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天地明环 > 第三章 夕照余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章 夕照余辉

  天地明环

忽然间,重返以李族抗韦族的建议。


龙鹰对朝廷复杂无伦的官职近乎无知,独对“监国”一职印象甚深,当年女帝便赐李显监国一职,又看死李显不敢接受。


据龙鹰其时的理解,监国是为继任帝位者而设,属等位前的训练,予他处理国家事务的宝贵经验。


所有呈上皇帝的奏章,须先经监国审核,然后提出己见,最后交由皇帝定夺。


李重俊这个可怜太子,因势弱,又被韦后阻挠,故与此职无缘,否则说不定不用造反,至少可把李多祚留在原位。


故此监国权力极大,等于“准皇帝”。


龙鹰此招最厉害处,是一着定江山,某一程度上,也是不用明言的,便把相王李旦捧上继承人的位子,将来李显遇害,臣将们仍心有所向。


那时不论韦宗集团捧出李重福或李重茂,便难名正言顺,比之相王,怎都矮了一截。


如相王仍是以前的相王,再好的妙计也会因人而废,然今时不同往日,相王背后,支撑他的是台勒虚云,便是截然有别的另一回事。


李显喃喃道:“监国!监国!”


双目射出回忆的神情。


龙鹰感应到他波荡的情绪,是一种能惹起深心内浓重感情的思忆,与相王的兄弟之情。李显回朝时,相王仍为太子,可是相王并没有恋栈其位,立即退出,将太子之位拱手让予李显。其时李显或许没多大的感觉,因感理所当然,然此刻追忆旧事,比对起现在韦后对他的无情,李旦的兄弟情义,特别令他心中感动。


李显像向自己说般,点头道:“就这么办。”


监国一职,凌驾于所有文武百官之上,将宗楚客的群相之首、韦温的兵部尚书,全压在下面,职权方面更无限制,事事可管。


同时,亦将李旦摆上与垂帘听政的韦后的对立面上。


龙鹰沉声道:“皇上下决定了吗?”


李显朝他瞧过去,脸上血色退掉,有种病态的苍白,道:“朕决定了,绝不改变。”


又沉吟道:“可是如何将朕这道谕旨发下去,却不容易。”


龙鹰明白过来,如李显可随心所欲的上令下达,等于牢牢将皇权握在手里,现时情况显非如此,是受制于恶后。


问道:“须经怎样的程序?”


李显道:“一般情况,举凡重大的朝政,是先与娘娘商议,像上次任河间王为大统领的情况,议定后交由婕妤起草,再颁布朝廷。亦有由朕提议,婕妤起草后,经娘娘过目。唉!若这样一个关系重大的谕旨落在娘娘手上,肯定被硬压下去,至乎胎死腹中。”


龙鹰道:“由德高望重的大臣,在朝会上公然向皇上作此建议又如何?等于把事情摆上台面,就看皇上是否顶得住娘娘和宗贼?”


李显先现喜色,接而黯淡下去,颓然道:“朝上哪来德高望重的大臣?即使有,也不敢提出来。”


龙鹰陪他苦笑,道:“皇上倒清楚处境。”


接着道:“长公主又如何?”


李显大喜道:“对!对!”


龙鹰首次相信李显有反抗恶后的诚意和决心,故随事情的起伏,表现出内在应有的情绪。


龙鹰灵机一触,道:“事情成败,还要看相王和长公主的配合,说服他们的工作,不宜由皇上亲自抓,因会打草惊蛇,小民有个提议。”


李显顿然变得精神奕奕,仿似脱胎换骨般,欣然道:“轻舟说出来。”


他的振作,落在龙鹰眼里,怎都有点夕照虽灿烂,却是日落西山之时,若如回光返照,心里恻然。


自己有可能仍保得住他的性命吗?


旋即将此想法排诸脑海之外。


沉声道:“皇上就当小民今天所说的,是临淄王向皇上禀上,与小民没半点关系。”


李显愕然道:“隆基?”


龙鹰解释道:“这是必须的手段,首先,可令小民置身事外,大利于与田上渊在江湖上的斗争。其次,是必须由同是皇族的临淄王去说动长公主和他王父,因小民和相王及长公主,中间没有信任的基础。”


李显犹豫道:“可是……”


龙鹰拍胸保证道:“皇上不用担心临淄王方面,由小民向他解释清楚,对唐室临淄王是忠心不二,殆无疑问。”


李显问道:“轻舟熟悉临淄王?”


龙鹰道:“在洛阳已有交往,临淄王慷慨侠义,豁达大度,令人生出好感。”


任他如何吹嘘,不问宫外事的李显难知真伪,且肯定高力士在李显前为李隆基美言不绝,自己只是多添几句。


李显终于首肯,同意道:“确为办法!朕立即召他来见,以坚定他的信心。”


龙鹰心忖这就最好,现时李显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前所未有,显示出燕钦融一事,对他的冲击有多大。


韦、宗是弄巧反拙。


龙鹰道:“皇上明鉴,此事乃皇上、临淄王和小民间的秘密,不容泄露半点消息,对相王、长公主亦如是。”


李显点头表示明白。


龙鹰暗松一口气。


此为两全其美之计。


首先,他龙鹰置身事外,得以保着和宗楚客斗而不破的关系,有利无害。


更重要的,是让李隆基为唐室皇族立大功,想想如此一个能扭转整个形势的大计,不但由他提出来,且得李显首肯,是何等伟大的成就。


这也是让李隆基展露才华的机会,他必须说服太平、说服其王父,那并不容易,因顾虑太多了,李旦实缺乏这个勇气,且一旦决定迈步,压根儿没退路可言,直至分出胜负,成王败寇。


在这个过程里,太平和李旦再没法视李隆基为以前不务正事、游手好闲的皇族子弟,李隆基的地位势猛然扬升,让他们看到李隆基隐藏着的一面。


一时间,韦宗集团仍弄不清楚有李隆基在暗里作怪,只认为由太平策动,对他们做出凌厉反击。


龙鹰道:“若没有其他事,小民告退了。”


李显往他望来,现出感激的神色,道:“轻舟是河曲之战的大功臣,若朕任命轻舟军中要职,谁都不敢有异议。”


龙鹰道:“皇上明鉴,宗贼一方最可虑者,实为势力庞大的北帮,武大相就是这般的栽在田上渊手里。故今次小民籍口返南方筹款,乘机击溃北帮在关外的势力,乃摧毁北帮的第一步。小民与田上渊的决战,将在关中进行,故小民不宜负担任何官职。”


李显记起龙鹰曾报上斩杀田上渊头号大将练元之事,不过到此刻,他才比较明白。


道:“轻舟明天可入宫来见朕吗?”


龙鹰道:“小民尽量抽时间来。”


告退离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