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宋皇后生活录 > 45.兴利赈灾引诽谤
字体:      护眼 关灯

45.兴利赈灾引诽谤

  大宋皇后生活录

舒窈好笑地看了她一眼,苍白面色被双成此言逗得泛起了丝丝红晕。


双成一时恍惚,就听舒窈不疾不徐解释道:“大灾之年,安抚流民为重。兴修庙宇不过只是一项,父亲不是还派人加固堤防,修筑水利?起工事必得要劳力,这群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灾民去了工地能吃一口饱饭,能得片瓦遮身,不是比他们沿街乞讨更舒心?”


“至于捐粮减罪?这更好说。官府的永济仓不能兼顾所有灾民,有些富户仓中有粮却不肯出手。想要这群在大灾之年囤积居奇者放粮,总得给他们点甜头。欲取之必先予之,这些人家哪个找不到一些见不得光的事?只要证据确凿,以律传唤就是。至于不想下狱的人,也好办,开仓拿东西,即可赎罪减罪。与汉律中出金免死差不了些许。只不过我们要的是粮食,他们要的是钱财罢了。”


双成听罢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目光崇敬地望着舒窈,喟叹道:“娘子,您懂的可真多。若是个男儿身,您一定能高居庙堂,当个执宰。”


舒窈怔了怔,手覆上阵阵作痛的小腹,失笑道:“胡说八道什么,还不快走?”


双成轻轻吐了吐舌头,垂下小脑袋,亦步亦趋地跟在舒窈身后,去往夏氏所在上房。


夏氏在月初染了风寒,开始时只是头晕目眩,偶有咳嗽。本以为几剂汤药下去就能痊愈,却不料最近几天她竟然高热不退,缠绵病榻,还说起了胡话。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尤其在水患当前的如今。


舒窈不敢声张,只暗中封了母亲的院子,不许仆役随意进出。而她身为人子,承欢父母膝下,受尽娇宠,对奉药侍疾自然责无旁贷。


“双成,你在院外候着,不必进来。”


双成脚步微滞,张张嘴,可怜兮兮望着舒窈,欲言又止。


舒窈权作没看到她的不甘愿,径直迈步进入院中。院内仆从只被她留了两名母亲的心腹丫鬟,按照她的吩咐,她们每日用药汁洒扫屋廊,以热汤灌煮入口器皿。而对于夏氏的照料,却都是由舒窈亲力亲为。


夏氏情形不算太好,一时浑噩,一时清醒。舒窈进去的时候恰赶上她在昏睡。素日体面的贵妇人如今躺在床榻上,形容枯槁,面色憔悴,仿佛不胜衾被之重。


舒窈喉间酸楚,小心翼翼地偎坐在榻边,将夏氏额上冰帕换下,取了药碗,用药匙把汤汁细细搅温。


“母亲,母亲?”


舒窈附在夏氏耳畔一声声低唤,直到夏氏醒转,她才些微松了口气。


夏氏双眼迷蒙地看着女儿,好一会儿才抬起瘦销的手臂,轻轻地抚上舒窈的脸颊。


“囡囡,瘦了好多。”


她目光涣散,女儿的倒影在她眸底根本视不真详,然而在指尖触及舒窈肌肤的那一刻,夏氏浑浊的瞳里还是泛出难藏的心疼。


哪怕她病得沉重,糊涂不明,却依旧不能停止她对孩子的关切与在乎。或许,她不是一位贤妻,算不上一名佳妇,甚至她连良母都未必称得上。然而,千错万非,谁都不能抹杀她对儿女的爱意。


“你九哥会回来吗?”


夏氏强撑起身,面有希冀地望着舒窈。


舒窈笑了笑,将药匙递送夏氏唇边,边小心翼翼喂她吃药,边柔声宽慰她:“会回来的。九哥收到信就从京城赶赴常州。这会儿想是应该已经乘了船,正沿运河南下。”


夏氏眼角舒展,脸上露出一缕浅淡的舒欣笑容。


片刻之后,她又似想到什么,一把握住舒窈的手,目光殷殷望进女儿的眼底,郑重交代道:“阿瑶,等你九哥回来,你就与他一道离开常州,返回汴京。”


舒窈微微一怔。


“母亲,您在说什么?”


在她卧病的时候,她竟然想让她离开?


夏氏伸出手臂,指腹温柔地摩挲着女儿秀丽的面颊,眉宇间泛起丝丝苦楚。


“哪个娘亲不想守候着自己的孩子?娘也想。可是傻囡囡,娘不能因为这个就耽误了你的前程。”


“你现在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心思。有些事不想娘再插手。这些娘都知道。娘还知道你与官家一直暗中书信频繁。”


“每年你生辰时,汴京都会寄一束金桂到常州。千里迢迢的路程,收在手中时花枝还仍鲜艳如初。开始你骗娘说那是你九哥的心意。傻囡囡,你忘了,娘是过来人,娘看得懂。这样的东西,这样的心思不是一个兄长对待自己疼爱的妹妹。那是一个少年郎君在对待心上娘子时才独有的细致。”


“官家他心悦你,你与他又是自幼的相识。想他今年已有十六,到了该立后的年纪。这时若是在汴京,自然一切好说。可如今……。娘原曾想,等你父亲任期届满,回京述职,我们恰好赶在选后开始前抵达京师。到时略加活动,总能保你个顺遂如意。可谁料人算不如天算,老天爷竟然不开眼,让常州出了这样的事。你父亲忙得焦头烂额,日日夜宿官衙,宵衣旰食,尚怕被人说三道四。这般形势,这个档口,朝廷怎可能让他轻离职守,即时返京?”


“可是你不同,阿瑶。你可以走。你一个女儿家回去京城没人会说什么,且这一路,有你九哥护着,爹娘留下来也能放心。”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