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赘婿 > 第七六〇章 无题(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六〇章 无题(下)

  赘婿

“那么,这些题目,需要千锤百炼,亿万次的讨论和提炼,需要凝聚所有的智慧和文化的闪光点……”


何文攥紧了那些稿纸,抬起头来,咬牙切齿:“这些题目,会让所有的民众皆言利益,会让所有的道德与礼法失衡,会成为祸乱之由!”


“是啊,当然会乱。”宁毅点头,“儒家社会以情理法为根基,早已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内心之中,然而真正的大同社会,必然以理、法为基础,以情为辅。人若皆言眼前短视之利,那固然会乱得一发不可收拾,但若这些题目中,每一题皆言长远之利,它的核心,便会是理法情!‘四民’‘平等’‘格物’‘契约’,它们的共同点,皆是以理为基石,每一分一毫,都可以清楚地作分析,何先生,打败每一个人心里的情理法,才是我的真正目的。”


“会天下大乱,一定会天下大乱……”何文沉声道,“摆明了的,你为什么就……”


“当然会乱。”宁毅再度点头,“我若失败,无非是一个一两百年兴替的国家,有何可惜的。然而有关人民自主的向往,会镌刻到每一个人的心中,儒家的阉割,便再也无法彻底。它们时时会像星星之火般燃烧起来,而人欲自主,只能以理为基,成功失败,我都将落下变革的。而只要留下了格物之学,这份变革,不会是空中楼阁。”


“过去的每一代,要说变革,都是由上而下。要由上而下,一定是党同伐异,唯有将利益本身系于每一个民众的身上,让他们切实地、有效地去捍卫他们每一个人的权益,所谓的君子群而不党,才会真正的出现。到时候你作为官员,要做事,他们会将力量借给你,他们会成为你正确主张的一部分,将力量借给你,以捍卫自身的利益,不会追求过分的回报。这一切都只会在民众懂理的基数达到一定程度以上,才会有出现的可能。”


他吸了一口气:“何文,你能够看清楚这中间的复杂和混乱,当然是好的,然而,儒家的路真的还要走吗?走出这片山岭,你看到的会是一个越来越大的死结。孔子说,以直报怨,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批评子路受牛,他说,大家懂道理、讲道理,世界才会变好。生产力不够的时候权宜了快两千年了,格物会推进生产力,给予一个不再权宜的可能性。该走回来了。”


“我的学生,在实用之学上很不错,但是在更深的学问上,仍嫌不足。这些题目,他们想得并不好,有一天若打败了女真人,我可以召集天下大儒博学之士来参与讨论和出题,但也可以先做起来。华夏军中已经有些儒生在做这件事,大都在和登,但肯定是不够的,十年二十年的提炼,我要求十道题,你若想得通,可以留下来出题。若你想不通,但仍旧愿意为了静梅留下,你可以尽你所能,去辩驳和反对他们,将这些出题人统统辩倒。”


“若这两个可能性都没有。”宁毅顿了顿,“那便回家吧,祝你找到儒家的路。”


何文拿着那稿纸,在空中晃了晃,目光严厉,宁毅笑笑:“你临走之前,无非想知道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都诚恳地告诉你了,多想想吧。如果你要辩倒我,欢迎你来。”他说完,已经有人在门边示意,让他去参加下一场会议,“我还有事,就先走了。如果可能……好好对静梅。”


宁毅从这里离开了,房间外还有华夏军的成员在等待着何文。下午的阳光穿过房门、窗棱射进来,尘埃在光里起舞,他坐在房间的凳子上翻看那些粗糙又拗口的题目,由于宁毅要求的复杂,这些题目往往晦涩又拗口,往往还有各种涂改的痕迹,稿纸中也有写废了的一些文字:


“……由格物学的基本理念及对人类生存的世界与社会的观察,可知此项基本规则:于人类生存所在的社会,一切有意识的、可影响的变革,皆由组成此社会的每一名人类的行为而产生。在此项基本规则的主导下,为寻求人类社会可切实达到的、共同寻求的公平、正义,我们认为,人生来即具备以下合理合法之权利:一、生存的权利……”


这篇东西像是随手写就,字迹潦草得很,也或许因为这些东西看起来像是拗口的废话,写它的人没有继续写下去。何文将他与其他的废题都大概看过了一遍,脑子里乱糟糟的,这些东西,明显是会造成巨大的灾难的,他将稿纸放下,甚至觉得,儒学可能真的会被它摧毁……


走出这个院落,回到学校,他收拾起东西,不打算再在学校继续授课了。这天傍晚抱着回家时,有人从旁边扑出来,一拳打在了他的脸上,何文武艺高强,此时精神恍惚,只是微微挡了一下,整个人被打倒在地。


**********************


看了下,高订在昨天,艰难地过了六万。谢谢大家。


dt>愤怒的香蕉说/dt>


历史种田文,都要面临一个问题,你最后拿出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来这本书前半段的时候,有人说,你写这么多问题,最后要解答,你怎么答题,这里就是答题了。关于制度,反在其次。这是一本书必须有的东西。


故事之外:政府和民众互相制约,也能互相促进,然而如果真要互相促进,民众的素质要达到一定的程度以上。很多人觉得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就到了一个高点了,全民读书了嘛,最高也就这样了。实际上不是。


全民读书,是过去几十年才实现的状态,五四时对人亦有过启蒙,白话文、简化字……整个过程和探索,没有继续深入了。儒家文化三千年,知识普及的探索还没有进行两百年,说人的素质就现在这样了,我不信。


这是我们没有走过的、唯一的新路,未来两百年,这可能是我们仅剩的破局机会。


我写的东西不深,有些人说,我早知道了,香蕉你装什么内涵,你不是哲学家。我不是,我做的事情是这样的:我将所有深奥的东西掰开揉碎,写成哪怕没有任何知识基础的人都能看懂的样子……如果有人说他知道我说的一切,却不知道我这样做的理由,我也不信


这些想法或有谬误,若真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些真正涉及哲学的名著、专著,或者单纯动动脑,也是好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