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女配逆袭记[快穿] > 第23章 吵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章 吵架

  女配逆袭记[快穿]

“嗯,在花厅准备好茶和点心。”胤禛交代苏培盛,自己起身朝边上的花厅去,后面的□□两位爷,也是跟着起身,他们倒要看看是来了哪些兄弟。


今日的四贝勒府,是格外的热闹,没办法,要找贾恩侯,这几日只能来四贝勒府,还有几位刚建府的贝勒阿哥们,心里直埋怨自己和福晋,怎么就不给贾府发请帖呢,有的是排在后面宴客,还没有来的及发请帖,像五贝勒,就后悔,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给贾恩侯一张请帖呢,那这样,他贾恩侯也不会只给老四家里安装玻璃窗户了,自家肯定也能第一时间安装上。


贾赦成了京城真正权贵心中的红人,大家都想早日排队安上玻璃窗,皇帝为了敛财,甚至给贾赦下了命令,扩大工坊的规模,还有多培养一些工匠。


工坊的账房先生,都是从户部抽调的人手,轮换着来,就是防止出现问题,这样一来,贾赦和四爷胤禛有了很多工作上的来往。


这几天的时间,周玉兰开始把府里的一些没啥用的东西,大肆清理,全部卖掉,然后筹了二十万两银子,加上贾赦原本手头上的一部分银子,全部换成现银,命府里的下人抬着,浩浩荡荡的朝户部送去,这可全是银锭子,白花花银锭子,不知道要晃花多少人的眼睛,张府也欠两万两银子,借这次机会,也让下人一起抬着银子一起跟在后面,去户部还银子,除了他们两家,还有宁国府的贾敬。他是进士出身,也算是听进去好话,贾赦亲自到隔壁劝他,对他说了一番话以后,他很快就做出决定,还户部的银子。


是啊,谁敢一直欠着皇帝的银子,即使这任皇帝不计较,难免下任皇帝不计较,迟早是要还的,趁现在还有能力还,赶快还,在皇帝的心里还能落一个好印象,对后辈们。


以后还,那也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捡屎吃,有什么意思。


贾敬也和皇帝上奏,说自家现在的规制要改。不过这奏折还没有送到皇帝跟前,要过几日才能有结果,未来荣宁两府是不能住在一起咯。


还银子的这一天,京城热闹的跟过年似的,许多百姓都围在道路两旁看热闹,第一次见到这么大张旗鼓还银子的,还是还皇帝的银子,周玉兰就是要用这件事来造势,也是给皇帝树立一个仁义之君的形象。边上的跟随换肩的下人,只要不是抬银子时,都是跟随在两旁,大声的交谈,使劲的夸皇帝,说自己主子在家是怎么感慨的:皇帝真是仁君,对下面的臣子是有多好,对百姓多好,每年全国各地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地方出现灾难,只要皇帝知道了,都是第一时间赈灾,国家还要养着边疆的将士们,他们一年四季滴军饷和铠甲,衣服,吃食哪哪都要银子,可是为了保卫国家,这些都是必要的开支。


皇帝为了军饷为了赈灾银,那是没有少操心,他们身为臣子的,也得体恤皇帝,为皇帝分忧,为国家减轻负担……。


这些闲谈的话,说的那是一个慷慨激昂。


一路上在京城的主干道上,是走了一圈,户部也是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天,围观的人多。户部的人也着实忙了一天,点银子,辨真假,还有入库,划账。


这三家人算是出了一把风头,其余四王六公家里,可是恨死了处风头的荣宁二府,别人家出风头他们是恨不着,可是一向同气连枝的荣宁二府这样做,他们恨的要死,谁想还皇帝的银子,一点也不想还,你还这么大张旗鼓的还,不是逼着我们也还啊。


你们这样可有想过我们的感受,周玉兰现在在家里经常给贾赦叨叨一些京城和以后的局势,还有怎么培养后代子孙的话题,每天都叨叨这些,念叨的贾赦都印在了心坎上,他自己有事做,能被娘子,儿子需要,浑身都充满了干劲,还有没有和一群纨绔厮混以后,整个人都神智清醒不少,至少智商在线,虽不高,但也比蠢货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有思考的能力,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哪些事人该交往,哪些人该远离,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他结交了不少不同阶层的能人,娘子说了,结交的朋友,可能不是权贵也不是大户人家,但是这人的品质一定要没有问题,不能是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人,他就是按照这个去结交朋友的。


紫禁城的康熙爷,也知道贾家在京城引起的骚/动,这是好事,他是天子,天下之主,也希望被自己的子民千秋万代的歌颂,也希望能把他的一生载留史册,百姓还能口口相传,自己是一代明君。


对于主动还银的贾恩侯还有张家,贾敬都记在心里。这是办的好,康熙爷很要面子,大臣欠的这些银子,他本人是不会主动提让他们还的,可是不代表他不记得,要不也不会有几年以后,四爷追账的事情。


离四爷家里宴客的时间还有几日,这几天贾母也消停了下来,这几天不能和老大对着干,这家伙现在越来越邪性,她越来越把控不住他。


大儿媳呢,就是个没用的哭包,遇到事不是鹌鹑就是哭,也不知道当初怎么就找了这么一个没用的儿媳,要是她稍微有用点,或者不听话,自己也有挟制她的办法,由不得老大不停自己的。


