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要做皇帝 > 第五百三十五节 傲娇的闽越世子(1)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三十五节 傲娇的闽越世子(1)

  我要做皇帝

在这里,肯定是看不出任何东西来的。


只有亲临田地,亲临渠道,观察土地的平整和堆肥情况,考察渠道的大小,见一见水车的工作情况。


才能真正看出,在新技术、新工具和新的耕作方式,对农业的真正提升效果。


“诺!”岑迈等人自然是欢天喜地的带路。


要知道,在这思贤苑里,少府可是下了大力气的。


各种政策倾斜,各种优惠政策,不要钱的堆。


岑迈敢拍着胸膛保证,当今天下,再没有那个地方,比起思贤苑的农民,更幸福更快乐更安逸的了。


一个最直观的数据就是。去年思贤苑的粮食产出以及今年申请来思贤苑以及思贤苑周边耕作的农民数量。


这都是政绩啊!


更重要的是,岑迈马上就要离职了。


离职前把自己的政绩与功劳,明明白白的摆在天子面前,这对岑迈来说至关重要。


不然。要是天子没看到,结果新任少府一上任,那他岑迈岂非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了?


这样的事情,傻子才会干!


于是,一行人簇拥着刘彻。来到了甲里村外的平原。


一到平原上,入目的俱是翠绿的麦苗。


在去年种植冬小麦尝到了甜头后,今年的冬小麦种植规模,自然是翻了好几番。


以上林苑为例,今年,几乎所有的皇室庄园以及将近一半的土地,要转种冬小麦了。


老百姓从来就是这样现实,什么事情能给他们带来好处,然后他们又亲眼看到了,那肯定就会跟风。


只是。小麦种植与粟米种植的技术是不同的。


尤其是冬小麦,需要农民更加仔细的照顾,更加细致的耕作,和更加科学的管理。


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麦田,刘彻停下脚步,招来随行的农稷官,问道:“麦田情况如何,农稷官们是否已经摸清楚了小麦种植所要注意的地方?是否已经告诉给了百姓?”


随行皇帝视察的农稷官,当然不是什么小人物。


这次陪同刘彻视察的是少府农稷令常武。


刘彻对他有些印象,此人。曾经在刘彻还是太子时,积极协助刘彻编篡《新神农》,本职工作能力比较突出。


刘彻登基后,他依然是《新神农》的主编之一。


业务水平还是很高的。


“回禀陛下。臣自受命以来,广访关中老农,博取众长,又与同僚协作,如今,已是摸索出了一套冬小麦的耕作方式。只是,还不够完善……”常武恭身介绍道:“以臣等如今所知,这冬小麦,比之粟米,更赖地力,更赖水利,尤其是越冬之时,需要盖土、护苗、整墒……”


常武于是就将一些基本的种植和耕作知识,跟刘彻普及了一下。


听得刘彻脑仁都有些疼。


听完后,刘彻点点头,道:“技术上的事情,朕不太懂,卿等皆国士,明于农事,小麦,朕以为将未来黎庶主食之一,乃生民之重,朕将此事托付卿等,卿等需努力协作!”


“诺!”常武带着农稷官们深深恭拜。


刘彻却接着道:“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卿等的辛苦,朕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翌日,论功行赏,农稷诸官中佼佼者、杰出者,朕不吝以封侯!”


农稷官们闻言,纷纷跪地拜道:“陛下圣教,臣等铭记于心,敢不效死以报!”


封侯!


所有汉室臣民最高的梦想。


在今天以前,农家的众人,是想都不敢想这种事情的。


但,如今,这梦想,却似乎已经近在咫尺了!


农稷官们虽然大都是出身农家,而农家又是墨家的分支传承,虽然农家的子弟,没有墨家那么刻板和固执。


但也都是些个性淡泊,对功名利禄不怎么看重的人。


热衷功名利禄之人,是不会走上每日与泥腿子打交道,跟庄稼大眼瞪小眼,琢磨木工与渠道的农稷官这条路的。


只是……


谁不愿,封候裂土,封建一地,光宗耀祖,福泽后人?


当初,梧候阳成延,以一木匠,协助萧何营造未央、长乐两宫与长安城,功成之日,立地封侯的故事,谁人不知?


特别是在广大技术宅的世界里,阳成延的地位,就相当于文官之于萧何,武将之于樊哙,真是高山仰止,令人敬仰。


如今,又有一个机会,一个封侯之机,出现在了广大农家子弟面前。


大家真是恨不能马上回去投入到工作中,争取早日完成天子交代的任务,然后就如那梧候一般,封建一县,号为列侯,光宗耀祖,福泽子孙。留名青史,甚至比肩许圣。(即农家祖师爷许行)


……………………


看完麦苗,刘彻又来到泾水之边,视察安装在河边的水车。


当然了。刘彻只能远远的看一看水车的工作情况。


想要去岸边,实地视察,那是不可能的!


