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要做皇帝 > 第一百五十五节 收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五十五节 收买

  我要做皇帝

“皇帝诏曰:朕皇祖父高帝起义兵,与天下除秦苛暴,讨羽戕逆,削平伪乱,奄有四海。刑白马以盟诸侯:“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吕禄吕产辈,恃恩贵戚,窃弄重兵,谋危宗社。幽王忧愤而死,朕皇父太宗孝文皇帝因而闵之,立尔刘遂为赵王,存亡断续,古之天子圣德也,朕其不德,亦追思幽王之伤,其令,加封赵国两千户,赐赵国特许推恩之,凡尔子嗣,皆报宗正,他日为王,奉宗庙而开国家,岂不快哉?书云:予懋乃德,嘉乃丕绩。朕命尔唯懋哉!钦兹!丙戊年六月壬辰!”


“大王请奉诏!”这内侍宣读完诏书后,赵相赵建德与内史王慎立即就跪下来道。


此刻的刘遂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加封两千户,特许推恩?


他当然知道这是长安天子的欲盖弥彰之计。


可是……


他眼中闪烁着不明的光彩。


他这里即有天使,想必齐国、胶西、城阳、胶东、临淄等诸国也应该有天使去传召,以配合大将军的收权之举。


他自问自己还能掌控住自己的儿子跟亲贵,但诸齐诸侯那帮饭桶此刻想必是兴高采烈,再无反叛之心了。


诸齐不配合,他一个赵国想蹦跶,能蹦跶到哪里去?


不客气的说,他若蹦跶,到时候荥阳大兵自东而来,长城铁骑居高临下,从南而至,他这赵国撑不了半个月就要被碾成渣渣,他刘遂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做这等取死之事。


最重要的是,有了这诏书,他连造反的名义都没有了。


先前他还可以说是长安天子欺人太甚,凌辱与他,现在人家长安天子又是加封两千户,又是特许推恩,他还要造反,那士兵都会不答应!


于是,他只能跪着泣道:“臣刘遂感激涕零,谨奉皇帝诏,必忠心耿耿,为汉羽翼!”


赵国丞相赵建德与内史王慎这才相互对视了一眼,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赵王既然奉诏,那就等于没了造反的借口和名义,没有这个借口和名义,就算他还想造反,赵国郡兵也不会跟从了!


只是还是松懈不得,必须等到大将军到了荥阳,他们才能真正安心,到时候大将军坐镇荥阳,总揽齐赵军国大事,只需一张帛书,就能将齐赵的郡兵都尉以上的军官全部调去荥阳听命,釜底抽薪,那时候,他们才能真正安稳的睡一个好觉!


与此同时,在齐国临淄、胶西高密,胶东即墨等诸齐王国国都之中上演着相同的一幕,与刘遂不同的是,这些诸侯王一看到好处,立刻就忘记了先前的怨恨,哦,他们本来就连怨恨都没有,不过是些牢骚而已。


这时看到好处,不管是先前被削掉六个县的胶西王刘卬也好,还是齐王刘将庐也罢,马上就熄掉了心里的那点小算盘,先把好处拿到手里再说。


而各国王室内部马上就陷入了争权夺利,争宠的纷争之中,各个王子,妃嫔纷纷开始琢磨自己将来的道路了,有条件的想过一下大王、王太后的瘾,没条件的也盯上了彻侯的爵位。


这时候,先前还到处蹦跶四处联络、串联的吴王使者,立刻就被诸齐诸侯给冷落了。


胶西王刘卬甚至就直接告诉吴王使者:“承一帝,至乐也!”


他竟然想当忠臣了!


这还算是好的!


城阳王刘喜本来就不打算跟长安犟,这时拿到了好处,还受到了加封,立刻就不耐烦的把吴使给赶出了王宫,假如不是还想着留点香火情,刘喜都打算把吴使绑了,送给朝廷了!


也只有刘遂暗中多留了一个心眼,依旧好酒好肉的招待着吴使,只不过绝口再也不提造反的事情了。


又过了两天,河东蝗灾的消息,才传到了齐赵之地。


刘遂骂了一声:“原来如此……”就没了下文了,至于诸齐诸侯,这时候被儿子和爱妃们都弄得焦头烂额了,根本没心思去管河东发生了什么事情!(未完待续。。)


ps:嗯,今天把细则写了一下午,因为我把整个历史都大乱了……常看历史类的读者都知道,这种历史完全变样的情节是最难写的,要写的合理好看真是难!


但要我照着原本的历史,装作不知道可以有这样的选择,那样固然好写,但是就没意思了,穿越者不改变历史也就罢了,穿越重生还不知道选择一种更有利的办法,那就只能说明是猪了!


而且照抄史书也没多大意思~!


我希望能写出一些新意来~


过度完这章就转回主角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