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捡宝生涯 > 第六百一十一章 灵璧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一十一章 灵璧石

  捡宝生涯

其实别说姑侄俩,旁边的陈仲锋也相当的意外,不过,想到孟子涛的身份,他还是相信了孟子涛的判断,打算一会再了解一下详情。


“孟先生,你不会是看错了吧?”冯真珍皱着眉头说道,她可不了解孟子涛的身份,第一个念头觉得孟子涛这是想要压价才提出的说辞。


孟子涛说:“你们认为我看错了那就看错了,不过对我来说,我最多只会花刚才说的价格买这两件瓷器,如果不行的话,那就算了。”


“呃……”冯真珍见孟子涛说的这么绝,也不好再说什么,反正想让她以这么便宜的价格卖掉这两件瓷器,她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虽然瓷器没有卖出去,但有了28万开张也算不错了,于是冯真珍又爬到地下室去,搬了一块奇石上来。


这块奇石可不同于房间里的这些,品种为古代四大名石之一的灵璧石。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璧石发出的赞叹。而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描述道:“灵璧石出……在深山沙土中,掘之乃见,有细白纹如玉。不起岩岫。佳者如卧牛、蟠螭,种种异状,真奇品也。”


从古至今,灵璧石一直被文人雅客所喜爱,而且灵璧石具备的天然艺术品唯一性和资源不可再生性,也就具有了值得期待的升值空间。


由于存世的“老灵璧”多是体量巨大的园林景观,又多保存在如故宫、大相国寺、苏城园林等名胜之地,能够上市的“老灵璧”十分罕见。因此,现代灵璧石精品价格不断飚升。


如1994年香江.苏富比拍卖行的一件45厘米高的灵璧石拍品,成交价达到6.8万美金。


此件灵璧长约二十厘米左右,形如骆驼,上有双峰高低错落,下有两足横跨支撑。供石沟壑纵横,纹理天然,以手叩击声如铃铛悦耳动听。此件灵璧可置几案,亦可缀小景,如同漫步墨云间,细品书香气,虽然器型不大,但已颇为难得。


更何况,孟子涛惊讶的发现,奇石下方可见几个刻款,不过最上面的一条不知被谁破坏了,已经看不清楚姓名,而余下的几个刻款,则是清代颇为名气的文人雅士,不过这几位名气有限,到了现在,除非是专业人士,不然根本不知道这几位是谁。


看到款识被破坏,孟子涛心中十分惋惜,好在他有异能可以加以判断,结果证实,第一位留款之人应该是北宋时期。


说起来,历史上对灵璧石曾有两次较大规模的开掘和收藏。一次是北宋中后期,先是当地人士采石筑园,或为清供,经苏轼、米芾等称扬,名声愈噪,直到徽宗修筑艮岳石,达到高峰。


发现留款之人是北宋时期的,孟子涛最希望留款的是苏轼或者米芾,当然最好是宋徽宗,但如果是这三位的话,想必没几个人会把他们留下的款识破坏了。


因此,如果款识是被有意破坏的,很可能留款之人名声不好,这么一想,孟子涛觉得有可能是蔡京这位奸臣了。


当然,这一切只是孟子涛的猜测,现在款识已经被破坏,也不可能复原了,所以具体是谁也不得而知,或许他猜错了,只不过是位普通人呢?


言归正传,不管怎么说,这年月老灵璧石在市面上已经不多见了,更何况还是北宋时期的老灵璧,那就更加少见了。


孟子涛说道:“这块灵璧石我比较喜欢,麻烦给个实价吧,你们老是给出高价,浪费彼此的口舌,双方都累,又何必呢?”


冯慎明呵呵笑道:“刚才是我没有想到关键,那我就给你一个实价吧,五十万!”


孟子涛一听他开出的价格就知道,冯慎明没有看出这块灵璧石的准确年代,以为这是一块清代的灵璧石,但如果是清代的灵璧石,以其表现来看,五十万肯定是贵了。


孟子涛摇了摇头:“冯先生,你这样的话,那咱们就没办法再谈下去了。”


“五十万还贵?”冯慎明一幅不可思议的模样:“这块灵璧石上可是留有三位名家的款识的,就这还贵吗?”


孟子涛淡淡一笑:“那你能否说出这三位有什么令人瞩目的成就?”


“呃……嗯哼!”冯慎明清了清嗓子,多少有些尴尬,因为他先前只是用手机查了一下,发现网上只有寥寥几句介绍,更多就没有了,让他怎么可能说出一二三来。


“不管怎么说,这块灵璧石的品质,想必孟先生应该认可的吧。”


“当然,不然我也不会让你们开价了,但这也不意味着,我需要用天价买下它吧?”


冯慎明笑着摇了摇头:“你这么说就太夸张了,五十万怎么就成了天价了呢,这年月老灵璧石的成交价想必你也清楚吧,你再看这块灵璧石的造型、品质、特点,再加上又至少得到四位古代名家的赏识,五十万真的不贵了。”


“我可并不这么认为……”


(15/62)(未完待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