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锦绣农门 > 第112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2章

  锦绣农门

“啥?四郎媳妇你说啥?哪儿不一样了?”大伯娘回过头来看她。


却见王香芹满脸的苦涩:“你养的猪……猪崽是从我哪儿捉的,忘了吗?”


“对呀,就是从你猪舍里捉的,还是你帮我捉的呢,说帮我挑几只身子骨最结实的猪崽,还说先帮我多养几天,省得抱回去出了问题。”大伯娘的记性很好,再说这事儿其实也没过去太久,咋可能不记得呢?


“猪种的问题。”王香芹曾经有那么一瞬间,是想过要隐瞒的。不过她很快就抛开了这个念头,倒不是因为知道隐瞒无用,而是她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王香芹正色道:“养猪的法子是没有问题的,并不是四郎记错了,也不是那些农户没照着做。问题是出在猪种上面,是我隐瞒了育种的诀窍,只说了要如何养猪。大伯娘养的猪没出问题,也是因为猪崽一开始就是从我那儿捉的。”


养猪系统肯定不能曝光,那就只能先说部分真相。


其实,这就是真正的原因。系统帮助本地的原始猪种进行了优化,从基因上改良了猪种,而且不止一次的优化。


假如说,本地猪是刚勉强能够直立行走的人,那么经过系统优化的猪差不多就是奴隶社会的人了。看似外表差距不算特别大,实则内里的基因链却是经过了很大程度的优化。


基本上可以说是系统将原本需要千百年进化的时间,浓缩到了短短两三年时间。


……


朱家堂屋里静得只剩下几人的喘息气,所有人都瞪圆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王香芹,一时间谁也没勇气打破这个平静。


王香芹更多的是心累,而非愧疚,见众人都不说话,她反问道:“谁家会将能下金蛋的母鸡给卖了?我原本就是想着配种、卖猪崽的,就像刚进门不久,娘不是带我去捉猪崽?那户人家不就是养了母猪卖小猪崽的?我也是这么打算的,所以才隐瞒了育种的法子,可起码养猪的办法是完全正确的,这点我可没有丝毫隐瞒。”


老朱家其他人还是没吭声,兴许是因为王香芹这番话太惊人,又或许干脆就是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


偏这时,从外头风风火火的跑进来一人,那敦敦敦的跑步声儿,让王香芹下意识的认为是宁氏来了,没等她心头一喜,扭头却看到了捧着肚子进来的温氏。顿时,她的脸色就变了。


王香芹不想看到温氏,温氏其实也一样。


瞥了一眼屋里人后,温氏长话短说,直接问朱四郎是不是出了事儿。没等家里其他人问她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她就连珠炮似的开了口:“秀山村的人找上门来了!说是县太爷派人去他们村子打听养猪的情况。别说秀山村了,咱们秀水村跟着四弟妹学养猪的就不止一家,这才多会儿工夫,好些人就聚在一起说开了,都说四弟妹缺德没良心,故意教错的法子,坑了他们一年的血汗钱!”


“我怎么就坑他们血汗钱了?”王香芹忍不住了,“我收过他们哪怕一文钱吗?”


“四弟妹,你这人咋这样?”温氏扭头上上下下的打量起了王香芹,满脸都是鄙夷和嫌弃。


“我咋样?”


“你忘了你去年分家那会儿是咋说我的了?我不就是卖了点儿病鸡,以次充好吗?多大点儿事情呢,你就非要闹分家,还说没办法跟我这种在一个屋檐底下过日子了。我还道你这人多有良心呢,结果呢?我看啊,你就是逮着机会闹分家吧?你根本就不在乎别人吃不吃亏。”


王香芹简直开了眼界了:“这两桩事情能放在一起比?能一样?”


“肯定不一样啊!我不就是卖了几百只病鸡坑了别人点儿钱吗?你别看加在一起钱是挺多的,可我又不是逮着一头羊撸毛的,好几个镇子呢,都分开来卖的,卖的还都是酒楼饭馆子,摊到每个人身上值当几个钱?你呢?你就不一样了,你坑死乡里乡亲了!”


温氏可来劲儿了,一手扶着腰,一手指着王香芹的鼻子,叨叨叨的说开了:“我撑死了一人坑个几十文钱,再多也没有了。你干了啥?一头猪值当多少钱?好多两银子呢!家家户户都等着肥猪出栏换家用呢,结果呢?多的忙活了一年半,少的也忙活了起码一整年,养出来的猪就比原先的肥了几十斤,亏大发了!”


“肥了几十斤还不满足?那不然呢?我养的猪也没肥几百斤啊!”


“不一样啊!他们养出来的猪,看着就跟以前的没啥区别,压根就不是你养的石门黑猪。就多出个几十斤管啥用?一斤猪肉三十文,五十斤也就一千五百文。等猪杀了,咋可能多出足足五十斤肉呢?就算真的有,那也亏了啊!你算算你养猪的成本,喂的水要干净的进水,还要烧开了放凉。吃的猪食必须是新鲜的,馊水还不让喂。每天早中晚都要打扫猪舍,铲了屎还不算,得用沸水冲洗弄干了。要是怀孕的母猪,还得乱七八糟一大堆的谷子豆饼啥啥的,你这是要逼死人啊!”


