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唐探幽录 > 138.表白啦
字体:      护眼 关灯

138.表白啦

  大唐探幽录

崔老夫人毕竟久于世道, 即刻从这极简单的一句话中听出弦外之音。


老夫人微睁双眼, 看着烟年迟疑道:“你、莫非……”心里有个惊悚的想法, 却无法形之于口。


她只能紧闭双唇,沉默而肃然地望着面前的孙媳妇。


当初在卢氏悄悄地向老夫人说起烟年的时候, 崔老夫人立刻就想起了那个气质温柔相貌出色的女孩子。


因崔家跟卢家亲戚相关, 逢年过节等卢烟年时不时地会随长辈前来拜见, 但不管是站在哪里,或者跟多少大家闺秀同堂, 烟年总会是最醒目的那个, 就算她什么都没做。


起初崔老夫人听人提过卢家这姑娘从小儿就有才名的时候, 还并不怎么喜欢, 心想女孩儿不必过于才华出众, 因但凡是身负才情者,心性未免会有些孤傲不群,不好相处。


可当老夫人亲见了卢烟年之后,才察觉这孩子果然是出身大家的女孩儿,待人之可亲周到,所见者无不称赞。


偏她又生得那个惹人怜惜的模样,且在老夫人跟前儿对答谈吐皆都极合心意。


崔老夫人一扫心头成见, 向来也是赞不绝口。


所以当卢氏向老夫人提起要给崔晔求娶烟年之时, 老夫人几乎毫无犹豫就一口答应了。


此刻室内,崔老夫人虽年高德劭见多识广, 但此时却仍有些微微地心头跳乱。


这是她一眼就相中了的孩子, 自诩不管是在长安还是哪里, 都是首屈一指无可比拟的。


事实证明烟年的确极好,自从嫁过来后,相助卢氏操持家务,家中各色都料理的井井有条,同妯娌亲戚等女眷也从来一团和气,再挑剔的亲眷都挑不出她的不好。


又因崔家世代为官,自少不了跟京城内官宦门第的相交。崔晔性情有些高冷,素来又不爱交际,跟许多府门的交击都是烟年在打理,又因她是这样的人品性格,那些官宦之家的太太姑娘们也都以跟她相交为荣,所以“贤内助”之称,当之无愧。


且再往远处说,宫中太平公主是那样刁钻令人头疼的性格,见了她却亲和一团,由此,委实不得不赞服烟年的行事为人。


两人都未开口的瞬间,空气似是凝窒。


蝉鸣的声音透过帘子传了进来,高低起伏,是蝉们唱习惯了的调子,似显寻常。


但那尖利的一声声透耳传来,好像一根根针刺,扎的人毛骨悚然。


烟年站在原地,也觉着有长长细细地针从自己的皮肤刺进来,从两侧的太阳穴上扎进去,一直深深地到了脑仁中,于是所有的蝉唱都变成了尖利地惨叫。


额头上的汗细细密密地顺着滑落,烟年无法承受,恍惚中叫了声:“老太太……”


但是崔老夫人并没有给她说下去的机会。


崔老夫人叫道:“阿福,阿福。”


外头门口站着的贴身的老嬷进来:“您有什么吩咐?”


老夫人道:“倒杯水,口渴了。”


卢烟年恍恍惚惚地看着这一幕,似乎身将不存。


老夫人看她一眼:“给少夫人也调一杯。”


“是。”嬷嬷极快地用温水调了些许蜜。


烟年上前接过来,奉给老夫人:“……您请用。”双手有些发抖,却竭力遏制。


崔老夫人并未伸手,望着她纤纤细细的双手,这才发现她的确是瘦的异常。


先前只觉着烟年消瘦憔悴,虽言语举止并不见大改,可总觉她精神上差些,所以当卢氏跟老夫人说是“有喜”之后,老夫人其实也忍不住惊喜了一下。


但是现在多意细看,触目惊心。


老夫人终于伸手接了过来,慢慢地啜了口:“你也去喝。”


