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唐第一主播 > 第十节 帮我练兵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节 帮我练兵吧

  大唐第一主播

唐太宗时,累官至给事中。


唐高宗即位后,历任青州刺史、带方州刺史、同中书门下三品、西京留守、文昌左相等职,封乐城郡公。


镇守百济期间,他因救援新罗,并在白江口之战大败倭国、百济联军而名震天下。


垂拱元年,刘仁轨逝世,年八十四。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唐中宗即位,加赠太尉。


刘仁轨少年时代家境贫困,爱好学习。


适逢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刘仁轨无法专心地读书。


每当劳动之余,他就伸出手指在空中或地上写写划划,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到后来,刘仁轨以学识渊博而闻名。


唐高祖武德初年,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起草奏疏议论国事,刘仁轨看到那份草稿,替他修改了几句话。


任瑰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异,于是赤牒(临时授官的一种文书)任命他为息州参军。


不久后,刘仁轨被调为陈仓县尉。当时,折冲都尉鲁宁骄纵违法,历任陈仓县官都无法制止他。刘仁轨就职后,特地告诫鲁宁不得重犯,但鲁宁仍凶暴蛮横如故,刘仁轨于是用刑杖将他打死。


州里的官员将此事禀告朝廷,唐太宗愤怒地说:


“一个县尉竟打死了我的折冲都尉,这能行吗?”


把刘仁轨召进朝廷责问。


刘仁轨回答说:


“鲁宁侮辱我,我因此杀了他。”


太宗认为刘仁轨刚毅正直,不仅不加惩处,反而提拔他为咸阳县丞。


贞观十四年秋,太宗准备到同州围猎。当时秋收还没有结束,刘仁轨上表劝阻。


太宗于是下诏慰劳说。


“你的职位虽低,但竭尽忠诚以奉事国家,所论之事,朕都十分赞赏。”


不久,刘仁轨被授为新安县令,累官至给事中。


刘仁轨虽为官清廉刚正,但是为得宠的中书侍郎李义府厌恶。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刘仁轨因处理“毕正义案”得罪李义府,被贬为青州刺史。


显庆五年,高宗发兵征讨百济,刘仁轨奉命督海运。


李义府在明知时机不当的情况下,强行督促他出海。


结果,船队在途中遇风沉没,死伤严重。


朝廷派监察御史袁异式审讯。


结案后,李义府对高宗说:“不斩刘仁轨,无法向百姓谢罪。”


舍人源直心说:“海风暴起,这不是凭借人力所能预料的。”


高宗于是仅将刘仁轨免职,以白衣(平民)的身份随军。


李义府又示意郎将刘仁愿将他杀死,因刘仁愿不忍而作罢。


同年,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平定百济。


战后,刘仁愿被任为都护,与新罗王金春秋的少子金仁泰共同镇守百济都城泗沘城。


唐朝在百济设立熊津都督府,任命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


但王文度在渡海时病亡,高宗于是授刘仁轨检校带方州刺史,代替王文度统军。


显庆六年,百济旧将僧道琛、鬼室福信等人立故王子扶余丰为王,兴起百济复国运动,起兵反抗唐军,围攻刘仁愿于府城。


刘仁轨与新罗军一起援救刘仁愿,并击退围攻百济军,与城中的刘仁愿会合。


当时,苏定方围攻高句丽都城平壤已久,因战事不利,又值大雪,遂退出平壤。


刘仁轨自请留守百济。


高宗令刘仁轨率部前往新罗,与金法敏商议唐军去留的问题。


众将士都想回国,刘仁轨说:“按照《春秋》的义理,大夫出征国外,只要是可以使朝廷安宁、国家有利的事,就得专心一意地去做。如今皇上准备消灭高丽,首先消灭了百济,留下部队镇守,控制了它的要害。虽然叛贼强横,但它的兵卒劳役并不充足,我们应当磨好刀枪,喂饱战马,趁它没有准备,打它个措手不及,百战百胜万无一失。到了胜利无疑的时候,摆开决战阵势,驱马传递文书请求朝廷增派jūn_duì ,声援接应,敌人就可消灭了。眼下平壤没有攻克,熊津又放弃了,那么百济死灰复燃,消灭高丽就不知是哪年哪月了。我们虽然驻进了新罗国,但这正像客人一样,发生了不称心的事,后悔还来得及吗?百济的扶余丰对鬼室福信心怀猜忌,貌合神离,势必支撑不了多久。我们应当坚守待变,届时再乘乱消灭他们。目前还不可轻举妄动。”


刘仁轨的谏奏不但让高宗满意,众臣也交口称赞。


事态的发展果如其料。在时机成熟后,刘仁轨先发制人,派人侦察扶余福信修建的真岘城军情。


随后,他引新罗军乘夜袭击真岘城,悄悄攀墙,至拂晓破城而入。


唐军自此“遂通新罗运粮之路”。


百济王扶余丰猜疑鬼室福信争权,将其杀死。


他又闻唐军骤至,急遣使者到倭国、高句丽求援。


龙朔三年,倭国将领毛野稚子等率二万七千人攻新罗,朝廷令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军渡过渤海到来,与刘仁轨等会师。唐军士气因而大振。


这时,众将讨论进攻目标,有人说:“加林城是水陆交通要道,何不首先攻打它?”


刘仁轨说:“加林城地势险阻守卫坚固,进攻就会大量伤亡,守卫也会旷日持久。周留城,是敌巢,敌军头目都集聚在那里。如果攻克周留城,其余各城自然就好夺取了。”


按照唐军部属,孙仁师、刘仁愿及新罗国王金法敏于是率领陆军进发,刘仁轨则与杜爽、扶余隆率水军沿着熊津、白江进军,与陆军会合。


刘仁轨在白江口遇上了倭军,唐军四战皆捷,焚烧倭国战船四百艘,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倭军大败。扶余丰脱身逃走,所佩宝剑被缴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