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二号首长最新章节 > 第 20 部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20 部分

  二号首长最新章节

因为是偏远落后乡镇,本乡只有一条县级公路,离开县级公路到兴唐板栗饮料厂,直线距离并不远,但因为是山区,公路七弯八拐,便有了三里多路。这原本是一条乡村土石路,唐小栗建厂后,开始是自己用车将货往外送,后来规模渐渐扩大,便有很多经销商上门提货,他自掏腰包,在这条路上铺了水泥。毕竟是私人掏钱,水泥铺得薄,几年之后,已经千疮百孔,汽车一路走来,颠簸得厉害。余丹鸿比较胖,又从未受过这种颠簸之苦,下车时,脸s显得很难看。他小声地对池仁纲说,这个唐小舟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把赵书记骗到这么一个鬼地方来。


赵德良一下车,雷江市、高岚县以及乡里的领导,全都围了过来。赵德良看了看厂房,说,好像不怎么样嘛。


市里县里的领导显得很尴尬,不敢接腔。唐小舟心里却在暗自发抖。连赵德良都觉得不怎么样,余丹鸿会怎么看?其他领导会怎么看?唐小舟还不知道赵德良在车上说了那样一番话,他想,这件事,别人肯定往他头上扯,认为是他将赵德良拉来的。就算他听了赵德良在车上说的那番话,也没有人相信,赵德良会注意到雷江市呈报给农业厅的一份材料,除非唐小舟有意将这份材料送给赵德良,并在他耳边吹了风。为了这么一间破破烂烂的乡村民办工厂,而且是自己的哥哥开的厂,大年初一把省委书记和省委秘书长以及好几个市委书记拉到这偏僻的山沟里来,这个罪名可不小。就算某些人碍于赵德良的面子,暂时不说什么,将来,也可能来一次秋后算账。无论唐小舟具有怎样超前的思维,也不可能想到赵德良会来这么一手。这件事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唐小舟完全无法评估。


进入官场两年,如果你问唐小舟,怎样才能当好官?他会告诉你,当官只做两件事,遭遇矛盾和解决矛盾。现在,唐小舟遭遇了难题,但怎样解决这个难题?至少在他目前看来,这道题无解,未来的岁月中,这件事很可能在他的仕途增加很多磕碰,却也只能留到那时去解了。


刘延光想引起赵德良的注意,说,乡里的条件差一点。


赵德良看了刘延光一眼,没有理他,而是问,谁是投资人?


唐小舟连忙向三哥使眼s。站在最后面的唐小栗立即向前几步,说,赵书记您好,我代表兴唐板栗饮料厂三百六十三名员工,欢迎赵书记和省领导莅临指导。


赵德良主动伸出手,与唐小栗相握,说,你就是这间厂的老板?


唐小栗说,是的,规模很小,惨淡经营。没想到会惊动赵书记。


赵德良说,你看起来不像是乡镇企业家,倒像个g部呀。你们别糊弄我。


钟绍基连忙解释说,他是这里的能人,名叫唐小栗。厂确实是他办的,同时,他也确实是乡里的g部,副镇长。


赵德良一听,脸s立即就变了。副镇长?


谁都可能会想,一个副镇长,办这么一间厂,很可能利用手中的职权在搞权力变现。唐小舟看到赵德良的脸s变了,心中大急,连忙轻轻捅了捅身边的刘凤民。


刘凤民也看到赵德良脸s变了,正不知如何应对,被唐小舟一捅,立即明白过来。他说,唐小栗这个g部比较特殊,五年前,他还是一个农民,因为办了一些私营企业,不仅自己致富,而且,带动了村里人致富,后来也带动了这一带的农民致富。村民就把他选为村长。他当了两年多村长,去年,村民又把他选为副镇长。


钟绍基见赵德良的脸s有所缓和,补充说,唐小栗同志当副镇长的事确实比较特别,因为不是公务员,甚至不是城镇户口,市委常委会专门开会讨论过,争论很激烈。我是投了赞成票的,在我们的基层,缺的就是这样的能人。


赵德良的脸s彻底缓和了,对唐小栗说,怎么样?小栗同志,带我去参观一下你的厂吧。


唐小栗连忙做出一个请的动作。于是,整体格局改变了,赵德良和唐小栗走在最前面,唐小舟跟在两人后面,钟绍基又拉后一点,陪伴着余丹鸿,刘延光以及市县其他一些g部,陪着农业厅林业厅以及各市的领导。


赵德良说,你这个厂,看上去不怎么样呀。


唐小栗说,我们这里比较偏远,经济也不发达,只能因陋就简。


赵德良说,厂门口外地的车子停了不少,看起来,生意还不错?