她感觉在这个府里,自己的权利和影响力是越来越差,再这样下去,自己还有什么立足的地方,不,她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一定要想办法,让老大和以前一样听自己的。


贾母这几天思考的问题,一直都是如何让老大贾赦再听自己的。


贾瑚歪歪扭扭的走过来,趴在亲娘的膝盖上,嘟嚷着:“娘,娘,娘。”好似怎么也叫不够似的。


“嗳,乖儿子,来,给娘亲亲。”


“嗯,亲亲。”mǔ_zǐ 俩玩亲亲,玩的不亦乐乎,周玉兰办事效率高,府里的事情,早上起床不久就全部办完,剩下的时间,不是闲着无聊,就是逗逗儿子,儿子还小,睡觉的时间又多,她无聊的时间也多。


不过她是当家夫人,出府逛逛,可没有人会管她。


贾赦两天前已经四贝勒府装完玻璃,这两天还有一点玻璃,自家是生产玻璃的,按说应该给自家也安上,但是这荣国府也住不了多少日子,夫妻俩就没有打算安玻璃窗。


早上早早起床,夫妻俩给贾母请安以后,带着儿子贾瑚,到新家去看看,顺便在张府消磨一天时光,这段时间周玉兰回张府的时间可是很多的。


现在的一等将军府,皇帝亲自御赐的牌匾已经挂上,府里现在做的都是屋内的活,打家具,还有一些零碎的活计,就是张母也是时常过来看看,帮着女儿掌掌眼,怕女儿年纪小,很多事情都不懂,被别人忽悠。


刚到张府门前,侧门已经打开,管家福伯候在一边,“大姑奶奶,大姑爷,小公子,快进府,夫人一直等着呢?”


一家三口坐着暖和的软轿,到了张母的院子,府里的男人都在上朝或者衙门,贾赦也是要拜见岳母的,跟着就一起进来了。


贾赦拜见过岳母,就打转去了隔壁自己的府邸,周玉兰和母亲还有贾瑚坐在热炕上,聊着天。没有一会儿,周玉兰的大嫂过来了,带着最小的嫡女,比贾瑚大两岁,其余的孩子都在读书。


孩子有伴玩的高兴,也不需要大人哄。


张母一直担心,女儿在贾府被那偏心的婆婆虐待或者被偏心的婆婆指责,毕竟承爵的是女婿。


张母拉着女儿的手问:“你婆婆最近忙没有作妖吧?”


周玉兰看了一眼母亲和大嫂,用手帕给边上玩闹的儿子擦擦嘴,最后才说:“怎么可能不作妖,过些天估计有大妖要作,玻璃工坊的份子,她想替她心爱的小儿子要呢?原本这两天就要闹妖的,可能是怕我们去四贝勒府里告状,或者担心我们说什么,她才消停这几天的,等着吧。等四贝勒府的宴会结束,她还有大招等着我们。”


“那咋办,她毕竟是女婿的亲娘,这要闹起来,你们说不定得吃亏,她还真是敢想,这玻璃工坊发份子也是她敢肖想的,真是不知所谓。”


张母别的不怕,就是怕那老婆子用孝道压制自己女婿和女儿。


张大嫂也知道自己小家也有半成份子,夫君和她说了,别小看这半成份子,就是宫里的阿哥们都没有,自家是占了小姑子的大便宜,也知道原本一成份子是给府里的,是小姑子让妹夫和公公说,这一成份子现在归公中,以后等公公那个啥以后,这一成份子只能给自家和二弟家,别的都不能给。公公干脆直接当场就给自家和二弟家里。收益据说是一年一分,以后分红直接分给自家,不会归入公中。


她嫁进张家已经十多年,当然知道小姑子心里对两位嫡亲哥哥的看重,那些庶小叔和庶小姑子是不可能得到这玻璃工坊的份子的。


“母亲,您也别担心,玉兰那么聪明,一定会处理好的,我家老爷就经常说,妹妹是个聪慧人,您看看妹妹嫁进贾府才一两年,这妹夫跟变了一个人似的,也不出去玩,还很听妹妹的话,现在夫妻俩多好啊!”


张大嫂这点挺佩服小姑子的,一个京城有名的纨绔子弟,被她改造的规规矩矩,还干出不小的事业,真是不简单。以后两家住的近了,她一定要让自己的女儿和她姑姑多学学,最好把一身本事都学到手。


“唉,我担心有啥用,还是要靠兰儿和女婿一起面对,不过份子她是要不去的,这也得看皇上同意不同意,我就是怕她闹兰儿。”


“母亲,不会的。闹,我可不怕,她自己愿意扬名,我就让她闹,大不了我找史家的舅舅们来,看她是不是要把史家的名声也闹玩完,让史家女以后都不好嫁。”


史家是一门双侯,也是京城有名的大家族,史家的两位侯爷,可不在乎这份子在哪位外甥手上,在贾赦手上和贾政手上有什么区别,而且他们都是男人,步入朝堂的男人,政治眼光肯定是有的,要是这两成份子不在大外甥贾赦手里了,那么很可能被皇帝收走。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大家都不知道这份子是怎么分配的,皇帝到底占了多少。贾赦又有多少。


作者有话要说: 美妞们,山山明天入v,刚入v的前三天每天都希望大家多多订阅支持,山山在入v的第三天上千字收益榜,从24号的凌晨零点到24号晚上的11.59,山山想排名靠前,请小天使们每天都订阅,支持支持山山,爱你们!么么哒^o^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