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农家恶妇 > 第104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4章

  农家恶妇

都说上新当然很好,烧饼这些也可以接着卖嘛!咋的就把烧饼停了?……甭管客人咋说,天热起来前面那两样饼子生意大受影响也是肉眼可见的,要挣钱就不能跟市场反着干,甭管少数派怎么建议抗议,老板跟老板娘铁了心。客人连翻努力也仅仅只是保住了他们的下酒菜,香辣肉丝接着卖,两样饼子全停了。


好不容易才扩到三样商品,天一热又给打回两样,尤其那肉丝是单独放在旁边,摆出来给大家伙儿看的就只剩下甜口的草饼。


这甜食,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头几天生意好炸了那是买去尝鲜的多,等吃过几次,那些不爱吃甜的总会打住,就有咸党路过就问程记今天上新了没?


东子叫他们问烦了,扭头要去抱她阿姐的腿,说是不是也听听食客的意见?


咸的甜的搭配着卖嘛。


是老弟提的建议,何娇杏又让他去挂了牌子,短短半个月之内,老板娘再一次去开发新品,咸党满心激动次日早早就过来了,过来一看……


这回上的的确不是甜口,可也不是葱香或者咸香味儿,她给上了道麻麻辣辣的。


是啥呢?是上辈子成都小吃里的一绝——冷串串。


何娇杏早就想到过,以前他们是从家里面把东西背出去卖,做这个很不方便,现在有个铺子,她只需要调好口味,其他所有活全都能交给别人,真正做了就发现,这买卖对她真是非常友好。这个和饼子一类的还不一样,即便是在夏天里也有人爱吃,本地口味重,好麻辣的多,天热还是冷都不影响他们吃辣。再加上何娇杏原就是做餐饮出身,还认真去学过一手,她调那个味儿别提了,好这口的买来一尝,都得竖个大拇指,这串串麻得正好辣得够味儿!


平时吃着没多大感觉的素菜往辣汤里一滚,就感觉滋味贼好,更别提荤食。


客人们早知道站柜台上收钱卖东西的是东家的小舅子,就不断有人找他搭话,说你姐姐还不光是会做糕饼点心,这些都很擅长?


“别管是哪一口,只要是往嘴里送的,我老姐全都会做!早几年她嫁人之前,我们家有个什么大事要开席面都让她掌勺。我伯娘婶子说十里八乡找不出手艺比她好的,以前我还在村里疯玩的时候我姐就踩着木墩子上灶了,她有事没事都在琢磨吃的,琢磨多少年才有这手艺。”


客人们当然也相信东子说的。


这手艺,那肯定下过苦功,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有。


但是吧县里各大酒楼的厨子哪个不是做菜几十年?哪怕学厨最短的也上十年了吧,老板娘不输给他们,可见在灶上活这一块,她天分是极好的。


说到天分,这真真是个伤人的话题。


甭管是读书,练武艺,或者学木匠学雕刻……就哪怕你跟人学唱戏,第一也得天分好。天分好能少费不知道多少心力,像有些才读了三五年书,肚子里的学问跟别人读了十年八年的都没差。像有些刚学着做买卖,就能规避掉种种风险,没见他遇上什么麻烦,家里钱箱子越来越沉。


何娇杏在做吃的上面悟性的确是好。


她做这些东西有一半是上辈子就做过并且不止一两次的,也有一部分只是知道要怎么做,其实没尝试过,她摸索着也能给捣鼓出来。


这个冷串串学的是成都小吃,味道是何娇杏自己调的,她是没专门培训过这一项,但是以前开饭馆的时候也要做很多冷盘,比如口水鸡凉拌黄瓜夫妻肺片麻辣牛肉……麻辣味的做得多了,整个串串锅问题不大。


这串串装在大铁锅里,摆前头随缘卖。


说是这么说,那生意也很好,有人买一两串儿打发馋得走不动路的孩子,也有家里底子厚的,吃不过瘾转身回家拿了大碗,一次装一大碗回去。


“以前几条街走下来,吃的就那些,左看看又看看一样也不想买。就从程老板开了这个店,嘴馋往这头走一准没错,别看摆出来的样数不多,总能找到合口味的,解得了馋。”


这个草饼推出之后东西两头的糕饼铺子都十分眼馋,这很适合夏天里待客摆盘,既好看又好吃,这阵子天天都有大户人家的采买过来。


糕饼铺也来了人买去尝味道,这尝着的确很好,听说草饼也叫干吃汤圆,两家觉得这是个方向,就奔着干吃汤圆去努力了。


他们想到本来的汤圆是水煮出来,要做成那样水煮的肯定不行,那估计得蒸。两家麻利的搓好汤圆,装进笼屉里蒸出来……得到的东西和想要的完全不一样,蒸出来那是啥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