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重生军工子弟 > 1800 垂直起降超音速战机,必须搞
字体:      护眼 关灯

1800 垂直起降超音速战机,必须搞

  重生军工子弟

第1800章 垂直起降超音速战机,必须搞


“按照这种修改,前段进气温度从目前的1420c降低到1380c,燃烧效率跟推进效率只会降低5%左右,使用寿命会提升到约700小时……”


孙宏神色怪异地看着谢凯。


心中的激动不如震惊。


谢凯并不是发动机领域的专家,但是人家却能找到问题关键所在。


不佩服都不行。


“孙总,降低了5%的功率,是否可以满足我们的使用需求?”谢凯关注的不是降低了多少。


使用寿命翻倍,算起来,也是很大的突破,尤其是推力降低很少。


“完全可以满足超-7的使用。”孙宏不得不面临这样的结果。


即使震惊,也只能接受。


他们之前真的没有往这方面考虑过。


“单发的超-7甲,主要作为高级教练机使用,起飞重量要求不高,空中航程等都可以尽可能降低,没有任何问题;即使双发的超-7乙,两台发动机,也能完全满足使用需求,甚至会因为发动机结构减轻,不影响航程跟机动性……”


“既然这样,就继续改进这种设计结构,争取找到最优的设计,制造样机进行实验。只有一条,效率跟推重比必须满足超-7乙的使用需求,同时提升发动机使用寿命,让单位使用成本降低下来。咱们空军经费少,不仅要战机性能先进,也需要使用跟维护成本更低,否则空军那点经费根本无法承受……”谢凯仿佛没有什么感触。


对他来说,无法达到苏联进口的al-31那种1500小时的使用寿命,就缺乏竞争力。


推力跟推重比都有很大差距,使用成本还很高。


al-31发动机目前价格也就200多万美元一台,单位成本也就一万多美元每小时;即使这样,对空军来说,飞行成本依然很高。


rd-33发动机价格便宜,可战机性能降低了很多,成本低,带来的是性能的不足。


空军不仅装备不起多少先进战机,也承担不起太多先进战机的飞行。


要是一百架苏-27,每天飞行一小时,仅仅发动机成本,那就需要将近两千万美元,这还不算其他的燃油成本、机场建设成本、战机整体折旧等一系列的成本。


这些都算起来,成本至少得超过3000万美元。


这还只是每天。


这一年下来……


全国一年军费才70亿美元左右,仅仅百架的苏-27这使用成本都足以让部队破产。


经济没有发展起来,装备太先进的战机,根本用不起。


谢凯一直都明白为什么空军宁愿装备落后的战机来训练飞行员,而不是大规模装备先进战机,装备了先进的战机,飞行员一周也飞不了几个小时。


都是没钱闹的。


所以,在他们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发动机消耗成本。


战机在空中的消耗,那都是以万为单位。


装满了燃油,也飞行不了多长时间。


发动机使用寿命要是提升不上去,一台发动机动不动都是几百万,这飞机部队用不起,开发出来有什么用?


“明白……”孙宏叹了口气,“之前确实我们陷入了误区,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这不能怪你们,很多科研,我们没经验,国外也不会把他们先进的经验教给我们。这也是突破。”谢凯并没有去数落对方,“你们取得的成果已经非常大了,一个方向走不通的时候,就调头向另一个方向寻求突破,很多时候会有惊喜的……”


孙宏深以为然。


谢凯在知道结果后,直接找了廖东风。


“全力配合技术团队,老规矩,不用等前一台的实验完成,改进了部分就继续生产样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等待。另外,过阵会有一批苏联发动机专家到这边,提前做好保密工作……”


“苏联发动机专家?他们是来这边指导我们?乌克兰的那些专家,一个个拽得不行,关键的东西问了也不说……”廖东风对苏联专家不感冒。


在他认为,任何技术,都需要自己突破,自己掌握。


自己有了,才是真的有,不求人。


“不,他们是来工作的,帮我们干活,给他们挣工资。”谢凯的话,让廖东风很不理解。


还没等他问明白,谢凯就离开了。


只留下他自己在这里琢磨。


对于苏联专家,谢凯也没有了以前的热情,毕竟基地里面那批人干活也不认真不是。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