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重生军工子弟 > 1335 乌克兰人帮忙贷款百亿卢布
字体:      护眼 关灯

1335 乌克兰人帮忙贷款百亿卢布

  重生军工子弟

安-124可是属于苏联国家财产,一旦出口给中国人,后果就严重了。


季米诺夫的话让谢凯也吓了一跳。


随即反应过来,对着季米诺夫笑着说道,“部长,不是我们想引进安-124。引进了又如何?以我们国内航空制造业基础,别说20年,可能30年都消化不了,引进也没有什么用。虽然安-122这种飞机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想要拥有的,即使你们愿意出售生产技术,我们也不可能接受。最大原因不是我们基础太差,而是我们没钱!买不起这样的技术!”


乌克兰的人傻眼了。


谁都不知道接下来怎么谈这事儿了。


谢凯各种理由都想了,就没有想过中国方面会直接提出没钱,放弃引进技术的原因也是缺钱!


中国人要是没钱,那还谈个毛线啊。


轻工业产品换大飞机生产技术,绝对不行。


安东诺夫设计局不是缺轻工业产品,缺乏建造第二架安-225的资金,缺乏用来研发更先进技术的资金。


甚至乌克兰航空工业部也缺乏让整个乌克兰航空制造业发展的资金。


要不然,还出售什么技术?


费了这么大的心思,甚至还逼着马达西奇的人同意出口他们d-18t全套生产技术跟设计资料。


结果对方说没钱,没钱引进……


这让谋划这么久的季米诺夫如何能接受得了?


一旁马达西奇的总经理与总设计师,原本不满的脸上升腾起了笑意。最好的技术,终于可以不用提供给中国人了。


尤里亚夫脸色更是僵硬起来,他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形容此刻的心情。


安东诺夫设计局就指望从中国人手中得到经费,不仅是为制造第二架安-225,也为设计局其他的项目发展。


现在中国人居然说没钱?


给他们一堆轻工业产品,有屁用。


难道做实验,直接用轻工业产品来支付成本?


交换的轻工业产品,最终肯定会由航空工业部甚至苏联政府来统一调度,技术卖出去了,安东诺夫依然无法得到足够的发展资金的。


季米诺夫看着谢凯,一脸严肃地问谢凯,“谢,你在开玩笑?”


谢凯摇了摇头。


再次叹了一口气,对着乌克兰人强调,“部长,我真没开玩笑。之前的合作规模有多大,你们也清楚。苏-27战机全套生产技术引进,数十架整机跟零配件采购,加上上千台rd-33发动机的采购,设计的金额非常大……仅仅连我们需要支付的外汇都可能会超过10亿美元……我们一家企业,能投入多少资金?所以才会提出由轻工业产品来支付苏3发动机的采购费用……”


尤里亚夫提醒着谢凯:“你们可以贷款啊。”


谢凯脸上无奈更甚。


看着安东诺夫总经理回应,“总经理,不是我们不想贷款,我们在国内能贷款的金额,都已经砸在了苏-27技术引进项目上。到现在,国内已经不会有银行贷款给我们了。”


说话的时候,谢凯心里猛闪现了一个想法——确实可以贷款,只不过不是在国内贷款。


之前怎么就没想到这?


不再寻求从国内贷款,而是向苏联人贷款,要是能操作,这便宜就占大了。


看着尤里亚夫,谢凯心思电转:“总经理,即使在国内能到贷款,也没办法支付给你们,我们国内每年的外汇额度都需要提前申请。除非……你们能接受人民币。”


显然,安东诺夫不可能接受人民币。


对他们来说,最好是美元。


最次也得是在苏联境内可以使用的卢布。


季米诺夫看着谢凯,“你们是否愿意引进安-22这款生产技术?如果是的话,或许我们可以帮忙解决这问题……”


谢凯疑惑地看着他,“部长,只要能解决我们资金缺乏的问题,自然愿意。甚至有国际银行愿意贷款,也没有问题。你们有银行关系介绍吗?我们可以抵押的……”


季米诺夫的急切,超乎了谢凯的想象。


谢凯甚至都已经想到了对方将会采用的办法。


季米诺夫直接对谢凯说道,“谢,如果你们真意愿合作,我们可以由向苏联国内的银行申请经费,银行的贷款直接发放给我们,再由你们按照银行要求偿还这笔贷款……不用再支付各种工业产品偿还。你觉得怎么样?”


谢凯听了,心中狂笑起来。


这可不是他要坑苏联人,或者坑乌克兰人!


而是对方主动送上们来让坑的啊!


不接受?


谢凯自己都都觉得对不起这么为他们着想的乌克兰人了。


1961年1月,苏联卢布规定含金量为0.987412克,跟美元的汇率是1美元兑0.9卢布。


从那之后,卢布几乎都保持着稳定的汇率。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