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清穿我这是经历了啥 > 第10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章

  清穿我这是经历了啥

只道是春去秋来回几度,却不知神州处处换新颜。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亦即阳历1849年五月,这一年杏贞14岁。


经过七年的筹谋以及悉心经营,杏贞关于衣食住行和化工制造方面的计划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比如食,当年杏贞的四海食肆限于各方面的原因,吃食种类并不多,但经过七年的发展,当初设想的几样特色小吃均已变现,不仅如此,杏贞还曾突发奇想的将kkc、披萨、炒年糕等国外美食搬上了四海食肆的菜单,这些西夷特色乍一出现,便又一次将四海食肆的营业额推向高潮。


当然,四海食肆的发展并不仅限于此。四海食肆依托于独特、美味、价格亲民的优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光京城就有超过二十家的四海食肆分店,这些分店星罗棋布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不仅招徕了大批消费人群,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四海食肆的声望,为杏贞其他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流。


住的方面,杏贞当年想要建古代商品房的心愿还没有达成,不过却向她的目标近了一步:吴老道率其科研团队已经成功优化了铁矿冶炼技术,并且基本发明了0.0版机械加工车床。


杏贞还记得她第一次看到这套车床时的惊讶,以及惊讶过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敬佩。虽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成就和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取得的成就都很值得敬佩,但让杏贞选择的话,她一定会觉得后者更加伟大!


住之后再说行,杏贞当年的愿望是制造出自行车和三轮车,在以现代社会自行车的模型做参考时,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太难,毕竟自行车无非就是由两个轮子、一个传动装置、一个把手、一个座椅等几个简单的部分组成的。但其实事情并没有杏贞想的这么简单,因为这是个缺东少西、物质资源极度匮乏的时代!不是问题的问题也会成为致命问题!所以结果就是杏贞大意的栽在了轮子的橡胶充气袋也就是车胎上了。


这里需要做一下场外介绍,橡胶树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马拉岳西部地区,直到1736年,法国才在世界上首次报道有关橡胶的产地、采集胶乳的方法和橡胶在南美洲当地的利用情况,而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国农垦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实践,才打破了国外近百年来所谓15°以北是巴西橡胶树种植”禁区”的定论,成功地在北纬18°以北至北纬24°的广大地区种植巴西橡胶树。


以上这一大段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清朝是没有橡胶树的,更别提经提炼可用的橡胶了。


所以,在车胎这个问题上,杏贞不得不承认她栽了。不过劳动人民的智慧从来都是强大的,反正已经知道橡胶的作用,无非就是缓和运动时的震动冲击以及减少滚动阻力,既然找不到橡胶,那就尝试着缓和运动冲击和减少滚动阻力吧。就在杏贞以及吴老道科研团队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下,代替方法还真被他们研究出来了:缓和运动冲击就多加些弹簧,减少滚动阻力就尽量给自行车减肥,外加选用椴木做车轮,尽量兼顾韧性和和重量。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杏贞还是打算尽快从外国商船买到橡胶树的种子或幼苗,以期长远发展。


攻克了各种或大或小的难关,杏贞的飞鸽牌自行车终于在道光二十九年年初上市了。不过自行车市场却没有杏贞想象的那么美好,到春花烂漫的四月份时,飞鸽牌自行车已经上市三个月有余,除了刚开始贵族阶层猎奇稍稍带动了一下销售额外,飞鸽牌自行车销量一直平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