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宠宦 > 121.变故
字体:      护眼 关灯

121.变故

  宠宦

阮宝生还在丽坤宫里扣着,阮云卿生怕惹恼了魏皇后,会害了堂兄和平喜。所幸最后救走冯魁的是张桥,阮云卿向魏皇后描补几句,总算是遮掩过去,没有让魏皇后往宋辚身上想。


如此又过了数日,京中又恢复了往日的祥和与宁静。可此时谁都没有掉以轻心,不只是宋辚等人,就连舒尚书也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他隐隐察觉到这表面的安宁后面,隐藏着惊涛骇浪,无数暗涌像沸开的滚水,正在这座矗立了二百余年的古城里,如潮水一般扩散开来。


云秀走了,赵青不禁有些失魂落魄,他们兄弟几个,这些年来都只在私底下偷偷见过几面,其余时候,哪怕在路上遇见,也是不敢轻易搭话的。这一别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原来同在皇城之中,就算见不到面,知道对方相隔不远,心里也多少是个寄托。赵青每每被心底的痛苦压得难以忍受时,全都靠着想念云秀,想念他们在内学堂时的那几个月时光,才苦苦熬了过来。


在内学堂时日子过得很苦,每日被海公公欺负,还要干很重的粗活,比起现在的日子,真是不知苦上多少倍。可心里还是觉得那时候好,那时不只有云秀,还有阮云卿、连醉和马诚他们,兄弟们呆在一处,你给我省一口吃的,我给你攒一份点心,连一个米粒掉在地上,都要拣起来吃了,却是赵青长到十五岁时,第一次体验到兄弟间的温情。


赵青家是官宦世家,父亲难免三妻四妾,赵青的母亲只是外室,并不在老宅居住,就连他这个儿子,也都未曾上过族谱,也因此才在宏佑十二年那场抄家灭族的大祸中,侥幸逃过一劫。


赵青的父亲对赵青极好,对母亲也十分喜爱,然而这并不足以弥补他只是个背着人养起来的小妾之子的事实。母亲整日与他说要对正室的人恭敬有礼,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讨正室的喜欢,让他早日记入宗族,有个好的前程。


他甚至不能叫自已的母亲一声“娘”,母亲日日教训,让赵青一定要记住,他的娘是父亲的正室妻子,而她只不过是一个姨娘罢了。


为何她明明是自己的母亲,他却不能开口叫一声娘?他不稀罕入什么宗族,他只想爹娘陪在自己身边,每日能多看母亲笑上一笑,心中就已经很满足了。


年幼的赵青不明白母亲的苦心,尤其是在他被正室毒打,被他几个嫡亲兄弟嘲笑辱骂的时候,他就更加地想不明白。


赵青自小被人欺辱,早就养成一副愤世嫉俗的阴沉性子,他即自卑又自傲,若不是为了父亲,他是压根不会承受这阉割之苦,蛰伏在仇人身边,替父亲报仇的。


也许因为性情的关系,赵青总是一张利嘴,说话就能噎死人,他身边的人都不愿与他结交,因为谁也受不了一个整日损你的朋友。可相生必有相克,有了赵青这么个天生冷漠,对人总是小心防备的人,就会有像云秀这样,天生腼腆温柔,性子就如同三月细雨一般,轻盈细润,喜欢亲近人的。


是云秀的主动靠近,融化了赵青一颗百般提防的心。分开时不自觉的惦念,也让赵青终于明白,他心里对云秀的感情。


数次向阮云卿问起云秀的消息,阮云卿如实相告,赵青这才放下心来。他们几个,能从这吃人的皇宫里逃脱出去,不必再看人眼色过活,不必再做那身不由己的奴才,哪怕是天天吃糠咽菜呢,也比在皇宫里活受罪强。


过去的命运不由他们自己,如今在宫里呆了几年,皮都掉了一层,也是时候该轮到他们过自己想过的日子了。


阮云卿已将云秀报了暴毙而亡,买了一具刚死的尸体,给司礼监报了上去,那时德妃宫里乱成一团,德妃整日发脾气,打伤打死的奴才也有好几个,阮云卿再暗中收买,一切进行得都十分顺利,也没人起疑,就蒙混了过去。


赵青对阮云卿真是感激不尽,云秀安然离开,身上的毒也解了,阮云卿早已将他的后路安排妥当,日后云秀定能在宫外安稳渡日,赵青心中也再无牵挂,也好安下心来,办自己的事了。


近年来一直跟在舒贵妃身边,赵青忍辱负重,凭借自己的力量,已让舒贵妃对他十分信任,手中的证据已经收拢得差不多了,只要等到合适的时机,他就可以将舒贵妃和舒尚书一网打尽,为他的父亲报仇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