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唐第一主播 > 第二十九节 大唐的第一次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九节 大唐的第一次科举

  大唐第一主播

但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在除了李白之外几乎所有旗帜诗人都参加过的进士科考场上却罕有名篇佳作。


原因就在于这种考诗的方法规定太死,诗人们又太紧张,所以难有佳作也就很正常了。


但万事总有例外,尽管这极低概率的例外是凤毛翎角般的存在,但终究还是有的。


杜甫没有在进士科的考场上留下足可传世的经典名作。


维没有,孟浩然没有,高适、岑参、白居易、元稹、李商隐、杜牧等等都没有。


但有一个人却正是凭借着考场上的一首科考诗扬名诗坛,并最终登上了其所处时代的诗坛巅峰。


尽管他后来又写过很多诗,其中也有不少好诗。


终其一生,这首在考场上写出来的科举诗仍然被公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人便是唐大历时期当之无愧的试坛领袖,位居大历十才子之首的钱起钱仲文。


他参加的那场考试中,给出的诗题就是《湘灵鼓瑟》。


时空错乱也罢,蝴蝶翅膀也罢。


总之这道本应该在中唐时才会出现的考试诗题居然提前出现,还堪堪被李行周碰上了。


苍天有眼!


以堪称三百年唐朝诗歌史上最巅峰的“科考诗”来迎战这次科举,这要是还考不中……那简直就是没天理了!


这样的可能性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虽然考试还远远没有结束,李行周心中已是笃定无疑。


心情大好,在这个无比紧张的考场上,在所有士子们都埋头苦思,不敢稍有分神的考场上。


李行周甚至放下了手中的羊毫细笔,抬起头向北方的天空投去了带有温暖笑容的悠远一瞥。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李行周确实是不学无术,但是他碰巧会背这一首诗。


事实上,这也是他来参加科举的底气。


是的,不管题目是湘灵鼓瑟还是什么。


李行周都会写上这一首诗。


相比于唐朝之后的科举,乃至于后世的高考,这时的考试时间算是最短的,早进晚出,仅仅只有一天……再加一夜。


李行周走出监管严密的贡院时,初春的夕阳尚不曾完全落尽。


“三条烛尽钟初动,七转丹成鼎未开。


残月渐低人扰扰,未知谁是谪仙才?”


礼部令:“士子有日间答卷未竟者,准予燃烛三条”回头看看贡院,再看看考篮里不曾动过的那三条蜡烛。


行周安闲的笑了笑,今晚贡院里的那些个士子们怕是多要做竟夜之思了。


之前闭关禁足多达数月之久,此刻既已考完。李行周便彻底将这事扔到了脑后。


拉着极不愿出门的卫寒霜在洛阳城内外疯玩了好几天。


因是要出门四处乱串,李行周便循着上次的先例让卫寒霜换上了那身青衣小帽。


依旧是帽子怎么戴都不正,过一会儿必定歪歪斜斜。


本该是处于最爱美年纪的卫寒霜对此一如既往的云淡风轻,。


打扮停当,李行周满意了之后,就毫不负责任的牵着卫寒霜城内城外的乱逛起来。


先逛城外,名满天下的龙门石窟必然是要去瞻仰一番的。


外虽然现在还不是踏青的好时节,但号称老子炼丹处、以及天下葬地最佳的邙山也少不得上去走走。


卫寒霜走得动就走,走不动了就拽拽李行周的衣角,这时李行周就会停步俯身,背起卫姐姐继续走。


倒不是卫寒霜正走不动,习武之人这点算什么。


只是享受这种感觉罢了。


逛完城外逛城内,热闹的南北二市当然是要去的,白马寺也不能少喽;


各种特色吃食,尤其是各国胡人们开设的食肆那也是一定要去吃吃的。


吃完一家又一家。


大唐十大名酒自然也不能漏了。


喝完一瓯又一瓯。


这次第,真是怎一个爽字了得呀!


科考完后能有李行周这般心境,能像他这样疯玩儿的毕竟是少。


其他那些个乡贡生们此刻多是心中忐忑而又急迫。


尤其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放榜之期一天天临近却又没到时,真是折磨的人吃喝无味,寝息难安。


归根结底,科举的结果对这时代的读书人来说真是太重要了。


中,便能一飞冲天,一步迈入大唐官、良、贱三阶层中的“官人”阶层。


自此衣食无忧,华堂美妾,说不尽的人生风流。


不中!


虽说不会遭遇苏秦当年说秦失败,狼狈归家时“嫂不为炊,妻不下织,父母不以为子”的待遇。


但左邻右舍,亲戚乡党那里的暗嘲明讽也实在不好受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