唐小栗说,最近一两年,产品打开了销路,建立了一定的市场信誉,连广东福建的经销商,都来这里拉货。


《二号首长》第二部 第005章


赵德良说,那你一定要把卫生搞好,做食品,千万不能在卫生方面出事。


唐小栗说,我正在加强,以前只有一个卫生检测员,我准备专门建立一个卫生检测中心。对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要进行严格的卫生抽检。


现在已经到了中午十一点,余丹鸿c心的是午餐的安排。大年初一呢,又这么多人,在这个偏远的地方,乡不是乡镇不是镇,怎么安排这些人的饭?他把钟绍基叫到一边,商量这件事。钟绍基也着急呀,大过年的,哪里有餐馆?以前是小乡的时候,还有几间餐馆,后来撤了小乡,只剩下一间餐馆了,别说人家回去过年,就算开业,也没法招待一两百人。钟绍基把县长冯海波和镇长叫到一起,问他们有没有安排好这件事。镇长说,大家刚才乱的,没顾上,现在想起这件事,心里正打鼓呢。看这情形,赵书记视察结束,大概要到一点了,赶回县城或者镇里,恐怕来不及,在这里又怎么安排?这件事,恐怕只有一个办法解决,去村里,还像去年一样,去唐家坳,那里比较富裕,各家各户应该有些准备。


去村里吃饭,别说安全问题,卫生问题就是一大关键。余丹鸿不敢做主,先将唐小舟叫到一边,将情况向他说了,希望他征求一下赵德良的意见。唐小舟便过去和赵德良汇报。赵德良听说后,对唐小栗说,看来,这还真是个问题,不行的话,唐小栗同志,你这里能不能解决大家的便餐?


唐小栗早有准备,便说,厂里恐怕解决不了。我这里虽然有食堂,但基本还是农村的搞法,大多数人是带饭带菜来的,这里只负责热一下。如果赵书记愿意,我请赵书记去我家吃。


赵德良说,去你家?这一两百人,你家能安排得下?


唐小栗说,一两百人,肯定安排不下。不过,我们整个村,有一百多户,都姓唐,几百年前是一家的。我们这个大家,肯定能够完成这一任务。


赵德良转向唐小舟,问道,你是这个村的?


唐小舟说,是。


赵德良,那好,就去你们村吧。


到达村里,已经过了一点。汽车原本可以直接开进村里,赵德良却在村口下车,步行进村。一大群人沿着村口向里面走,家家户户,门前都站着人。因为没有组织,这些人便没有像上次一样等在村口,特别是那些年轻的妇女们,怀里抱着孩子,手里牵着孩子,站在自家门前,身边是大红的对联和大红的灯笼,形成一幅特殊的乡村图画。由于这些年唐小栗办厂,村里人受益,大家的收入提高不少,村里建起了很多楼房,不少房子是这几年建的,很新,又因为村后那几座山,风景很好,这么边走边看,感觉还是蛮不错的。


赵德良转身对唐小舟说,小舟,你这个村不错呀,青山绿水,风景如画嘛。


唐小舟说,这些年才刚刚好一点,前几年还是一些破茅草棚子。


余丹鸿说,也不是家家都好吧,我看了看,好像也有些房子很差的。


唐小舟说,大概有二三十家吧。


赵德良问,这些家庭是怎么回事?


唐小舟说,主要有两类情况,一类像我这样,因为在外面,考大学或者其他原因出去了,家里只有老人,或者在农村修不起房子,或者没有太大必要,大概有二十来户吧。另一类就比较复杂一点,大概有七八户。


赵德良问,这七八户是个什么情况?


余丹鸿说,大概也能想到,可能是比较懒呀,喜欢赌博呀,生病呀。


赵德良问,你家是哪一幢?我们去看看。


唐小舟向前面指了指,说,前面第三家。


赵德良看了一眼,发现那是一幢低矮的平房,黑瓦土砖,便说,人家是第一世界,你家是第三世界呀。


唐小舟说,这是老屋,基本没住人。我父母亲跟着妹妹和妹夫住在县城,只是过年过节或者想看看老娘土的时候,来住一住。


经过家门口,唐小舟仅仅只是往里看了一眼,直接走过去了。


赵德良开玩笑说,准备过家门而不入?


唐小舟说,现在太晚了,大家都饿坏了,还是先吃饭吧。


走到唐小栗家门口,大多数人,都已经分散到了各家,留下来的,都是一些高级别的g部。唐小栗家已经摆好了四张桌子,大家进门,只是站着,谁都不动。毕竟,官场是一个讲等级次序的地方,到了这里,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个等级次序怎么讲,自然不敢动。赵德良见状,明白了,对余丹鸿说,丹鸿同志,你安排一下吧。


余丹鸿傻眼了,他在城市长大,以前也曾坐过八仙桌,却对八仙桌的座次一窍不通。他拿眼去看唐小舟,唐小舟有意装着没看见,想让他为难一下。他倒也灵活,走到唐小舟身边,小声地说,这事恐怕得你来。


唐小舟说,你给个原则呀。


余丹鸿想了想,这个原则不好定,省委常委有两个,省委委员有八个,副厅级以上还有几个,一桌坐不下,两桌又不够,而且,还不好排。他说,是不是把省委委员以上安排在第一桌?