嬷嬷有将另一杯奉上给烟年,烟年接了过来,略沾了沾唇。


“大爷回来了没有?”老夫人忽然问那嬷嬷。


老嬷嬷看出她的心情好像不佳,陪笑道:“还没有呢,您可是有事?或许可以叫府里人去看看如今在哪里。”


崔老夫人眼神变幻,最终却又道:“不用了。”


她挥了挥手,那嬷嬷便自行又退了出去。


烟年已又将水杯放下,又后退了几步,仍是敛手站着。


老夫人仍觉口干心急,于是又慢慢地吃了一口,才缓过神来。


她抬眸重又看向烟年:“你方才说的话,我委实不爱听,什么叫‘命贱福薄’?当初你婆婆跟我说起你好、要迎娶你的时候,我还赞你气质大方,品貌皆是上上,何况卢家的女孩儿,就算是当王妃太子妃也是体体面面绝不输半分的,若是嫁到我们府里,也更是崔府之福,怎么到你嘴里,就说的这样不堪了。”


烟年垂着头,一声不响。


崔老夫人缓缓地又说道:“倘若这话是别人说出来的,我定要让人打烂了他的嘴,但是是你说的,我就当你是自谦,就也罢了,但是‘命贱福薄’四个字,以后我不想再听到。”


烟年垂手道:“是。”


崔老夫人抬头,深深呼吸,语重心长道:“我也知道人无完人,你什么都好,就是……心有些太细了,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坏处,只是心太细的人忧心未免过盛,忧极伤身,虑极伤神,怪道最近你瘦的这样了,只怕是因为心里有事又没有人可商议的缘故。我们竟才发现,也的确是老糊涂了。”


烟年道:“老太太……”


老夫人想了会儿,却又道:“但你之所以不说,也是怕大人操心而已,毕竟是个顾大局的孩子。向来苦了你了。”


“老太太,我……”烟年抬眸,意外而惊讶,她摇头轻声道:“您这样说,叫我如何自处。”


崔老夫人道:“何必说的这样,你是我的孙媳妇,我赞你不是应当的么?你也的确担得起。”


她长长地吁了口气:“我也是年轻过来的,当然也知道年青人的心思想法,毕竟也听过那些鸳鸯蝴蝶才子佳人的戏码……”


她笑了笑。


烟年却笑不出来。


老夫人含笑道:“那些多半都是编出来唬人的,毕竟现世的日子枯淡无味的,所以人都爱看爱听那些,图个新奇,但听过看过也就算了,总不能也因此移了心神歪了性情地去有样学样,毕竟人还活在现世之中,还是得过现世这平平淡淡实实在在的日子。这才是正理,这也才是千千万万现世之人的生存之道,你说是不是?”


烟年脸色雪白,眼中的泪泫然欲滴:“是。”


老夫人道:“我从来都赞你懂事,其实不该多嘴说这些,你心里自然也明白。我只是不忍心看你多虑自苦。好孩子,你过来。”


烟年勉强走到跟前儿,老夫人搁下杯子,握住她的手:“我把你当孙女儿般疼爱,你婆婆更是喜欢的不用说,不然就不会一定要你嫁给晔儿了,至于晔儿……他有不对的地方,我做主叫他改……”


“不是,老太太,夫君很好……”烟年忍不住。


老夫人点头,把她的手握紧了几分,沉声道:“既然你说很好,我也就信了,——那么从此之后,我只想看到你们两口儿其乐融融,好好地把日子过起来,你觉着如何?”


