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宠后 > 第57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章

  宠后

“林家对太妃再忠心,也是赵氏的臣。等到那位三小姐入了宫,若是运气好,一举生下了皇嗣,太妃觉得林家还能扶小王爷上位,而不是他的亲外孙?”


“我如何想不明白这个道理?”明韶公主捏了捏眉骨,复又抬头看向他,“可眼下我们能怎么办?我如今甚至不能在宫中站稳脚跟,何谈往后的大业?再者,蔡隽不是傻的,我姨父想把宛晴推到后位,怕是有些难,我做的到头来也多半是无用功,既然如此,我应承下来,不过是让他们欠我份人情。”


侍女沉默了片刻,略一想也想得明白。


明韶公主见状,又缓了缓语气,“如今这选秀之事,我到是有些疑惑,这小杂种竟然百般不愿意,你说这究竟是为何?”


侍女闻言,眉头微微一蹙,显然也是疑惑的,“如今上下都在劝着小皇帝纳妃的事,定是有些疏漏的,要不我再去从我哥哥那里探探消息?”


明韶公主犹豫了一番,还是摇了摇头,“不可。我进宫时,你爹爹就同我说了,咱们在宫中切不可轻举妄动,除非他主动和咱们联系。”


侍女神色有些不耐,“也不知道我爹爹和哥哥在做什么,咱们如今都进宫两个月了,竟是半点有用的情报都没收到。”


明韶公主睨了他一眼,最后又有些无奈道:“你这性子,确实该改改了,太操之过急了。”


侍女不服,但面上却只是垂眸应道:“太妃教训的是。”


明韶公主摆了摆手,又站起身来,侍女赶紧上前,搀扶住她。


“去瞧瞧誉儿,可是睡醒了。”


接下来几日,关于要赵三思选秀的奏折依旧没有停歇过,赵三思同样是不松口,对蔡隽等人的苦口婆心一直当耳旁风,眼看着那要耿直些的老头都要被赵三思气得撞柱子来死谏了,就在她与朝臣的关系紧张到一个至高点时,关于选秀之事的热潮又停了下来,起因是七月底江浙巡抚的一份奏折。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今年江南没有遇到洪水,风调雨顺让江南的早季粮食大丰收说起。


江南今年没有遭遇过剩的雨水,上一季的粮食都获得了大丰收,亩产达到了十来年的历史新高。不仅江南如此,举国上下的粮食都是一派长势良好的局面,百姓自然是欢欣鼓舞。


这回不用蔡隽替赵三思造势,百姓都对这位新任皇帝十分满意,今年的风调雨顺带来的大丰收都是因为庙堂上的是一位圣贤之君,一个个在民间为人唱起了赞歌,更是在七月初七那日,江南所有百姓去放河灯为小皇帝祈福的盛景。


七月初七,乃民间的七巧节,在话本子里写着,这一日乃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到了民间,便引申为纳福的日子,只是这个纳福,更多的是年轻男女借此机会放河灯,为自己的婚姻大事纳福。


而今岁的七巧节,却是百姓都自发为小皇帝纳福,可见小皇帝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江浙巡抚的这份奏折一送上来,赵三思自然高兴,朝臣自然对这个小皇帝也会有所改观,这事便在朝堂上说了两天,赵三思好不容易得了一个转移话题的机会,这次也不嫌国家大事都是麻烦事了,主动提起修建江南防洪工程的事来了。


江南自古以来都是鱼米之乡,给国库创收的一个重要来源,关于社稷根本之事,朝臣自然是关心的。


商议了几日,赵三思最终还是决定,趁着如今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要一鼓作气修建一座长长久久能防洪的工程,一是修建水坝蓄水,二是开通运河。


不管是修水坝和是开通运河,都算得上一件大工程,自然得从长计议,尤其是如今已经是七月底,再过一个月左右,又到了秋收的时间,定然是不妥的。


于是,这事提起来,做了一个初步的决断后,很快又放到了一边。


等到了八月中旬,蔡隽又提起了选秀之事。


赵三思自然还是不依,但蔡隽已经耐心告磬,恰在此时,他写信给扬州知府徐映敏要美人的事,也有了回信,徐映敏直接给他送了五个美人过来,五个美人环肥燕瘦,都各有各的风韵,十分让人享受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