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301【采访】
字体:      护眼 关灯

301【采访】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30年代的上海,有一种“亭子间文化”,是“上海左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亭子间,本是建筑物的名称,位于灶披间之上、晒台之下的空间,面积顶多有六、七平方米,狭小阴暗,常用于堆放杂物,或者给佣人居住。


大量穷困的文艺青年,来到上海后住不起好房子,只能租住这种最廉价的亭子间。在冬冷夏热、透风漏雨的环境中,他们写出一篇篇爱国文章,并流传后世。


鲁迅后来出版过一本杂文集,叫做《且介亭》。


“亭”即亭子间,“且介”是半租界的意思,连起来即为“半租界的亭子间”。


因此有人认为,那些杂文是鲁迅在上海住亭子间时写出来的,其实不然。


鲁迅是有钱人啊,而且身边还带着许广平,怎么可能住亭子间。他把自己的文集取名《且介亭》,只是认可“亭子间文化”而已,他把自己归类为“亭子间作家”。


鲁迅如今住在闸北景云里23号,这一带文化名人很多。比如鲁迅的弟弟周建人,比如叶圣陶、柔石和茅盾。


这天,鲁迅正在校订即将出版的《壁下译丛》,《字林西报》记者安德瑞登门访问。


大着肚子的许广平端来茶水招待,安德瑞道了声谢,对鲁迅说:“周先生,祝你未来的孩子健康活泼。”


“谢谢。”鲁迅心情非常愉悦。


自从许广平怀孕后,鲁迅的脾气好了很多,甚至连写出的文章都语气委婉了些。


安德瑞跟鲁迅闲聊几句,很快进入采访正题,笑问道:“周先生,你看过另一位周先生的作品吗?我指的是周赫煊。”


鲁迅讶然说:“我还以为,你这次采访要问胡适和陈德征的论战。”


安德瑞耸耸肩道:“胡先生和陈先生的内战,涉及到某些不便说明的原因,《字林西报》是不会参与其中的。我这里来访,专门为了谈另一位周先生。你知道,那位周先生的作品,最近在欧洲引起了轰动。”


“他的作品,我都读过。”鲁迅回答道。


安德瑞问:“你作何评价?”


鲁迅抽着香烟,吐着烟雾笑答:“这要看什么作品。”


安德瑞道:“能说得更详细一些吗?”


鲁迅说:“我很喜欢他的诗歌,不管是《一代人》、《回答》,还是《致橡树》、《断章》,都非常优美而绝妙。特别是前两首,犀利且坚定。他的问题小说也写得很好,《神女》、《狗官》和《狗官外传》,把中国社会观察得很透彻。《大国崛起》做为新式史学著作,里头的许多东西值得借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