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女配逆袭记[快穿] > 第71章 一窝老实人16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1章 一窝老实人16

  女配逆袭记[快穿]

唐家顺派人送来了四桶活鱼,还有一些做好的年糕,还有五盒娘做的面脂,据说比外面卖的面脂好很多,他听妹妹说起就记在心上了,这次求娘给了自己五盒。一并送来,他不能多跑蒋府,不合规矩,只能让薛大跑一趟。


薛大手里还拿着一个盒子,一直拿着,就是等未来的少夫人来,见到蒋灵珠,才把盒子递给蒋灵珠:“公子让小的把几盒面脂给蒋姑娘,是我家夫人亲手做的,比外面卖的面脂要好些,是大公子特意求来的。”


蒋灵珠在父母兄嫂的注视下,脸红的收下了面脂。


薛大告辞离开以后,蒋家人都好笑的望着蒋灵珠,他们看到唐家顺对蒋灵珠的态度,知道以后蒋灵珠或许不会是什么诰命夫人,但是小日子过得绝对舒心,还有他们在,也会给她撑腰。


蒋灵珠脸红彤彤的,当着父母兄嫂的面,打开盒子,里面放了五瓶面脂,都是瓷盒子装的,上面还有一个盖子,轻轻揭开,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淡雅的花香味,还有细腻的面脂,瞧一眼就知道是好东西。


不用想也知道,为什么是五盒,蒋灵珠先是给了娘一盒,早就是两位嫂子一人一盒,剩下的两盒都是她自己的。


女人就没有不爱这些东西的周玉兰做的面脂确实很不错,即使现在灾荒,也不能阻止有条件享受的人家对食物,水之外的这些东西的追求。


凤山村打通地下水的事情,县府是县令也知道了,也缓解了县城缺水的问题。县令可是大大赞扬了凤山村的村民们。


再过不久估计禁闭的城门会打开,一些难民也会得到一部分安置,这对曲县未来也是有好处的,人多赋税收的就多。极少成多,朝廷前不久各府各县张榜,大灾年间不收各种赋税,帮助农户们度过灾年。


商户们却是一份赋税都没有少,该交的还是得交。只有农户们才不交赋税。


整个明州府辖区范围内,现在能说保证日常供应水的也就是曲县附近,大户人家都是每天用马车到凤山村附近取水。


一天三次的取水,可是河水依然不见少,慢慢的干枯的河床上又溢满了水。不过也就是刚刚盖住干枯的河床,水位还是很低,不过即使这样,也是够让人高兴的。给了周围的人生活下去的勇气,周家住的村子离这儿也不远,周玉兰家里有两头牛,借给自家兄姐一头牛,让他们合着一起用牛车运水回去,周家的父母还是住在这里,减轻周大哥的负担,多两个人就多两份口粮和水,也是一种负担,那比得上周玉兰家里,后面多的是水,井里的水都用不完。还别说有一个池塘。


周玉兰吩咐不许大家到池塘洗衣服,都是在池塘边上的两个用石头砌好的水坑里面洗衣服,在池塘打水,在水坑洗衣服,这个水坑的水会流进周围的牧场和菜园,田地里面去。三处分流,很快就会流完。也不会污染池塘里面的水。


十二月,冬天才正式来临,冬风忽起,大风呼呼,落叶缤纷,到处都是飘散的落叶,门几户不敢开,只要开门,不一会儿家里都是尘土,外面到处是尘土飞扬,风沙满天。


薛大带着前来卖干柴的难民进来,把干柴搬进柴房,现在一处院子全部码的都是干柴,周玉兰不是不忍心,是没有办法,也是不想让难民真的活不下去动歪脑筋,这个口子可不能开。


一但开了,以后会面临很多麻烦,大部分的难民们都齐心协力,盖了两间土房子,勉强住呗,想多盖几间只能等来年,现在他们就是靠卖柴火,打零工为生,周玉兰不给他们银子,都是换成粗粮给他们的,土薯家里多,换了不少出去,还有另外一些粗粮也换出去不少。


明年的春耕,肯定不用自家人再去忙活,请难民们就行。


薛大有身手,一些对外的很多事都是他和他兄弟去办的,外面还是很不安全。


只是曲县要比外面好很多,至少这里有水,比明州府都好了不少。


周玉兰在家里捣鼓泡菜,自家院子里面种了不少的菘菜,用来做酸菜泡菜,还有酸萝卜,现在有新鲜菘菜的人家绝对少见,几户没有。之前水都没得喝,哪还有水浇菜园的。即使废水也是少的可怜。


唐家顺学习许久,从书房走出来,在院子里面准备转转,看见娘和妹妹在院子里面做事,也走了过来。


“娘,我帮你们。”唐家顺伸手要帮忙,周玉兰也不是要做很多,那用他帮忙,抬头看了一眼唐家顺,“不用你帮忙,明天一早给你大舅小舅大姨他们家送些新鲜的菘菜和萝卜过去,最后再去蒋家一趟,给他们也送一些过去,估计他们家也没有新鲜的菘菜,往年这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今年可不一样,这是好东西。”


“嗳,知道啦。”


“下午别去学习,带着两个弟弟给你大伯二伯小姑家里送一些去,别送太多,他们离的近,等吃完了再送。”


“我这就带着家平和家安去。”


作者有话要说: 决定从十月一日开始辟谷十天,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坚持,给我力量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