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节 法家的短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节 法家的短板

  我要做皇帝

为首的年轻人,神色复杂的看了看不远处,那些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有说有笑,表情轻松的儒生们。


牙齿咬的咯咯作响。


“这些竖子!”在心里骂了一句,年轻人说道:“回去都给吾去复习《算术书》《几何书》《算经》……”


其他人闻言,纷纷拜道:“诺!”


这年轻人姓王名承字奉文,大约二十三四的样子,身体强壮,目光有神,看上去极为英武。


其父乃是如今的一千石《申子》博士王源。


王源是当今天下首屈一指的《申子》学专家。


而其他人都是王承的师弟,也是与他一起授业于其父的同窗。


河东学苑或者说河东申子学派,是整个汉室诸子百家之中的异类。


他们推崇和主张权术,特务政治在他们眼里,非但不是坏事,恰恰相反,是好事。


他们确信,圣王需要监督大臣,大臣监督官僚,官僚管理百姓。


这样天下才能太平。


所以,这个学苑在实际上来说,就是绣衣卫的未来高阶官僚的孵化场和未来的特务头目培养所。


毕竟,有理想和信仰的特务,可比那些外面妖艳奇葩的货色强太多了。


然而,河东学苑再异类,也是法家的学派。


注定有着法家固有的顽疾数学不好。


次考举,法家士子是所有学派里在数学上丢分最多的。


对于法家来说,能够在每次考举每轮十道数学题之中答对六道的都属于天赋型选手。


而儒家士子之中,答对六道,只是及格而已……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的精力,总归是有限的。


你将天赋在某个领域多点了几下,在另外一个领域,自然就会成为短板。


法家的战场,永远都在刑名,而非其他。


这注定了他们,不会将太多精力放在其他地方。


对法家大臣来说,数学不好,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只要懂得揣摩上意,然后勇敢的执法、舍得杀人,那就不怕没有政绩。


但考举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局面。


自先帝二年,第一次考举开始,年来的每一次考举,数学、几何,在考举的试题之中,总是占着特别大的比例。


甚至,某些时候,算术题多达十五道!


这迫使所有学派,都不得不重视算术和几何。


但问题是……在数学和几何方面,法家先天不足。


专精于‘尽地力之教’的商君门徒以及满脑子的权术势思想的申不害弟子还有那一堆堆的韩非子信徒,根本没有什么精力去研究和钻研数学、几何。


毕竟,你不能要求一个法官必须会解微积分,也不能苛求一个狱卒去理解方程式。


讲道理的话,能够吃透《法经》和那无数的法家着作,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然而,这就是游戏规则,法家能适应也得适应,不能适应还是得适应!


他们只能是硬着头皮去钻研各种数学书籍和着作,但这样做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每年的考举的算术考试,对于法家的人来说,都是折磨和摧残。


而儒家的弟子们,却是如鱼得水。


儒门弟子之中,数学天才和奇才,更是层出不穷。


主爵都尉公孙弘,甚至据说,只要看一眼账薄,就能算出结余和开销的数字。


就在不远处,那些正聚集在一起议论和讨论今日考题的儒生们,似乎也发现了王承等人,他们笑眯眯的走了过来,一个为首的年轻人冲着王承喊道:“奉文兄,听说,你们考的不怎么样啊?要不要我大阳学苑的诸子,给尔等补补课啊?”


儒家和法家,自从上一次的石渠阁之会后,就已经撕破脸皮了。


而不久前,法家的巨头们带头冲锋,对儒家发起攻仵和非议,直接挑战儒家根本和核心理念的行为,更是让这种关系火上浇油。


如今的儒法两派之间的关系,简直恶劣到了极点!


别说是公羊、谷梁与法家的巨头们之间了,就是下面的各个小学派之间的关系,也是恶化到了极致。


儒法在思想和理论层面的大辩论,全面开启。


相互之间,也早就打出了火气。


以至于,儒家连墨家悄悄的渗透到了汉中地区,也没有空去管了。


以便集中精力和力量,应对法家的攻击。


没办法,墨家崛起,那是将来的事情。


而法家的威胁,这是现在就要面临的问题!


王承看了一眼那些家伙,哈哈大笑,说道:“就不劳诸位大驾,诸位还是回去好好翻翻《法经》读读商君书罢……明日要考的可就是刑名与施政了!”


这些儒生闻言,都是脸色一灰,显然遭受了重击。


考举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完善了。


整个考举,总共分为三轮。


第一轮就是个筛子,会将所有不符合要求或者说学问不及格的人刷掉。


而剩下的人,则全部都会被视作官员。


既然是官员,那要考的,自然就是各种为官的基本技能和对各类常识的了解。


当然,依然不会太过于艰深。


但基本的法律条文和汉律的立法原则与判定标准,却依然是必考的。


不然,你下去当官了,却连律法都不懂,更不懂判定,那丢人的肯定是国家啊!


另外,其他数学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基本的常识问题,度量衡之间的差异,国家时政要闻、天下局势变化,都是要考的。


而这些考试,被分作四场,分别考算术、几何;刑名、施政;时政、天下以及最后一场的案例分析。


综合得分最高的那一批人将进入第三轮。


能进入第三轮的,都是各自学派的佼佼者,也必然是通过了第二轮筛选的精英。


他们的综合能力必定强于其他竞争者。


当然,目前的情况下,由于两千石、列侯封君以及元老大臣的子侄、忠臣义士之后,享有优待和加分。


是以,也存在许多其实能力并不强,但却也能三轮游的人物。


不过这样的人,不是竞争对手。


因为,他们通常只是来镀金,混了名头的。(未完待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