只要刘彻敢做出那样的事情来,随行大臣们就敢学袁盎劝谏太宗孝文皇帝故事。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陛下纵自轻,赖高庙、太后何?


刘彻甚至都能想象出他们的说辞了。


所以。洞悉了一切的天子,果断没给大臣们刷声望和逼格的机会。


留在了泾水河岸边十步之外,看着水车缓缓翻滚,不断的将泾水中的河水,汲入渠道。


这些水车大概类似于后世隋唐时期出现的筒车。


可惜,墨者们没有随同视察,不然,刘彻真想问一问,他们的水力锻造机械走到哪一步了。


不过,纵然如此。水车也给了跟在刘彻身边的骆郢,强大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巫神在上,这怎么可能!”骆郢喃喃自语,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越人信巫,崇巫,巫祝之术,非常流行,甚至随着汉越交流的增多,来自越人的巫祝之术,反攻了汉室。成为了汉代文化中的一份子。


骆郢看着那些庞大的如同怪兽一样的木制机械。


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巫祝的力量。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汉朝天子的声音在骆郢耳边响起,骆郢抬头,对上天子的双眼。只见汉朝的年轻天子,意气风发,骄傲的说道:“这是科学的力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后,找出天地的伟力运转方式。然后,为朕所用,造福天下!”


看着呆萌呆萌的闽越世子,刘彻岂会放过这样一个打击他自信心的地方?


“朕将以五年之功,在关中遍装水车,无论梯田还是高山,无论平原还是丘陵,五年之后,关中大地,将再无干旱之灾!”


骆郢看着汉朝天子,眼神中满是迷茫。


在这瞬间,骆郢心里有个冲动。


“或许,越人臣服汉朝,汉越合一,得这汉朝圣天子之助,越人也能得这水车之力,也能得这汉朝‘格物致知’之力,或许越人能过上好日子,如这上林苑那姓张的百姓一般,吃穿不愁……”


但随即,骆郢就重重的摇头。


“孤身负越人期盼,有神明护佑,当一统三越,重现勾践大王伟业,岂能如此软弱?”


骆郢在心中握紧了拳头:“不过,这汉朝的水车还有那些农稷官,以及所谓‘格物致知’所谓‘科学’,孤倒是可以学习学习,回国以后,推广开来,富国强兵!”


“嗯,孤就要这样做!”


“这是祖宗神明给孤的重任!”


骆郢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咬着嘴唇,然后,低下头去,企图掩盖他此刻内心的慌张与矛盾。


旁边的刘彻,看的却是好笑不已。


“果然是被震惊到了……”刘彻在心里琢磨着。


刘彻就是要让骆郢亲自感受到,汉与闽越之间的差距鸿沟究竟有多大。


然后一点点的摧毁这骆郢心中全部的侥幸与自信。


“这可仅仅是个开始……”刘彻在心中把玩着。


汉室现在最强大的地方,不是技术,也不是农业,而是军事!


特别是随着汉军的现代化和骑兵化运动的加速,一汉当五胡的时代,即将来临。


到时候连匈奴人在汉军面前,都是土鸡瓦狗,何况困局一隅的闽越。


连甲胄都不齐,还在用着青铜兵器的闽越,如何抵挡以钢铁武装起来,与之拉开了一个时代的代差的汉军?


所以,刘彻一点都不着急,反而饶有兴趣的想要知道,等一会,这骆郢看到了汉军的装备和技战术后,他该是个什么样的表情?


“他会不会跟清末的胡林翼一样?”胡林翼是曾国藩的大将,也是湘军的代表人物。


但此人在晚年,目睹英国蒸汽船从长江逆流而上,心中的震惊与恐慌无以复加,竟吐血而亡。


如今的汉军,特别是已经换装了的野战军,根据周亚夫、义纵、剧孟等人的评价,其战力,较之过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特别是骑兵部队在普及了马镫和马铁蹄,装备了骑弓、骑刀后。


真正实现了百余年前秦人的构想。


以离合之兵,穿凿之兵,破阵之兵出现在了世人眼前。


周亚夫甚至觉得,五年后,汉军就具备了出塞与匈奴争雄的准备。(未完待续。)


ps:今天先更6000吧,主要是这章写的太吃力,各种查资料和各种改啊。


对于一个文科男,俺果然不是搞技术的料h211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