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要做皇帝 > 第三百八十六节 制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八十六节 制度

  我要做皇帝

目前来看,长安治安大体良好。以往惹是生非的游侠儿们,今年都在忙着赚钱。


关中各种工程的开工,使得这些游侠儿不是受雇去做了监工,就是忙着在长安城招工,没那么多时间去行侠仗义了。


这次考举,对汉室而言。意义重大。


假如一切顺利,这次考举过后,汉室就将开启从封建军事贵族集团政体向官僚利益集团政体的过渡。


为了能让这一切顺利进行,刘彻做出了大量的妥协和让步。


譬如说,他下令,凡有列侯勋臣子弟参考,成绩一律自动上升一档。


前两天,他又下诏,以照顾功臣为名义。所有两千石以上官员的子侄参加考举,一律依照列侯勋臣子侄待遇处理。


黑吗?


确实很黑!


但却必须如此!


不然,万一闹出最终录取者大部分是寒门子弟的悲剧出来。


那旧贵族勋臣官僚阶级必然会仇视和抵制考举的进一步扩大化。


想要让改革顺利推进,刘彻就必须在这方面做出妥协。


刘彻从来就没幻想过。官僚贵族阶级会以国家社稷为重这样天真的事情。


人都是自私的,为了国家和人民这样的口号,中二少年或许会信以为真。但,每一个成熟的官僚。都不会把它当成一回事情。


喂饱了贵族勋臣和官僚们以后,刘彻就得以对考举进行制度化和系统化的规范。


到今天为止。粗略的考举制度以及规范条例差不多出来了。


主要就是将考举的三轮考试分为三档。


通过第一轮的士子,将有资格被录用为关中地方的基层官员,譬如亭长、游缴、廧夫等等,从事基层的管理工作。这类士子被称为秀才,就是优秀人才的意思。


通过考举第二轮的,必然可以获得亭长、游缴、廧夫的任命,同时有机会出任地方县衙的刑曹令吏、书吏以及长安九卿衙门的低层文官。


这一类士子被称为贡士。


通过考举第三轮的,必然将出任县一级衙门的各种低阶官职,同时有机会进入到九卿衙门乃至于成为天子侍从官。


这一类士子被称为茂才。


这三类,在未来的升职以及考核方面待遇一样,全部都将从最底层的一百石官员起步。


但,很明显,基层的廧夫游缴在进步速度方面完全拼不过在县衙里的人,更不用说九卿衙门中的人和皇帝身边的人。


之所以要如此划分,既是要选取最优秀的人才来进行培养,更是刘彻不得不对现实做出的妥协。


毕竟,后世打个游戏,还要分个大神菜鸟,这考举,若没有个等级,就很难服众。


不然,别人肯定会问,为什么某某是九卿衙门里工作,哥却要去基层?


有了这套等级,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行分配。


谁叫考了秀才而不是茂才呢?


更重要的是,这套等级制度的出台,可以堵住旧贵族勋臣官僚阶级的嘴。


朕都给你们的子侄加分了,优待了,还考不上,考不好,那是他们草包的缘故,不要再来埋怨朕不优待功臣了!


而与这套等级制度相对应的,则是刘彻对考举士子安排的出路的规定。


刘彻已经下令,所有考举士子,不管哪一类,全部必须从四百石以下开始工作。


没有特殊原因,譬如天子诏书、太后谕旨,一年最多升一级。


所有士子,三年内,不得出任一地主官如县令某曹首长等。


这就明显是给列侯勋臣官僚阶级们上枷锁了。


不然,那些家伙把自己的子侄安排到某些肥差上,让他像火箭一样的蹿升,三五年就运作到朝堂上或者某郡主薄、司马甚至郡尉郡守上。


那十年八年后,这个国家岂不是就是他们说了算了?


为了防止后世脑残子孙,被官僚们忽悠了,搞什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刘彻下令,将他的那道手令,勒石于未央宫温室殿花园之中。


只要这个国家的皇帝还姓刘,谁违反这条规矩,谁就是不孝子孙!


现在,刘彻主要要头疼的事情,就是考举的试题了。


现在,前两轮考举的试题都已经出炉了。


第一轮,主要是考基础的知识点,像基本的书读写以及基本的算术计算和一些常识性的问题。


只要读过几年书,不是太草包的,基本都能通过。


因此,这一轮的试题,刘彻是交给颜异和汲黯去编纂。


反正,要求不高,只要能有点基本的能力,就可以胜任廧夫、游缴一类的职位。


这第二轮就稍微复杂些了,要考校一些专业的知识。


像什么某里有户xx户,田xx顷,口xx,请问,该里本年度赋税多少?


又或者某甲犯xx罪,请问该处什么处罚?用那一条律令裁决?


这个事情,刘彻就已经交给了丞相府和御史大夫衙门去搞定。


一般能通过这一轮的,不是官宦世家就是名家弟子。


当然,混进草包的可能性也很大。


譬如那些自动提升一级成绩的列侯勋臣子侄。


但,那些家伙混进来了,也没多大影响,最终能脱颖而出的,必然是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


第三轮的考题,刘彻亲自来出题。


目前,题目刘彻也考虑的差不多了。


与去年那次考举相比,今年的考举,刘彻个人的政治色彩,更加浓厚了。


这第三轮的考举,就是刘彻挖掘那些未来的政治之星的途径。


什么样的人才叫政治之星?


当然是善于揣摩他这个皇帝的意图,能坚定的执行他的意志,并且贯彻下去的人才。


所以,这第三轮的考题,第一题就是——朕闻之,昔者管子曰:夷狄豺狼,不可厌也,华夏亲昵,不可弃也。倘使诸公为某地官员,该地夷民居多,试问,何以化夷为夏?


要是白痴敢用怀柔施德来回答,刘彻肯定一脚把他踹出去。


其他的题目,大体也类似如此,都是一步步的问参考士子,假如他们成为某个夷狄地区的行政长官,面对夷狄之民,或闹事,或撒泼打滚,他们的应对策略。


毫无疑问,这是刘彻在计划培养一批未来殖民地管理人才。


要求不高,心狠手辣,对外人能下得了手段,同时还懂的变通,没有满脑子的文青思想和仁义道德的人才。


刘彻可记得清楚,后世西方殖民者在他们的殖民过程中,也并非完全是压榨和欺凌殖民地的人。


譬如英国人发达了后,就想着推广他们的那一套价值观,玩什么人人平等,结果,人三哥的贱民不答应,于是,就有了印度大起义。


嗯,这也是三哥唯一一次对英国殖民者说不!


居然敢动摇贱民们的生活,简直活得不耐烦了!


等这批人成长起来,应该刚好就是汉室殖民主义大兴的时候。(未完待续


ps:阿~~~这一节写的好痛苦,有些东西还没考虑好,以后慢慢补充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