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农家恶妇 > 第125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5章

  农家恶妇

这两家能不知道刘枣花做的麻辣烫好吃?


他们就是吃过觉得好才会入这个行。


本来觉得不就是个辣锅?


到这会儿两相对比他们才明白的感觉到差距,同样是麻辣的锅底,口感就是有差,还差不少。刘枣花那头关门时,食客们也能上别家凑合吃点,她这一回来,只要不缺这钱的,谁愿意凑合?


都觉得这样不行,想做点啥来挽救,又不敢贸然行动。


哪怕消息不灵通的也知道卖麻辣烫的是程记老板他大哥大嫂,有这来历,谁敢随便招他?


解决不掉程家富跟刘枣花那个店,又没法实现口味上的赶超,这生意眼看要黄,盘了铺子那家硬着头皮在撑,至于支摊的,听说他们搬其他地方去了。


县里有个刘枣花对比着,他不好做,镇上总行!


镇上人是少些,可没了正牌货抵着,他做冒牌货的总能挣钱!


老话都说树挪死人挪活,做生意的一根筋咋行呢?


因为正面没打过被迁走那家在镇上还真闯出条生路,这年头因为交通不便,人的活动范围窄,如非必要,镇上人很少有往县里跑的,没去过县里那自然没尝过刘枣花卖的正宗麻辣烫。没尝过正宗的,乍一吃到仿冒的竟然也还行,汤底够味儿,分量足,摊子热闹……这麻辣烫吃着比面条馄饨来得香。


这阵子天还冷,一碗麻辣烫吃完浑身暖洋洋的,真是舒服!


搬去镇上这家忙了十天半个月后还歇了一日,他买了在镇上热销的怪味花生回县里,跟人吹嘘说以前小看了周边的镇子,镇上还是有些有钱人的,逢集日尤其热闹,挨着十里八乡的都会出来。


“我这麻辣烫要坐下端着碗吃,比较麻烦,生意也就是凑合,你们是没看见那个挑着卖花生的,他逢集才会出来,每次出来摊子前围满了全是人,忙都忙不开。”


“来尝尝!就是这个花生!我特地称了半斤回来,这不便宜!”


……


说到花生,本地流行的有两种吃法,一是盐煮,二是油酥。这两种吃的还是花生本味,这怪味儿的不一样,吃起来格外香,配着都能多喝二两酒。


大家伙儿听他吹嘘一番,也捡两颗尝了,味道是好。


“这个花生米装一小碟就能下一大碗酒,它味儿好,你说贵吧,能赶得上肉?这么看卖得好也正常。”


“有这么好的东西,他咋不来县里?县里不是更好做买卖?”


“你没听他刚才说的?人家在镇上随便都能卖光光,用得着跑这么远到县里来?既然都能卖光卖给谁不是一样?”


卖麻辣烫那个跟着点头,说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跟你们说,我总觉得卖花生那个看着特别眼熟,长得很像在程记站柜台那个。”


“以前那个还是现在这个?”


卖麻辣烫的一愣,说不就是东家的小舅子,咋的又换了人不成?


“你说的是以前那个,现在这个也是舅子,但不是亲舅子,听说隔了一房。”


“那这个卖花生的搞不好还真是从程记出来,当姐姐的会做那么多新鲜吃食,做兄弟的能没点手艺?”


……


从乡里出来之前,何娇杏已经把做花生米的手艺教给东子了,东子人聪明,学得快,这就练好了做起生意来。这些后续何娇杏尚不知情,程家兴也只是听媳妇儿说了教手艺的事,并不知道他买卖已经开张。


县里面的不知道,乡下的都听说了。


鱼泉村那边就不说,大榕树村的也知道东子出来单干了,也是卖吃的,他卖的花生米。


起先听说他卖花生米,大家伙儿不以为然。后来才知道他卖的不是一般的花生米,怪味花生受喜爱的程度跟当年的鱼皮花生差不多,他挑着担子赶集卖,生意好得很。


跟着就有人猜测,以前没听说何东升有这手艺,这该不是何娇杏教的?


这么想着,还有人跑去老程家问。


程来喜摇头说不知道。


“你不问问?万一真是你儿媳妇教的呢?”


程来喜:“是又咋样?”


“不咋样,但她首先不该想着夫家?像你们老二这还在种地养猪,这生意给他做该多好呢!”


“老二想做买卖他该自己找老三说!至于这个怪味花生,别说还不清楚是咋回事,哪怕真是何氏教她兄弟做的,也轮不到别人说啥,她的手艺她爱教谁教谁。真要说谁有资格反对也就是老三,老三没说啥,有你啥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