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零二节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千零二节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我要做皇帝

因为,他们只要敢提出这个建议。


保证他们不敢走出未央宫。


长安士民的鸡蛋和石头以及唾沫肯定不会在他们身上吝啬。


考举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整条产业链。


每年考举,长安房租大涨,各种商业繁荣,各种赚钱赚到手筋疼。


几乎所有长安士民,都从考举之中收益。


哪怕只是个普通的百姓,只要家里有几间空置的房间,都能赚钱!


以至于有人开始盯上了长安的闾里,甚至是平民区的房子。


会不会出现西元前的房地产商人,刘彻不知道。


但西元前的倒腾房产商人和炒房团,却已经出现了。


当然,国家付出这么多,得到的回报,自也是惊人的。


旁的不说,今年考举,总计录取士子八千九百余人。(现在前两轮已经结束,换句话说,事实上录取数字已经统计出来了)


这个数据,本身就是巨大的进步!


相当于给国家挑选出了将近九千名可用的公务员。


他们将在未来,撑起大汉帝国的骨架。


但现在,却是大汉帝国的头号敌人!


近九千人的录取人数。


但是,哪怕刘彻将商贾子弟全部塞进主爵都尉衙门里,也还有六千多号人等着分配。


而现在,国家绞尽脑汁,也才腾出四千来个岗位出来。


这意味着……


“今岁考举,尚有两千余士子亟需分配!”刘彻看着这些大臣们,将手一挥,道:“卿等皆朕肱骨,当此之时,当为天下之先!”


“九卿诸衙,必须再清理出一千个职位!”刘彻站起来,严肃的道:“有司诸漕,皆需立军令状,限期清理到年龄,还恋栈不去之人!”


被点到名字的人,都是低下头,咬着牙齿。


清退官吏,可不是什么好干的事情。


这是要得罪人的!


但,皇帝的板子高高举起,谁敢不顺从?


于是,大家扭扭捏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然后不情不愿的你三十我五十的领了名额。


却是苦了宗正和太常。


这两个衙门本身官吏比较多,但老年化的趋势也更大。


很多司曹内部,都堆满了老臣。


甚至还有从高皇帝一直干到今天,还在发光发热的积年老吏。


按照制度,他们早就该退休了。


但,问题的关键是——太常衙门和宗正衙门,有很多职位,其实并不需要劳心劳力,甚至可以说,都不需要上班。


只需要每个月点卯的时候去报到一下。


譬如,太常衙门给惠帝的安陵守陵的官吏以及负责惠帝神庙的工作人员。


还有就是宗正衙门,负责那些诸侯王的工作人员。


这些人一年到头也未必能干一件事情。


既然可以躺着在家吃皇粮,那他们自然不愿意退休了。


很多人都是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大汉社稷’。


而且,宗正和太常也不愿意他们退休。


因为他们一退休,别的不说,很多职位和编制,恐怕就要拜拜了。


而在官僚眼里,一个部门是否有权力,是否有威风,与本部门的雇员和人数是息息相关的。


像是少府,雇工加上官吏,数以十万计。


于是横行霸道,视其他九卿为无物。


所以,本来宗正和太常是打算宁死不从的。


但可惜,这不是他们不愿意,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因为,其他九卿,将宗正和太常,毫不犹豫的卖了。


纷纷说:臣等皆以为,宗正、太常诸司曹,积年之吏破多……


他们还拿出了证据——人事档案。


看着那些一堆堆六十岁、七十岁,甚至八十高龄的老臣。


在看看天子和同僚们。


宗正与太常,只能是捏着鼻子认可和接受了各自要清理三百以上官员的军令状。


但他们却不知道,趁着朝臣们议论纷纷,争论不休的时候,刘彻悄悄的让汲黯将所有商贾子弟出生的士子,塞到了主爵都尉衙门和盐铁官署。


这也算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一个变种。(未完待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