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弄潮 > 第八十二节 标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二节 标准

  弄潮

实际上田永泰也发现赵国栋在工作中的喜恶也比较明显,从基层中起来的,尤其是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如果在理论水平上又一套的,就很受赵国栋青睐,相反光有理论水平,但是缺乏基层工作经验这一类干部,赵国栋就不太感冒,甚至,明显流露出不能委以重任的态度。


“赵部长,我觉得像丁华和樊跃波他们两位工作能力也都不错……”田永泰尝试性的分辨道。


丁华和樊跃波两位在部里边也是挑大梁的角色,一个是干部三处的处长,一个是干部监督处处长,同样也很得赵国栋信任。


“他们俩是不错,但是丁华没有基层工作经验,这是他日后成长最大障碍,而跃波只是在昆州市委组织部干过一段时间,甚至不能算是基层,在我心目中,缺乏一段时间的基层工作经验是人生一大遗憾,所以我一直在考虑,要让他们两位到下边去锻炼锻炼,在这个问题上我已经向正阳***和保国***汇报过了,他们也赞同我的观点。”


赵国栋的语气不容置疑,“组织部的干部不能只会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也不能仅限于会下去考察溜一圈,这里瞅瞅,那里看看,然后就是大马金刀坐在那里听下边组织部的反映,你得能有***应对处理事务的能力,这一点相当重要,永泰,你也是基层出来的,你凭着良心说说咱们部里这些个干部们,处级副处级一大堆,在基层干过实际工作的有几个?这个部委调到那个部委,整天干的都是坐办公室写写画画的活儿,真要把他们扔在那个偏远县当县长县委***,切实扛起一个地方发展的具体工作担子,他们能不能吃得消?”


赵国栋的话语来得太凶猛火辣了一些,让田永泰都觉得有些吃不消,这个时候潘巧刚巧进来,请他签字,对方可以说这话,他田永泰可不敢随便接腔,真要被部里边这些个干部们听着了,那心里还不知道要腹诽多久。


潘巧也听到了赵国栋有些犀利的言辞,不过她并不感到意外。


给人的感觉赵国栋似乎对部里边的工作能力颇为质疑,尤其是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更是难得获得赵国栋的认可,这一点潘巧是早就知道了,在宁陵工作期间市里边干部都知道赵国栋偏爱从区县起来的干部,而对市直机关各部门的干部不太感冒,即或是市直机关的优秀干部也多半要被放到基层区县去打磨一番,就像当时的市招商局长崔秀夫和市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局局长周重一样,都被搁在了一县区的县区长的位置上,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表示要重用的前兆。


不知道赵国栋的这种观点是不是源于他本人也是从基层起步的缘故,但是在宁陵这一点被坚实的贯彻了,看来到了滇南,赵国栋也把他这个观点带到了滇南省委组织部了。


而他的这个观点一旦在滇南省委组织部被确立下来,也许就将影响到这一批甚至是一代干部,那种指望坐在机关里悠哉游哉的享受茶水报纸,然后背着手坐车下去晃荡一圈就算是完成了自己工作任务的干部就会渐渐被冷落,取而代之的是要想受到重用提拔,先到下边去干几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看看你是否具备独当一面或者说处理各种具体事务的良好能力,只有过了这一关,你才算是一个真正合格的领导干部。


“赵部长,工作有分工,也各有所长,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您有的要求有些过于苛刻了,而且我觉得即便是有些同志没有在基层干过,但是在现有领导岗位上一样干得很出色。”田永泰觉得不能这样一***就把所有人敲死,所以还是据理力争。


“我没有说他们现在干得不好,但是我觉得他们要想提升自我全面能力,要想干得更好,要想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就必须要到基层实打实的打磨一段时间,这是我历来的观点。”赵国栋言辞铿锵,态度也很坚决,“永泰,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组织部要形成一个制度,要主动把我们组织部干部交流出去,到地方到基层去任职锻炼,尤其是一些优秀干部具有发展潜力的干部,更要如此,不要把他们都放在温室里搁着,在基层的工作会让他们受益匪浅,我相信你自己也应该有这方面的体会才对,不能因为到了组织部也变得本位主义了。”


赵国栋最后一句话让田永泰有些不安,他的确有些替那些没有在基层工作过的干部分辨的意思,赵国栋这个观点一旦成型,进而形成制度,那么这些个干部如果想要得到提拔,那也许都不得不面临下去锻炼的考验,这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过惯了优越的机关生活,这一下子下到基层,没准儿让你到滇西北或者滇西这些市县去打磨两年,那可是真要点毅力韧劲儿才行。


“永泰,相当领导干部,如果连这点锻炼磨砺的苦都受不了,那我真要怀疑他来当领导的目的何在了?难道就是图享受讲待遇?”赵国栋笑了笑,“潘巧,把我这个观点记下来,传达给部里边各位部务委员,下一次部务会议上作为专题提出来,请各位部务委员就这个问题作评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