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乱世权臣 > 第一百零九章 一些尘封的恩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零九章 一些尘封的恩怨

  乱世权臣

谢神策从周锦棉处取来了一份蔡家的卷宗,细细看了起来。


蔡家的历史是不干净的,在叛吴离宋投晋之时就曾被谢衣指着蔡家老太爷的脸骂过“三姓家奴”,当今皇帝即位后对蔡家也是威严多过仁慈。这样一个不忠不信不义不仁的家族,是任何皇帝都严加防范的。


蔡家二十年来一直在仰王家鼻息生存。虽然在无锡还是第一大族,但是原来的山海鱼盐之利却是荡然无存,就连许多正当生意也被顾氏所排挤,极为艰难。


这就是蔡家的生存现状。


所以当此之时,王家与蔡家的联姻,对蔡家来说,确实是一剂救命的良药。


其实这门亲事在很早的时候蔡家就在准备了,只不过他们当时的目标是王解花,然而他们措手不及的是,谢太傅与王老尚书之间的默契打乱了蔡家的节奏。好在王家还有一个同样大小的王青盐。


所以在十年前,蔡家就开始计划着这一天了。


当然,计划着王青盐的绝对不止他们蔡家,除了蔡家以外的萧顾陈周张颜六家也在积极争取,蔡家想要达成所愿绝非易事,所幸最终王老尚书选中了蔡家。


对此蔡家唯一的理解就是:蔡家够听话。


然而谢神策却在冷笑。


主人有必要把最好的一块肉留给已经最忠心的狗么?


当然蔡家是狗,王青盐绝对不是肉。


就算是肉,那也是他谢神策的!


此举绝对不是王老尚书想出来的。


谢神策与王老尚书相处十年,在滁州他绝对是除了老尚书三个儿子以及姑姑谢韫以外最了解他的人。谢神策都早已知道了王青盐喜欢他,那么他不会认为算计天下的老尚书,会看不出来。


此时已经是七月中旬了,而从三蹦子传回来的消息看,决定与蔡家联姻绝对是在谢神策就任提督以后,也就是说老尚书是知道了而且是在全天下都知道了以后,决定将王青盐许配给蔡康的。


这是谢神策所不解的地方。


王家既然已经谢家结盟了,断不至于再找一个盟友,而且这个盟友还真的不够水平。王青盐喜欢谢神策,谢神策无疑也是喜欢王青盐的,那么将王青盐许配给跟谢家有仇的蔡家,意欲何为?


之所以说谢蔡两家有仇,是因为谢衣的一句话。


谢衣当年连下南宋五十余城的时候,就曾经将蔡家的长房一脉斩尽杀绝,蔡家老太爷颤颤巍巍的在议和投诚的协议上签字时,谢衣一句“三姓家奴”将刚签完字的蔡老太爷气的吐血三升而亡。


这可以算是血海深仇了。即便是因为长房被全部杀光而侥幸上位的二房——当代蔡家家主,也对谢衣以及谢家保持了最大程度的敌意。


所以谢神策不是很明白老尚书这么做的依据是什么。


两边下。注?


开玩笑,如今的蔡家半点都不配当谢家的对手,而且王家绝对不会昏聩如此。


那是什么原因呢?


谢神策调来了当年的卷宗,慢慢的看了起来。


当年的大晋乃是最为风雨飘摇的大晋,连续的三场国战下来,中兴四大名臣二十年的辛苦毁于一旦,有大晋磐石之称的司马德光在函谷关大战后病逝,若不是有谢衣的横空出世,大晋必然堪忧。


战后的大晋,当务之急不是修复与各方的关系,而是消化从南宋盘中抢来的江南道这块肥肉,以及巩固函谷关到潼关一线从秦国夺来的狭长的战略要地。而其中最紧迫的,甚至不是巩固函谷关,而是迫切的从江南道获取新鲜血液。


彼时已经初建淮商雏形的王江淮已经是户部尚书,他建议将江南道收归淮扬道,实行统一的新政,年轻的皇帝田启同意了这个意见,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淮扬道江南一地便很快的繁荣了起来。


江南的繁荣带来的是王家淮商的崛起,从此也就有了天下六大商帮的故事。


淮商帮的迅速成熟帮助大晋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恢复,二者互哺,在近二十年,又将大晋的国力提升到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地步。


这便是二十多年前大晋三场国战后的最大成就。


而在这个过程中。淮商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在淮商帮中,蔡家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蔡家究竟在哪里起作用了?起到了哪些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的蔡家,在淮商帮、在大晋,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个,就是谢神策所要寻找的重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