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长命女 > 第24章 新暴发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章 新暴发户

  长命女

第二天一早,南氏果然说到做到,四个儿媳妇里的三个被她拎到了面前。铺床叠被不叫奴婢干了,都叫三个儿媳妇去做。梁大嫂搀她到饭厅,厨房照原来的样子摆了饭,梁大嫂扶南氏坐下,往自己座上走了两步,回过味儿来又赶紧立在南氏身边了。


梁四嫂这回机灵了,赶紧从座上爬起来,也过来站好。男人们当没看到一样,将头别到一边,该吃吃该喝喝,该聊天的还聊天。主要是问梁玉:“昨天还没来得及问明白哩,都咋样的?”


梁玉道:“不是说了么?圣人对阿姐和太子更好了。贤妃也对咱挺亲热的。”


“那就好,那就好。”


南氏道:“要没旁的事儿,吃完饭就做起衣裳来。”给梁才人和太子的衣服还没动手呢,得用好布,仔细做!家里又热烈讨论一回。梁玉就看着南氏,南氏道:“你只管把这一件干好,旁的事我有数。”


这就是不让梁玉给嫂子们说情了。


梁玉道:“那行,我说件旁的事儿。”


梁满仓道:“咋?昨天你还有事没说?”


梁玉道:“是钱的事儿,我都记下了。自己有私房钱怪难受的,阿爹,你答应过,给我请个先生,我不知道一个好先生得花多少钱,我扣下些,自己挑先生,钱从这里出。别的都交家里。”


梁满仓大方地道:“胡说,宫里赏你的,就是你的。要问起来,说你爹还抠自己闺女的钱,我还要不要脸了?”


“我小时候不挣钱,哥哥们打的粮不还是交家里养我的?都一样的,”梁玉挥挥筷子,“就这样了,我留点儿,连先生、书籍、纸笔,都算上。旁的归家里,一家主仆二十几口子,都得吃饭呢,还没到秋收,就指望您那一份俸禄,喝粥啊?”


梁满仓心里极为受用,笑骂:“就你嘴巧,行,那就搁家里使。反正账都是你记。”


吃过了饭,南氏放儿媳妇们去吃饭,儿媳妇们匆匆往嘴里塞了几口,看南氏要起身,又爬起来伺候。南氏叫梁玉去西小院选布:“这个你比咱懂,选好了拿到我屋来,咱一块儿做。”


梁玉领命,不及拽开步子,门房跑了来:“老翁!大喜!”


梁家上下面面相觑——这是什么意思呢?


门房道:“又、又有官人来了!说、说,圣人要册咱家才人做婕妤啦!”


婕妤是个啥呢?梁满仓不知道,梁玉倒是隐约知道,名份比才人高。


梁满仓也是接待过使者的人了,赶紧让家里人布置。岂料这回使者来不是宣旨,不需要他跪迎,而是指点他准备接下来接旨的事宜的。


皇帝要给梁才人升个婕妤,并不是一张纸下去就完事了的。要有仪式,有正副使者到梁才人住的地方给她读个诏。婕妤的服色、首饰、车驾等等,都要准备。还有梁家人,也需要体面的出现。上次进宫,一个个不尴不尬的,不大上得了台面,得再继续纠正。


再有,梁家住的地方也太狭窄了!主仆二三十人,挤在那一处,说话大点声都叫街坊给听到了,传得满京城都是,不是给太子丢脸吗?


得赐个大点的府邸。新的府邸就不在这个坊里了,而是到了长乐坊,府邸也比现在大得多了。为了配得起大点的府邸,不给太子丢脸,又要给梁满仓升个官,还是散官,做的却是太中大夫,从四品上的高官了。同时,给梁满仓的长子也封了官,也是散官,名字挺熟的,朝议郎——原本是梁满仓的那个散官。


父子俩都有官,又都不用干什么事,很难误国,又有体面了。既做了官,就不能干荒唐事,否则有失官体要被御史参的,所以还得给个人教他们。


皇帝事事都想得周到,梁家上下却都麻了爪了。


从乡间百姓到京城闲居衣食无忧,已是他们想象力的上限了,再往上是什么样子的,不知道。梁满仓还满脑袋的:上回赏的田快要能开耕哩,现在咋办?还管不?我四品的官儿了,还管这个吗?要搬家?破家值万贯,这些东西咋搬哩?财不外露,搬家的时候金帛怎么样才能叫人发现不了?


他尚且如此,家里的人更没谱了。只有梁玉有了一丝笃定:皇帝认下太子了。


梁满仓急切地问道:“那……咱现在就搬家?”


来者也是好修养,笑容一点没垮,笑道:“梁翁,不急,不急,咱们先将事情理一理。”


皇帝选的人也好,不像萧司空需要让几个人在太子这里露脸,皇帝选人就选最合适的就行。来者是一位礼部郎官,文辞不够华美,出身也不高贵,皇帝看好的是他的精明强干,长于庶务,模样也周正。派来安排梁家这个事,比萧司空当初派的三人组要合适得多。


这位郎官姓宋名奇,三十来岁年纪,凭本事做到礼部郎官,也是有两把刷子的。梁玉故作不经意地将他从上到下扫了一眼,心里就有数了,她爹她哥捏一块儿,不够这个宋奇玩的。


宋奇对她还是很礼敬的,仅次于对梁满仓和南氏了,恭恭敬敬地一揖:“下官见过三姨。”


梁玉赶紧避开回礼:“郎君有礼了,我年轻,当不得您的礼。”


两人谦虚了一回,都觉得对方不简单。客套完了,宋奇才说:“下官领命而来,请先为府上筹划。”


梁玉道:“那就拜托您啦。看来您是有打算了,请您给个总章,咱分开来办?”