唐小舟一听,就知道余丹鸿对这种八仙桌一点不懂。就算十个人坐一桌,赵德良和他这两个省委常委好说,其余八个委员怎么排?太难了嘛。唐小舟说,这样恐怕不好,还有那么多副厅呢,正厅坐第一桌的下位,副厅却坐第二桌的上位,有人会有意见吧。


余丹鸿说,那怎么办?如果每桌安排两个省委委员,除了第一桌之外,只剩三张桌子,只能安排六个,剩下的怎么安排?


《二号首长》第二部 第006章


唐小舟想了想,说,要不这样行不行?你和赵书记,分别坐第一桌和第二桌的上位。第一桌和第二桌,再分别安排两个省委委员,第三桌和第四桌,各安排三个省委委员。


余丹鸿说,对,这个办法好。


作为主人,唐小栗坐了第一桌,唐小舟坐了第二桌,乡党委书记坐第三桌,乡长坐第四桌。


大家刚坐下,没上菜之前,先上来一只大盆,里面装的是竽头丸子。这是唐小舟特别叮嘱做的,比上次唐小舟和赵德良在雷江市吃的要小。


唐小栗说,各位首长饿的时间太长了,肚子里都是空的。等一下,不喝酒吧,大过年的,说不过去。空腹喝酒,对身体又不好。所以,先请各位首长品尝一下本乡土产竽头丸子。说过之后,主动当起服务员,替本桌每人舀了一小碗。另外几桌,唐小舟等人,也分别替大家舀。


赵德良接过的时候说,竽头丸子,我吃过,好像不是这样的嘛。


唐小栗说,本乡产的竽头丸子比较大,一般人,如果吃六七个就饱了,就算能吃的,也就十来个。我们改良了一下,做成小汤元这么大,只是作为一种餐前小点,请赵书记和各位首长品尝。


赵德良端起碗,开始吃起来。这些竽头丸子是拿捏了时间下的,不冷不热,正好下口。只是一小碗,几口就吃完了,赵德良一连说了几声好。放下碗后,坐在同一桌的钟绍基热情地问赵德良,要不要再加一点。


唐小栗便说,钟书记,等一下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你现在吃多了,等下没肚子别后悔哟。


这话一出,唐小舟大感惊喜。看来,哥哥还真是个人才,有点无师自通的味。他要制止钟绍基,完全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比如说,钟书记,你千万别出馊主意,我还为赵书记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呢。最蠢的一种。或者钟书记,你千万别出这种主意,还有很多好吃的,别让赵书记占了肚子。这种微妙,是很难把握的,唐小栗却拿捏得很好。


赵德良来兴趣了,说,很多好吃的东西?难道说,你早就知道我要来,提前准备了?


唐小栗连忙说,我又不是太上老君,不会掐不会算,哪里知道赵书记要来?只不过,我们乡下有些菜,绿s环保,在城市里肯定吃不到。


坐在这一桌的江育奇便说,那是,乡下的菜,都施无机肥,那味道就是不一样。


这一餐饭,唐小舟确实花了心思。首先上来的不是菜,而是酒,用一只白s的大塑料壶装着,几十斤重。余丹鸿一看,有点不高兴,别说给省委书记喝这种酒有点不恭敬,给他这个省委常委喝,也显得不上档次吧?他不好说出来,只是问唐小舟,这是什么酒?


唐小舟说,这是我们这里自产的纯谷酒,头曲,度数比一般市场上卖的酒高一些。


余丹鸿问,多少度?


唐小舟说,多少度没有人测过,不过秘书长可以试试,能点得着火。我们这里有人有喝暖酒的习惯,直接把酒倒在酒盅里,点上火烧一下,酒就暖了。


四张桌子,每桌有一个年轻女x当服务员,她们都是村里的小媳妇,四个小媳妇拿来四只酒壶,往里面倒满酒,又每一桌去斟。趁着她们斟酒的时候,唐小舟站起来说,各位领导,今天的饭晚了一点,大家的肚子是空的。所以,不要觉得这酒好就只顾喝酒。这酒好是好,但也有点认生,对客人不太客气。所以,请各位首长各位领导,一定先吃菜,喝酒嘛,量力而行。如果实在觉得这酒好,在这里别喝多了,留一点带回去喝好了。


酒斟完,第一个菜上来了,一只大黑钵子,里面装了满满一钵子炖r。


唐小舟拿起筷子,对余丹鸿说,秘书长,你是我们这桌的酒司令,你剪彩。


余丹鸿心里不爽,表面上还得挂着笑,说,你这个小舟,你想害我呀,明知道我三高,还要让我吃r?


唐小舟说,这个r,你如果不吃,会后悔的。


余丹鸿说,又不是龙r。


唐小舟有意调戏他,说,虽然不是龙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