论吵架本事,十个王香芹都不如一个温氏。事实上,在整个秀水村里,能在嘴皮子上干过温氏的,到目前为止仅有宁氏一人。就连朱母都是靠身份压着,而非凭实力跟温氏硬拼的。


王香芹努力分辨科学养猪的好处,食品卫生难道不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吗?


可惜,温氏并不这么认为。


“吃都吃不饱,谁管这些啊?你说要是照你这么麻烦的养猪,跟原先的差不多,那谁会费这么大的劲儿养?吃饱了撑着?还卫生呢,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谁家鸡鸭猪死了,不都是吃下肚的?最多也就是自家收拾收拾吃了,不会以次充好卖给别人。难不成你还觉得,不干净的肉要丢掉了?不吃了?我看你是疯了吧!”


温氏从气势上就完全压倒了王香芹,哪怕王香芹有再多的理由,温氏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一斤稻米能换十来斤的红薯呢!”


“你要么就让大家伙儿养出比以前重很多很多的大肥猪来,要么就让乡亲们养出跟你猪舍里那样的贡猪来。两边都不沾,谁跟你玩?要是咱们爹费了一整年的时间,花了巨大的本钱,种出了比原先多一两成的红薯,爹能乐意?”


“还说我没良心,我看你比我坏多了!太缺德了,咋能干出这种事情呢?你要么好好教,要么就干脆没教,教人教一半,好人都让你当了,你祸害谁呢?哟,倒是害得四郎进了大牢!”


“娘啊,娘你还等啥呢?赶紧让四郎休了这倒霉婆娘!等等,先把四郎唤出来,去跟县太爷说啊,养猪这个事儿全是她王香芹一人鼓捣出来的,跟四郎丁点儿关系都没有,就算要蹲牢房也该让她去。赶紧啊,你们还等啥呢?四郎可不能蹲牢房,我家猪毛还要考科举呢!”


……


王香芹看着上蹿下跳的温氏,穿越至今,她终于彻彻底底的明白了,自己跟古代人的三观差异有多大。


可惜,现在才明白过来显然有些晚了。


其实别说古代了,哪怕在现代很多地方也不是那么注重质量的。君不见某多多风靡全国吗?这就代表着,很大一部分人比起质量更在乎数量,能用同样的钱买到更多的商品才是他们的追求。当然,这也不代表古代就没有注重质量的人,多的是人一辈子没吃过一顿白米饭,但也有产量低得惊人的珍稀粮种。


就像温氏说的,质量和数量,两样你起码要占一样吧?


两头不占,半吊子的东西祸害谁呢?


王香芹后知后觉的想起来,在她上辈子,国家提倡食品安全之时,国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彻彻底底的解决了。再往前推算,她依稀记得自己小时候,好像周围的人也都不在乎这些细节,什么喝生水,什么吃过期食品三无小作坊零食,什么长毛的土豆发芽的马铃薯……不在乎的,把坏的切了不就好了?过期咋了?三无又怎样?吃就就吃呗,谁还没吃过乱七八糟的垃圾食品呢?


她硬生生的把历史的进程往前面拨快了上千年,扯着蛋也就不奇怪了。


努力无视掉耳边温氏逼逼声,王香芹转身看向朱父朱母并大伯大伯娘:“就算我跑去说这事儿是我的责任,县太爷也不会相信的,从四郎代替我外出巡讲的那一天起,这事儿跟他就彻底绑在了一起。如果你们坚持,我可以去替他坐牢,不过很有可能是我俩一起坐牢。还是说,大家静下心来想个解决法子?县太爷肯定是希望看到事态平息,光拿我和四郎出气是没意义的。”


朱母深深的看了王香芹一眼,扭头冲着温氏叱道:“你闭嘴!都分家了,这里有你说话的份?”


温氏的逼逼声戛然而止,不敢置信的指着王香芹,对朱母说:“她这么祸害咱们老朱家,娘还偏帮她?好啊,我就说嘛,关键时刻就看出谁是亲生的了!我家大郎真倒霉啊,摊上这么个没良心的后娘!有好处就踹我们走,出了事儿又拽上我们。有本事你去对县太爷说啊,咱们已经分家了,甭管朱四郎是死是活,都不要牵累到我们……啊!”


及时又或者不够及时赶来的朱大郎,勉强制止了温氏接下来的话。


可问题在于,温氏差不多已经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这个时候制止她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


“爹娘,大伯大伯娘……”大郎面色煞白,不知道是被朱家大祸临头这事儿吓的,还是被温氏方才那一席话给惊的。总之,在开口喊了人以后,他又闭上了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紧随朱大郎进来的还有二郎、三郎和五郎,明显朱家兄弟方才都在一块儿,听到了消息后,赶紧往老屋这边赶。


朱家大伯长叹一口气,仿佛瞬间苍老了不少:“不想被牵连?这事儿要解决不好,别说你们几个了,怕是整个朱氏一族都要跟着倒霉。行吧,现在来说说该怎么办,是赔钱,还是赔肥猪,是咱们家对不住乡亲们,总该把问题给解决了。”


说完这话,朱家大伯还深深的看了王香芹一眼,眼神里的意思跟方才朱母的差不多,大概就是先解决外头的矛盾,至于家族内部的问题,则等事态平息后再说。


简单的说,就是留待秋后算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