宋奇就喜欢这样爽快的人!当下道:“梁翁、老夫人请,三姨请。”


宋奇的规划很有条理,他只负责梁家,第一件就是搬家,接着才是在新的府邸里教导梁家一些注意事项。梁家没有书房,就在正厅里说话,梁满仓把人一轰,留下老妻、yòu_nǚ 、两个年长的儿子,宋奇就对梁家的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


没有迟疑,宋奇将一幅图铺在案上:“下官带了新府的图纸来,几位请看,长乐坊在这里,新府在这里,左面是李将军家,右面是张少卿家,前面这宅子是个王刺史的祖宅,他出京做官了,现空着,后面就是坊墙。新府是这样的……”一共多少间,多少进,哪处屋子特色如何,这里是灶间,那里可作仓房,还给安排了内外两个书房,等等等等都说得清清楚楚。


梁满仓看得不住点头,一点毛病也挑不出来。


宋奇还要问:“诸位还有什么想修想改的,咱看看来不来得急,只要不大动,下官尽力而为。”


还问什么呢?没得问!根本不知道从哪里问起。


梁玉却问了一句:“这些宅子,您说了这几十间房,打理起来要多少人?咱家就这几个人,怕不够使的。”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有钱人家都贴身使的人,不像梁家,奴婢是公用的,主人家自个儿端水洗脸。


宋奇笑道:“三姨毋急,这正是下官要说的。奴婢,尽有的,只是不知道府上有什么要求?哪怕现在手上不有的,咱现买也来得及,这里是京师,没有什么事是办不到的。”


……


……


……


宋奇从早饭后说到午饭前,短短的功夫,将一切布置妥当。与梁满仓约定,或梁满仓自己,或派儿女,到新府看一圈,回来再更改方案。梁满仓就带着两儿一女,跟宋奇去长乐坊了。宋奇骑马,梁满仓带女儿坐车,宋奇本以为梁大郎、梁二郎也骑马,考虑到梁家的情况,他额外准备了一辆车、两匹马,没想到……这二位只会骑驴,且梁家现在连头驴也找不出来。梁满仓不好意思了:“他俩就甭去了,留下来看家。叫家里都老实些,别蹦!露腚了!”


这话说得粗俗,宋奇脸色纹丝不变,还赞一句:“梁翁通达。”


将fù_nǚ 俩送上车,自己骑上马,在前面引路,走得不紧不慢,与京城路上所有人一样悠闲,绝不鞭鞑行人开路,也不敲锣打敲吆喝,这样不招骂。


与他同行的人丝毫没有表现的余地,只能凑上来与他并马而行,笑道:“宋郎,好手段。只怕这一下,昭庆殿要懊恼坏了。”


宋奇笑笑,心道,昭庆殿的贤妃才“坏”不了,真要气坏的怕是昭阳殿里徐国夫人那个老太婆!京城里又要多一家“贵戚”了。


~~~~~~~~~~~~~~~~~~~~


徐国夫人当然要生气的,她还在宫里没走,正在昭阳殿里看女儿哭。


杜皇后难过得直掉泪:“圣人极少这样的。”少年夫妻,总是有些情份的,只是这情份越来越薄。开始是凌贤妃得宠,现在连不声不响的梁才人都能叫圣人为她出头了。杜皇后还是认为:“阿娘,您对梁氏和气些吧。本来不算什么的人,反而是你将他们提到了圣人面前了。他们不争气,京城人笑话,与我们何干?”


“这还是怪了我了吗?”徐国夫人更生气了,“我是为了谁呀?还不是为了你吗?这件事,必然是贤妃那个贱婢从中挑唆!十几年了,梁才人在圣人面前晃来晃去,儿子都养这么大了,也没见册什么婕妤!一定是她!”


“阿娘,您冷静些,”杜皇后连自己的难过都不能顾,先得安抚母亲,“您手上口上越狠,就衬得她越可怜,反而是帮了她。还有梁才人的事,也是一样的。”


徐国夫人恼了:“我是你亲娘,我会害你吗?我狠了,就不用你狠了,我要是不管这些人,你自己上阵收拾?圣人当年既说出让我帮忙的话来,我不管,还等着他找别人来帮你管吗?君无戏言,谁叫他说了呢?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还有,那梁家,你小瞧是要吃苦头的。位子就那么多,有一个人上来,就要有一个人下去。梁家上来了,你想下去吗?你想杜家下去,还是想你舅舅家下去呢?”


杜皇后一惊:“那……那怎么办?圣人现在应该是不想生事的。”


“你才是六宫之主!你不是皇后吗?不应该贤德吗?给延嘉殿安排宫女宦官过去,看着姓梁的!她在掖庭里住,能有什么合用的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