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谍海猎影 > 第七八一章 督战(两章合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八一章 督战(两章合一)

  谍海猎影

“你小子现在名声比老子的都大……”谷振龙冷笑了一声,“就像是臭了的烂肉,是个苍蝇都想盯上两口……”


方不为直接把谷振龙嘲讽当成了耳旁风。


其实对于方不为的决定,谷振龙还是很欣慰的。


身为jūn_rén ,战场杀敌,保家卫国才是正途,跑去做哪门子的官老爷?


应付完了谷振龙,方不为又跑回了特务处。


对于方不为的决定,马春风一点都不意外,他早就料到了。


马春风唯一担心的是,怕方不为辞了特务处的差事。


他认为,方不为只有留在特务处,才能让特务处的格局和危慑力更上一层楼,对于方不为本身,也是极为有利的。


一手拿钱,一手拿刀,谁不巴结,又有谁不害怕?


这是双赢的局面,马春风不相信方不为看不出其中的道理。


有了侨盟理事这一层身份,行动科科长一职已经不适合方不为了,马春风甚至决定,报请委员长审批,以方不为的肃谍股为骨架,在特务处再设一科,专负督查和肃奸。


如果方不为有意,这个科长的位子就是他的。


听到马春风的计划之后,沉稳如方不为,也被惊的张大了嘴。


怪不得日后军统会成为庞然大物,就连委员长都担心尾大不掉,抗战胜利后便开始计划削减裁撤。


若是马春风不出意外,说不定就会有一场风波。


马春风不但有野心,更有心计和远见。


方不为大概能够猜到马春风想要干什么。


他竟然已经在考虑,将guo min dǎng行政部门和jūn_duì 的督查权也控制在手里?


对内督查,对外督战。


这不就是明朝时的锦衣卫和东西两厂么?


马春风的胆子太大了。


如果这事真要让他办成了,以马春风的性格,在战时,他肯定风光无限,但到战后,他只有自裁谢罪背黑锅这一条路可走。


方不为脑子转的飞快,越想越觉的马春风的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西安事变后,委员长看谁都不顺眼,看谁都觉的此人心存不良,想要害他,唯独马春风除外。


马春风也是瞅准了这个空子,马不停蹄,处心积虑的在扩大特务处的势力。


干不干?


不干是傻子。


马春风都不怕得罪的人太多,事后可能会死无葬身之地,自己有什么好怕的?


大不了赶在日本投降之前就请辞,仇人还能追到美国或是南洋来不成?


当自己这个四海堂的堂主是吃素的?


方不为猛的站了起来,铿锵有力的敬了个礼:“多谢处座栽培,卑职定当效犬马之劳,以报处长栽培之恩……”


连方不为自己都已记不得,他有多久没有拍过这样的马屁了。


关键是马春风这一次的给的诱惑太大了,容不得方不为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督战官?


一想这三个字,方不为浑身的血液就开始沸腾。


哪个敢弃兵而退,不战自逃,就别怪老子手里的qiāng。


一想到南京保卫战时,宋元良弃兵而逃,致使群龙无首,斗志全失的八十八师最先陷入混乱,从而形成大面积溃逃,致使全军溃败,被杀被俘近五万人,方不为心里疼的就像是被扎了一刀一般。


委员长真敢让马春风派自己督战,自己就敢提qiāng杀人。


师长算什么?


真到那个时候,方不为连唐司令都敢杀……


如果这个侨盟理事的身份还顶不住,大不了跑路就是了。


又不是只有委员长的中央军这一支部队在抗日?


“好!我果然没有看错你!”马春风兴奋的说道。


随即,他又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份文件,拍到了桌子上:“我马上报请委员长定夺!”


方不为扫了一眼。


原来马春风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自己答应呢。


“谷司令那里,还要让你代为斡旋!”马春风又说道。


方不为重重的点了点头:“处长放心!”


方不为也保不准谷振龙会不会同意,但马春风的意思很明确,既便不同意,也不能让谷振龙明着反对。


马春风拿着文件去找委员长了,方不为则回了宪兵司令部,想着先透透谷振龙的口风。


谷振龙是卫戍区司令,还是宪兵序列的最高长官,这样的决议,委员长肯定要找他询问。


宪兵序列脱离军政部自成一军,甚至还有专门的宪兵训练学校,谷振龙在军中的地位比何英青差不了多少。


出了特务处,方不为又想到了三个月后的七七事变,接之而来的上海保卫战,南京保卫战,以及南京大tu shā……


该做的都已经做了,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了,但方不为总觉的,自己应该还能做点什么。


就从这个督战官开始吧。


一想到南京保卫战,方不为的牙齿就咬的咯咯做响。


若不是唐生智和宋元良,撤退之时,也不会死那么多的人。


八十八师本是做为固守南京的主力部队,最后去成了全军溃逃的导火索。


南京保卫战中,就数桂永青的教导总队,宋元良的八十八师,王敬久的八十七师最为精锐。


这三部全是德械师,是中央军精锐中的精锐。


但事如愿违,张治忠率八十八师打下的赫赫威名,全被宋元良这一跑,给败了干干净净。


整整一个师,最后活下来的还不到五百人。


加上三个旅长,六个团长在内的五千余人,没有死在第一次淞沪会战中,也没有死在上海保卫战和南京保卫站的战场上,却死在了慌乱撤退的路上和南京大tu shā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