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京兆尹 > 143.沧浪破云(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143.沧浪破云(上)

  京兆尹

“……臣兹亲察,自蒲州到东都,便有近千众。然伤残困毋,恭令书表,承记于案者不过五十。”


清越的嗓音顿了顿,殿中登时响起窃窃私语。而长身端立殿中的那人,墨笔般的长眉下,邃幽凤眸沉稳如光,直直地垂向地面。


侧旁站着的光禄大夫左钦,浓眉微敛,趁着周遭议论热烈。他抬手抚须,却先细细地打量了一番这位辞官一年、遥领钦差一年治水的传奇丞相。


学士府自从元太孙的败落,也跟着退出了朝堂,逐渐不再是京城圈中的权贵。仅仅两年时光,旧去新来,老牌大臣自周老丞相遇刺起,便如旋风枯叶,一个接着一个黯然退出权利场。自科举而起的新兴世族,人才辈至,逐渐成为朝纲中的重头。光禄大夫左钦,便是其中一员。


想得官盛势久,最好之策莫过于扶持新帝登基。眼下朝中储君,只得御座旁那位眉英目朗的少年太孙一位,若论效劳立功,自然唯他一选。可自从听到前几日,这位丞相回京入宫,被太孙亲自奔马相接的消息后。他心底,不由起了些别样的想法。


“这么说,”皇上今日气色尚佳,将折子拿起多看了两眼,蹙眉问道,“爱卿可是查出了治水之中,有地方官员,知情不报,欺君罔上?”


殿内一顿噤声,随后便是更为热烈的喧哗。陈聿修几不可查地戏谑一笑,一言不发,只是执着笏板站直身。不多时,后方果真有人站出来。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河汛不可预期,然因此而起的灾祸伤亡,更难计数。多留些时日,官员自然能呈上完整之数。”


陈聿修突然侧头瞟了那人一眼,那道眸光清然潋滟,和那修长身姿上浑朴华重的绛紫翔凤官服印称。说不出的绝逸生辉,令人触之心惊。那人张了张嘴,好一会儿才理顺胸中思路。正欲再言,陈聿修已然幽幽踏出一步。


“臣收书表,已是抚银下放一月有余。如若此时仍尚未登记完备,敢问,这银两可是搁置在了官衙内库,等着积水么?”


“丞相……丞相如何断言这银两搁在了官衙?”那人强自镇定道。


“是与不是,一问便知。”他略一弯唇,“臣可是在河南府外,亲眼看见搬箱倒银,而那时,是抚银刚刚运出京城的……第五日。”


满堂大臣面面相觑,情知此时被参一本已是必然,时日差距如此了得,再怎么打官腔也掩饰不住了。白子毓站在队伍中间,微微发笑,然而身前的河南尹已经开始浑身颤抖。


皇上抬眼望来:“钟爱卿。”


河南尹面色一白,大步走出:“微臣在。”


“丞相说的事,你可知情?”


“臣……”


若说不知情,便是怠职大过,可若说知情……河南尹眼神惊惧,半晌吐不出下字。


“东都的事……微臣以为,不如宣禄亲王回京面圣,也好知道得更为仔细。”队前久久不语的左钦终于发言,他站出列,朝御座恭谨一鞠,“河南尹大人毕竟府内事务繁多,冤假错案、市井安危。管好东都安稳已是不易,如何腾出空来料理官银。白兆尹你同为一府之尹,你说,是也不是?”


白子毓安然待在人群中已有大半朝,却不想此刻被人点出来。他凌然一笑,回道:“左大人所言不错。只是抚银拨出国库,本就是连年征战之后的剩余资本。水灾不啻战场,伤的不止是身躯,更是百姓的家宁。钱财去处,究竟干不干净,微臣以为,无论是亲王,还是匹夫,都要给出一个交代的。”他丝毫不理会河南尹瞪来的眼神,浅笑着看向前方,“毕竟,东都的账务早有数年,不甚清明了。”


陈聿修的目光和他半空轻盈交错,随后淡不可查地收回,化作唇畔的些微轻笑。


朝堂上你来我往,尔虞我诈,不过是一出戏。看戏的是群众,谱戏的却只有一人。而那人清咳数声,淡淡地扫过白子毓、再掠过陈聿修,最后慈爱地看向身旁。


“玉锵,你怎么看?”


霎时,无数道目光落在了那个明黄衣襟的少年身上。他扬起浓眉,俊逸眸色一闪,笑道:“皇爷爷,玉锵回宫这么久,却还没见过禄亲王爷呢!”


闷重的朝堂突然搅进一句家常,简直奇异得令人膛舌。然而只消城府稍深,便能察觉此话中的玄机。


只一句,便能当堂定音。皇上朗声道:“拟旨让禄亲王弟回京。”他顿了顿,揉了下眉心,“楚王弟,还有待在朔方的老二、老七……也把他们一并叫回吧。五月初五,端阳节,正是团聚的好时候。恰好周边诸国使节到访,便让他们好好仰慕我大齐国威。”


“臣等遵旨。”


早朝退却,大臣们三三两两,甩着袖子行过广场石阶。


左钦走在最后,望着前方不远那道修长的身影,神色有些微的复杂。“左大人。”身后有人唤道。


他回过头去,却是门下侍郞关成尉,也是同一批入朝的新兴士子。关成尉站稳脚,扶住乌纱,笑道:“好在太孙一句话,陛下便从东都的事越到了端阳皇族团聚。河南尹只是收押不是问审。两月时间,保不齐到了那时,这事儿都淡了。”


“嘁,说的轻巧。”他白他一眼,见身旁一派的官员都缓了脚步,便稍稍抬高音调嗤声笑道,“莫要以为陛下年老好糊弄,贪污治水抚银这事多大,要想察,光那位陈丞相一人出马显然是不够的……而诸王回京,便是要将此事连根拔起的姿态。不过……”不过皇上年老体衰,楚王、禄亲王也就罢了,这晋王、魏王两位成年功赫的皇子召回京,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不是会对如今东宫一人的格局又生变化么?


乱,将乱……不过越乱越好。


“那左大人,下一步该如何做?”


左钦突然停下脚步,回过头:“那位陈丞相……可知前年为何辞官?”


“辞官?”关成尉才到京城不过一年,此事根本不知。在旁众人听了,对视一眼,笑出了十分的暧昧。


*


步入四月,京城逐渐炎热起来。厚重的布衣换做了轻薄的纱衫,街边随处可见青年俊男秀女,美艳胡姬和高大黝黑的昆仑奴。将京城妆点得不同往昔的大胆和热情。


圣旨传下去后,禄亲王所在东都离京城最近,又是争端缠身的正主。早早地备了几车贺礼,来到京城。


当那封来自亲王府的请帖送来丞相府时,陈聿修下笔未停,只轻轻道了一声“果然”。


白子毓从怀中掏出同样的一枚请帖,两者放一起对比。给陈聿修的恭谨从容,给自己的勉励亲近。果真是下了些心思,调查完备,知道那些在明面上能摆出拉拢之意,而那些却不可靠近得令陛下起疑,却又不能太过疏远。


“你觉着,抚银一事与禄亲王可有关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