能生个儿子的,在古代,小孩子长到七八岁夭折的事根本是屡见不鲜,当然小包子现


142、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在看起来很健康,一点夭折的迹象都没有,但是能上个双保险当然是更好。不过张太后却是别出心裁,希望这一胎是个女儿,她一向偏爱女儿,可惜自己生育的小公主三岁就夭折了,而永淳公主、永福公主又到底不是亲生的,隔了一层,若是乐琰生的是个女儿,她也一样喜欢。


乐琰当然是乐见张太后的开明态度,虽然朱厚照不在宫中,但乐瑜、秦氏都不时进宫探视,一时间豹房正院人来人往的,倒也热闹,没有让她感受到过多的寂寞。只是闲了难免要拿锦衣卫的密报来看,又要吩咐人把密报抄送到几个大臣之手,始终也不能完全从政事中脱身出来。


要知道战事的最新动向,必须看锦衣卫的密报而不是杨一清本人的战报,也算是大明的潜规则了。要知道战争是变化的艺术,也没有谁会吃饱了撑着把自己的战术目标透露给对方知道,所以不管是真败还是假败,大胜还是惨胜,对上面都是只上捷报的,这也是主战者不愿让朝廷对自己失去信心,临阵换将的原因,除非是掩不住的大败,否则是报喜不报忧,报胜不报败。就算这一次朱厚照本人都在杨一清的队伍里,但老将军也没有破例的意思,报上来的都是小胜,什么今天打了南昌附近的一个小地方啊,明天又俘获了几十个宁王的人什么的,会读战报的人都能体会出老先生的意思:战局一时还比较胶着。


锦衣卫呈上来的报告就更直白了一点,除了详尽的战场报告之外,还有当地卫所百户对战局的分析,大约消息滞后时间只有七天左右,在当时这已经算是很快了,不过好在朱厚照想来也是明白乐琰的担心,锦衣卫的战报中,次次都有他写来的亲笔信,夫妻多年,乐琰当然认得出他的笔迹,因此虽然有些不放心,但大体上,还是不会胡思乱想的。


就这样,进了十一月,南昌还打得是如火如荼,虽然宁王已经尽显颓势,但是还咬着不肯投降,他手下的散兵游勇、残军败将在当地分散开来,时不时的就能给官军添上一些麻烦,看来,朱厚照今年要回京过年,是不大可能的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