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要做皇帝 > 第九百三十八节 鲜卑也是诸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百三十八节 鲜卑也是诸夏

  我要做皇帝

但这个夷狄,看样貌,既非濊人,也不是真番、韩国人。


他居然也敢跟刘氏扯上关系?


“吾就坐看尔自取灭亡吧!攀附高祖,此乃大罪!”那南越士子在心里想着。


但很可惜,一直到丘可具登记完成,大鸿胪的官员们,也无动于衷,甚至,还有数人,陪同着丘可具离去。


这让在场的许多人都目瞪口呆。


“什么时候,刘氏又多了一个外藩,而且是受宠的外藩了?”许多人在心里想着:“前几日,沧海君之子来此登记,也没有这么大的阵仗啊!”


……………………………………


丘可具却是高兴的很。


终于来到长安!


最重要的是,终于用自己的所学,喷的其他人俯首,这种感觉让他很爽,有一种‘我为夫子正名’的感觉。


“那位安东都护府的备盗贼都尉,果真是大贤啊,指我一条明路,等我回去,一定好好感谢!”丘可具在心里琢磨着。


本来,他是极为自卑和没有底气的。


因为,他和他的部族,无论是肤色还是样貌,都与中国不同。


但,好在,关键时刻有刀间啊!


那位安东都护府备盗贼都尉,果然不愧他在安东境内的‘及时雨’称号。


但凡有难题,找刀间,总能解决。


濊人觉得自己的夷狄身份很尴尬,刀间就帮忙‘考证’出了他们是少昊青阳氏之后。


真番、韩国也因此请他帮忙‘考证’出了自己也是少昊氏的后代。


哪怕是他的鲜卑族和世仇乌恒,也能被此人考证。


还能拿出世袭谱系。


这就太强大了!


根据刀间的考证,他的鲜卑族,确实是伏羲氏之后。


所谓伏羲的纯正后代,有虞氏的子孙。


所谓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


刀间甚至给鲜卑人规划好了他们的迁徙路线和世袭变化。


从伏羲-有虞-高阳-西虞-东胡-鲜卑。


整个传世体系严密而完整,几乎都有史料可考。


这让丘可具和鲜卑上下都大为满意。


因为这个‘考证’不仅仅解决了他们的身份尴尬,洗脱了他们的夷狄身份。


更完全抹掉了他们因为肤色、相貌不同带来的问题。


隆准、眼窝深,须髯有颜色,这些都是有虞氏一脉的特征啊。


没见到高皇帝都是隆准而龙颜,美髯须吗?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鲜卑族的祖上,可能还与高皇帝的陶唐氏先祖有着血缘关系呢!


更重要的是,这个说法,被汉家天子和朝臣们所接受。


“考举之后,吾就有了一个正式的身份了……”丘可具在心里想着:“吾等鲜卑之族,也可从夷狄,变成中国了,成为诸夏了!”


考举之后,汉家天子应该会册封他一个身份。


再加上从考举得到的加成都有了读书人了,鲜卑族,当然就不再是愚昧无知的落后部族,他可以作为鲜卑人的先师,将鲜卑部族带入文明。


这也是真番、濊人和韩国贵族们如此青睐和推崇考举的地方没有读书人,就会被人歧视,认为是化外蛮夷,没有教化之族。


有了读书人,就不一样了。


而且,有了这个士子的身份,与安东都护府和朝廷打交道也更方便。


……………………………………


“丘可具去注册了?”


刘彻躺在御榻上微微一笑。


那位鲜卑王,倒是蛮有意思的!


至少,在刘彻看来是这样。


虽然这货所学的《论语》完全就是自己闭门造车脑补出来的思想。


其行为也很中二。


但,他能想到在饶乐水玩井田制,还能开始筑城,这都说明,他是一个聪明人。


一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做出什么样的抉择最为正确。


鲜卑既下,乌恒的归附,就指日可待了。


而且,现在的东北地区和整个远东地区,汉家的力量,都压倒性的超越了一切部族和王国。


这自然而然的,就会开始民族融合。


无论是主动的征服还是被动的大棒融合。


在可见的未来,三五十年内,当地就要全境尽诸夏。


未来,将不会存在乌恒、鲜卑了。


“制诏,赐刀间为关内侯,以嘉其力!”刘彻对着王道吩咐一声:“告诉大鸿胪,对于刀间这样的优秀人才,要善于发现和提拔,不要吝啬,朕看,完全可以将其提拔到大鸿胪,来担任专责与夷狄交往的中丞!”


“诺!”王道恭身领命。


刘彻在王道走后,站起来,坐到案几前,看着堆满了案几上的那一份份请求入宫谒拜的奏疏。


沧海君金信、真番王刘忠汉、韩王萁准、扶余王高唐还有鲜卑王丘可具的名字,都在其上。


这些人都是随安东都护府都督薄世入京述职而来的。


当然了,他们也只是路过一下长安,然后就要浩浩荡荡的前往鲁国的云阳山,祭祀少昊帝的帝陵。


仅仅是保守估计,这次对少昊氏的祭祀,将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祭祀。


列国贵族和百姓(加上汉室本身委派的官民和jūn_duì ),可能多达上万人。


整个祭祀活动,将会持续两个月。


期间,濊人、真番和韩国,将会将他的历代先王的骨骸葬入云阳山附近,与先祖同在。


当然,烧钱,也是烧的最多的。


列国祭祖,加上汉室本身的奉献和祭品,仅仅是黄金制品,估计就多达数千金。其他祭祀和奉献的器皿,总价值更可能会超过数万万钱。


这样的奢侈和铺张浪费,让刘彻有些不快。


但,想了想,刘彻忍了下来。


反正花的又不是他的钱。


讲道理的话,其实这样盛大的仪式和典礼,还能刺激经济和消费呢!


只是……


“麻蛋,这些家伙怎么这么有钱?”刘彻在心里摇摇头。


正感慨着狗大户们实在太壕的时候,一个尚书郎进来禀报:“陛下,丞相及大鸿胪求见!”


“嗯?”刘彻闻言,起身道:“传!”(未完待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