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零三节 托付重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千零三节 托付重任

  我要做皇帝

袁盎终于说道:“丞相言重了!”


话虽如此,但袁盎心里明白。


他变成今天这样,全是自己的好胜心和自尊心在作祟。


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人被逼到一定程度,那里还会管什么原则不原则?


当年,孔子居于陈蔡之间,困厄饥苦。


于是,将原则抛弃的干干净净。


弟子送上猪肉,他不问猪肉是哪里来的,抓过来就吃,弟子拿来衣服,他也不问衣服从何而来,接过来就穿。


这个黑材料,被墨翟写在墨子之中,骂了一万年。


但,依然没有影响到孔子在历史上的评价。


现在,袁盎的思维和立场,已经从偏向儒家,转向了偏向法家。


尤其是行事手段。


袁盎认为,成功者不受声讨,失败者注定被唾弃。


既然如此,那他自然会不择手段,不惜一切。


原则、立场,仁义道德,等他能回到长安,骑到晁错脖子上再说吧。


周亚夫见了,也知道,这个话题不能再深入下去了。


深入下去,恐怕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他这个丞相,在这个世界上的朋友,本就很少。


他实在不愿意再失去一个。


于是,周亚夫换了一个话题,道:“丝公,此去南越,有两件事情,请丝公留意!”


“请说!”袁盎点点头,长出一口气。


他也不愿意跟周亚夫之间闹矛盾。


毕竟,他现在能指望的,其实也就是周亚夫了。


东宫太皇太后已经两年没有派遣使者来慰问他了。


“这第一件事情……”周亚夫说道:“当年,秦始皇凿灵渠,功未成而身已崩,及赵佗割据,灵渠堵塞,我想请丝公去了南越,劝说南越君臣,疏通灵渠,重修古道!”


袁盎闻言点点头道:“此事,丞相不言,某也当行之!”


自秦以来,交通,通顺的交通和人员流动,成为了大一统帝国的标志。


灵渠以及秦代所修建的道路,是现在连通中国与南越的关键交通。


当然,近年以来,楼船衙门也开辟了从江都至南越的海上航道。


巍峨的楼船舰队,巡弋海洋,将中国天子的威势,直接撒播到南越。


使得南越君臣老老实实。


但海上航道,终究还是不如陆上交通的交流更为直接。


特别是,南越国有很多地方,譬如郁林和苍梧,并不能通过海路联系。


只能走陆路。


一旦灵渠全部通顺,那么,这也意味,南越王国与中国,重新连为一体。


南越王以后就算想反复,也没有了机会。


“这第二件事情……”周亚夫挺直了身子,严肃的看着袁盎说道:“我希望丝公能在任内,劝说南越国接受长安委派的官员!”


这确实是一个麻烦的事情。


南越国现在只是臣服长安。


在本质上来说,它依然有着自己的jūn_duì 、官员系统。


并且,这些都不受长安控制。


周亚夫当然希望,能在自己的任期之内,扫清这统一的最后障碍。


至少也要开个头,让南越象征性的接受来长安的官员。


留个烂摊子给继任者,可不是周亚夫的风格!


袁盎当然也知道这个事情很难。


不过,没有关系。


他袁丝是谁?


天下第一的说客!


论起游说本领,或者说忽悠本领,老袁敢说第二,没有人能说第一。


想当年,他可是连吴王刘濞的老巢,都能去走一遭,还能忽悠住刘濞的存在。


南越君臣,袁盎自己是没怎么打交道。


但他的长子贤,次子勇,却都跟他们有过交往。


至少,袁盎现在知道两个事实。


第一个,赵佗自从两年前,从长安归国后,就放弃了过去的割据打算了。


他公开焚毁了自己的黄屋左纛,烧毁了私自铸造的各种违制之物。


更下令,将自己的陵寝的规格,从比照天子,降为诸侯王。


这既是他在长安被天子感动了的缘故。


也是他亲眼看到汉家军威和国力,知道,不能再玩以前那一套了。


这第二个,就是南越王王太孙赵胡,是当今天子的死忠。


其在国内言必称‘天子如何如何’。


这既是他加强自己地位和权柄的方式,也是他确实不想当个夷狄国王的真实心理。


况且,今天的南越王国,要是再回到以前去……


旁的不说,那些越人贵族,恐怕第一个不会答应了。


看看如今灵渠和长江之中,那些密密麻麻的商船,就能知道,今天的南越,对汉室的经济依赖有多重了。


特别是南越的郁林王和苍梧王。


因为他们的领地多山少水,粮食产量很低。


所以,他们现在几乎完全依赖于与江都和齐鲁的甘蔗贸易来换取粮食。


所以,袁盎思量片刻后答道:“请丞相放心,此事,袁丝一定竭尽全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