烟年深深低头:“是。”


老夫人松开她的手,揉了揉自己的眉头,自言自语般叹道:“唉,大概是因为你一直没有喜的缘故,等有了孩子,心思就全在孩子身上,一切自然而然地就大好了。”


匆匆忙忙地离开周国公府。


阿弦到底并没有把所见那一幕告诉云绫。


一来时过境迁,已经是多少年之前的旧事;二来现在国公府风雨飘摇,贺兰敏之暂顾眼下还不及呢,也不是说起的时候。


因被敏之耽搁了这半天,阿弦回到户部,已是过午将黄昏之时。


相识的同僚见了,彼此打个招呼,只当她出外差去了,并未多言。


阿弦一路溜回库中,正碰见一个小书吏,劈面笑道:“十八弟,你怎么来迟这许多,先前王主事来找档册,翻了半天都没找到,气的骂了半晌才走了,你留神他明日寻你的晦气。”


阿弦吐吐舌头:“他要的是什么?”


那书吏说了个名儿,又笑:“你现在亡羊补牢许是晚了,对了,你因何下午没来?”


阿弦道:“我、我遇上一件急事绊住了脚。”


书吏去后。阿弦入内翻找主事要看的档册,此时日影昏黄照在窗纸上,整个书库静谧非常,只有蝉唱带着黄昏将至的燥热,不停地卷扑在窗纸上。


阿弦情急寻不得,正翻得满头大汗,身后一个声音道:“这个在南墙角儿最顶上。”


原来是黄书吏不知何时飘了出来,立在墙边儿默默地提醒。


阿弦笑道:“多谢。”跑到里头墙角儿,又挪了椅子过来,爬高了一看,果然见尘灰蛛网盖着书卷册子。


阿弦忙小心取了下来,又拿到外头拍打灰尘,夕照落在她的头上身上,红通通地一片,显得十分温暖。


黄书吏情不自禁地跟着飘到门侧,幽幽问道:“你今儿做什么去啦?我等了大半天呢。”


阿弦头也不回道:“以为你无所不知呢,怎么竟不知道这个?”


黄书吏抬头看看外头的天空,喃喃道:“唉,我不能离开这个地方呀。”


阿弦一怔,却忘了避开扬起的灰尘,顿时呛的咳嗽起来。


阿弦揉了揉鼻子眼睛:“这又是为什么?”


黄书吏摇头:“我忘了。”


阿弦挑了挑眉,抱着卷册往内,经过他身边儿的时候忽地想起一件事:“上次……你怎么忽然不见了?”


黄书吏问道:“哪次?”


阿弦道:“就是我阿叔来的那次。”


黄书吏肃然道:“你说的是崔天官么?”


“我还有几个阿叔?”阿弦把书册放在桌上,等明日好交给王主事,又思忖该如何将此事搪塞过去。


黄书吏却叹道:“天官身上有阳明之气,威压太重,不便靠近。”


“嗯?”


刹那间阿弦想起,之前数次被鬼魂附身,一旦崔晔出现,那些鬼冥顽不灵者便会立刻灰飞湮灭,机灵些的就会远遁。


又想起孙思邈曾跟自己说过的话,阿弦眨眨眼:“我有些明白你的意思,不过……”


眼前又出现在豳州雪谷初相遇的情形,阿弦问道:“那么……明王是什么意思?”


也不知是否是阿弦的错觉,当她说出“明王”二字之时,黄书吏的鬼影子竟往后飘了飘。


阿弦失笑:“噫,总不会说说就管用?”


黄书吏叹道:“日月神光为明,天官身上又有……”他迟疑了一下,小声道:“王气。”


阿弦愣了愣,心里忽然朦朦胧胧地浮现一个奇异的念头。


“王气?”


黄书吏却仿佛不愿多提此事,他飘动了两下,道:“我所感知有限,总之,对我等阴灵而言,天官比外头那太阳还叫人忌惮,所以但凡是鬼灵见了他、甚至嗅到他的气息都会心生恐惧速速远遁,免得受伤或者万劫不复。而你……”


阿弦回过神来:“我?我又怎么样?”


黄书吏嘿嘿地笑了两声,似有些不怀好意。


阿弦哼道:“到底怎么样?你只管笑个什么?”


黄书吏道:“你饿了的时候最喜欢吃什么?”


