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宋穿之懒皇帝 > 第67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7章

  宋穿之懒皇帝

大哥折克柔轻轻的咳嗦一声,正色说道:“折家受太=祖皇帝大恩据守西北,所做所为都是应尽之义。此番官家收复了西夏之地,赎回了燕云之地,实乃官家不世之功。边防军重新布置乃是应当。官家和五妹结亲,如此隆恩,折家何德何能?实在是惭愧不安。”


折克行低着头摸摸鼻子,虽然不服气却也知道自己刚刚说的话不对;文彦博大人瞅着少年老成的折克柔,笑的欢喜;种将军想着夫人在信里的抱怨--“儿子自从做了官家的伴读,天天跟着官家弄什么因材施教、劳逸结合···”,笑的欢快。


就听文彦博将军反驳道:“五姑娘在西北就是有名的贤淑懂事、文武全才,到了汴梁更是被人称为大宋第一美人,和官家确实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克行没有说错。”


“今儿找你们兄弟来,是有一件正经的私事要谈。官家和五姑娘的婚期大约在秋天,你们要不要回汴梁一趟?”


折克柔微微惊讶,“将军,秋天我们还不回旋吗?”


“估计回不去。”文彦博大人想到官家做的边防军计划,心里又是一阵激动。


“大宋重新布防边境,不亲自盯着不放心。这只是其一。其二,汴梁来信说官家嫌弃墨家的手艺都是师徒父子相传太过狭隘,要办几个墨家学院。下一步就是兵家学院。不光在汴梁办,军中也要时常开班授课,要忙的事儿很多。”


折家兄弟来一时间都被惊得说不出来话。


如果墨家、兵家都和儒家一样的广收子弟,他们简直不敢想象大宋和大宋军的未来。


折克柔张嘴就想说他要留在边境,他可以做教员,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官家和五妹大婚,他作为折家这一辈人的长兄,应该回去主持事务。


“请问将军,边防军开班授课,教员可有选好?”


“在选,也正在让朝廷派文官过来,至少要先教会他们识字。”文彦博将军对于士兵们大多“大字不识”的现状很是头疼。


听到文将军提起这个现实情况,折克柔也是一时没有主意,不说军中,就是折家军里面也有大字不识的。虽说有的人不识字也能打仗,可是官家要大量的培养能打仗的将军,让他们识字却是关键。


折克行没有大哥想的那么多,开设兵家学院乃是国家大事,如果国家和官家需要他们折家人给士兵们授课,他们自是义不容辞。反正汴梁也有兵家学院,他们兄弟俩去汴梁授课也一样。但是五妹嫁给官家的大喜事,作为哥哥当然要回去。


他刚要张口,作为大哥的折克柔也想明白了。折克柔给文将军和种将军郑重的行礼,语气诚挚的说道:“克柔、克行谢文将军和种将军的关心。父亲不在,我们作为大哥理应回去参加五妹的婚礼,请文将军和种将军准假。”


“准,准。”文彦博将军哈哈大笑,“官家大婚后如果还安排你们回来边境,记得给我们带官家和五姑娘的喜果子来。”


“一定。”兄弟俩一起站起来立军姿保证。不知道该说一定回来,还是该说如果回来一定带多多的喜果子来。


等到官家大婚后,他们就是后族,是国舅了。不知道到时候朝廷会对他们有什么安排。


两位折家小将能想到这个问题,文将军和种将军自然也都有考虑。等到他俩退出去后,种将军忍不住开口,“克行打仗有勇有谋,敢冲敢打,是个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克柔治军严格,性格沉稳谨慎、谋定而后动,假以时日,当是一位帅才。”


文将军同样担心这个事儿。将军尚好,按照官家的兴武重军计划,大宋的将军慢慢的就不缺了。可是好的帅才苗子却是难见。若是这哥俩因为做了国舅就被留在汴梁禁军不出来打仗,那真的是大亏。


再好的天才也要练出来才行。


心里有了决定,文将军面色严肃的说道:“你我都给官家写信说明情况,再给范大人也去一封信让他和官家聊聊。范大人领过兵知兵事。”


“好。”


两位将军都是雷厉风行的性子,说做就做,当下就提笔蘸墨开始写信。


五月初一这天,汴梁城风光明媚,阳光高照。原来去打回鹘的大军打完了沙州和瓜州一带后,也只是回来了一半儿。狄青将军的理由和文彦博将军的一样,大宋重新布防边境事关重大,他必须亲自盯着才能放心。


他对于官家在信里提到的兵家学院很是高兴,同样要求官家“绑”几个好的文人去边境给大字不识的士兵们开蒙。


朝廷上关于王拱辰一案的审理还在进行,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串一串儿的人员被牵扯进来,朝臣们都开始担忧;无知无觉的汴梁人欢天喜地的欢迎着大军凯旋,紧接着就开始准备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活动。


刚刚定下来婚期,完成请婚之礼的官家,手捧着他们的这几封信,自己琢磨了几个主意,又觉得不大严谨,留待明天早朝上和大臣们商议一番。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