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重生军工子弟 > 1725 别了,我伟大的苏联 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1725 别了,我伟大的苏联 二

  重生军工子弟

“带上国旗吧。无论在哪里,只要有国旗,我们依然是伟大的苏联人。”


从门外进来的莫伦斯基,眼眶红肿着。


显然,他们都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


俄罗斯已经发布《国家主权宣言》,而且进行了总统选举,把俄罗斯这个本来只是苏联一部分的国家主权凌驾在苏联之上;在这之前,立陶宛已经脱离联盟……


所有的这一切,都已经告诉那些嗅觉敏锐的人,苏联,将会不复存在。


外面的夜幕已经开始降临。


停在外面的汽车,并没有催促,时间还非常充足。


他们同样都是在乌克兰的俄罗斯人。


苏联在,他们就是一个国家的人,苏联不在了,他们只是客居乌克兰的外国人。


对于国家的情怀,没有人比他们这些出生在镰刀鎚子旗下,生长在镰刀锥子旗下的人更强烈。


他们比谁都无法接受这个伟大的国家不复存在。


可惜,他们不是苏联高层。


哪怕苏联在全苏範围举行了公投,76.4的人赞成留在联盟内,然并卵,决定这个的,并不是普通民众。


“莫伦斯基,我……想要留在这里……”


乌里莫夫突然不想走了。


这里是他成长的地方,是他的祖国所在。


“我们不走,也无法回到俄罗斯。在这里,我们不是乌克兰人,孩子现在已经没有学上了,甚至我们没有工作机会,连养活自己都做不到……”莫伦斯基满脸幽怨。


语气非常低沉。


他们都是苏联人,不被乌克兰人承认,也不被俄罗斯承认的人。


只有苏联在,他们才能挺起胸膛。


否则,谁愿意背井离乡,就这样离开?


“是啊,不走,孩子们未来怎么办?”伊莎贝拉也泪眼婆娑地温乌里莫夫,“亲爱的,我们心中有国家,国家就一直在。犹太人失去国家那么长的时间,他们最终不是依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吗?”


“奇克,安吉尔,把国旗收拾好。”莫伦斯基对着几个似懂非懂的孩子说道。


三个孩子,年龄很小,但是他们却对这面只有两个巴掌大小的红色镰刀鎚子旗,却非常慎重。


国旗!


那是他们国家的象徵,也是他们的根所在。


他们不是俄罗斯人,不是乌克兰人,只是苏联人。


乌里莫夫看着孩子们慎重地收起这面不大的国旗,双手恭敬地交给举起双手的小女儿,心思更加沉重。


最终,小女儿小心翼翼地把国旗摺叠好,用最心爱的丝巾包裹起来,放在自己的小行李箱里面。


“走吧!”


莫伦斯基偷偷地再次抹了抹眼角,向着外面走去。


乌里莫夫一家人手牵着手,走出了院子。


每走一步,他们就回头看一眼这个小院子。


看一眼,也就少了一眼。


以后,估计是回不来了。


乌里莫夫一家人一步三回头出了院子,外面停着一辆后面有着防雨篷布的绿色军用运输卡车,上面挂着军牌。


车厢内,已经坐满了人。


在他们身边,都只提着陈旧的行李箱。


所有人脸上没有对开启新生活的兴奋跟憧憬,脸上都是凝重。


等到乌里莫夫一家人上车后,汽车直接就发动,向着远处而去。


“或许,当年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来乌克兰的。”坐在边缘的基拉克夫幽幽地说道,离开的伤悲,让他从兜里摸出了一包皱巴巴的香烟。


掏出几支分给刚上来的乌里莫夫跟莫伦斯基。


车上也没有人反对他们抽烟。


看着往后倒去,越来越远的家,有人再次哭了出来。


男人们则是拚命地抽烟,不说话。


运输着这些人的车辆,没走多远,就汇合了好几辆同样拉着拖家带口技术人员的军车。


同样一辆车,挡住了乌里莫夫等人的视线。


“他们那边,真的生产发动机吗?”乌里莫夫问莫伦斯基。


莫伦斯基点了点头:“如果不是这样,他们找我们干什么?看到后面的车队吗?几乎整个厂里技术好的人,只要愿意走的,几乎都被他们招聘了。”


“具体什么地方?莫伦斯基,是你帮我们联繫的,你应该知道的……”基拉克夫有些烦躁。


去什么地方,他们都不知道。


莫伦斯基摇头,“我也不知道,但是他们值得信任,我跟他们打了这么两年交道,了解他们。”


对于那些人,莫伦斯基确实了解。


虽然心中隐隐有猜测他们要去哪里,在没有得到肯定答案前,他不会去胡乱说,万一到时候不是,会让所有人都有落差的。


全世界,对技术工人需求大的,只有那个国家。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