阿弦一愣:“饿了?”


她对“吃”也算是极上心了,听黄书吏提起,竟精神抖擞,自然而然地跟着认真思考起来,“我饿了的话,要喝伯伯做的双全汤,还要吃胡麻饼,芝麻烤的酥脆里头裹着肉馅的那种……”


黄书吏目瞪口呆,不料她居然如数家珍地,身为一个鬼他几乎早忘了尘世的吃食是何味道,但听阿弦如此说,却仍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好了好了。”


阿弦打住,这才有些反应过来:“你问这个做什么?”


黄书吏才又笑道:“我只是想告诉你,对我等鬼灵而言,看见你,就像是饿了的人看见了……双全汤,胡麻饼一样。”


好似霹雳之声,阿弦张口结舌:“什么?”


黄书吏道:“总之,就像是看见天官会立即望风而逃一样,看见了你,则会望风而至。”


阿弦想到先前种种悲惨遭遇,悲愤交加:“我原来是你们眼里的食物?”


黄书吏认真思忖了一下儿道:“我只是说,对我们而言,你是不可抗拒的。看见了你就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近喜欢之感……”


阿弦忙摆手道:“这种亲近喜欢我宁可不要,都给你。”


黄书吏哈哈笑了起来,忽然道:“有人来了。”


阿弦还未问来者谁人,门口上人影一晃。


一名英武青年在门外,本来极冷肃的神色,看见她之时才面露喜色。


他极快地又打量一眼周围,见空空无他人,便挑了挑眉。


这来者竟是袁恕己。


阿弦放下卷册迎了几步:“少卿,您怎么来了?”


袁恕己将她通身上下扫了一遍:“是虞娘子派人去给我送信,说是周国公不知为何把你带走了,她担心有事,让我帮照看着。你怎么样?”


“暂时无事了。”阿弦这才有些懊悔,先前离开国公府后该先回去告诉一声儿,白让虞娘子担心了。


原来之前贺兰敏之不由分说带了阿弦去了,虞娘子束手无策,思来想去,便出外拦了一名京兆府的相识巡差,让去大理寺报信。


袁恕己得了消息忙赶往周国公府,门上一问才知道阿弦已经离开了,因回平康坊顺道经过户部,便进来碰一碰运气,果然运气不错。


阿弦请袁恕己坐了:“要不要喝水?”


“不必。”袁恕己又问贺兰敏之带走她是何意图。


阿弦也不瞒他,便将敏之心神大变一心要见贺兰氏之事说了。


两人说话间,黄书吏本远远地站着,不知何时便飘近在桌子边儿,全神贯注而听。


袁恕己听罢,道:“周国公现在这个样子,倒也可想而知,魏国夫人到底是他亲妹子。也算是他唯一的亲人了。”


阿弦不语。


袁恕己咳嗽了声,左顾右盼:“我方才进来的时候,隐隐听见说话声音,你……总不会是又找了一个‘朋友’吧?”


阿弦正因敏之触动心事,听袁恕己这般说,才又失笑:“是啊。”


袁恕己睁大双眸:“真的有?”又仔细看了一眼周遭,叹道:“在哪里呢?在你跟前儿我就如睁眼的瞎子一样。”


阿弦看向他的右侧桌边儿,袁恕己顺着看过去,当然仍是空空虚无。


虽已有些“习惯”,但本能地还是隐隐汗毛倒竖。


他举手点了点彼处:“这里?”


阿弦点头。


袁恕己咽了口唾沫:“不知这位是?”


阿弦道:“姓黄,是此处书吏。”


袁恕己“啊”了声:“原来还是你的前辈同僚。”又向着身侧拱手道:“黄先生好。”


沉吟中,阿弦忍不住捂着嘴笑。


袁恕己问道:“你笑什么?”


阿弦道:“黄先生向你见礼,还赞说少卿你英武非凡,一表人才。”


袁恕己笑道:“原来黄先生这样慧眼识人,失敬失敬。”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