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重生之红星传奇 > 第一二一六章 重回西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二一六章 重回西安

  重生之红星传奇

进到主席办公室的,都是书记处的几个书记,刘一民讲话也就没有任何忌讳了。


刘一民先讲了对莫斯科保卫战的看法,说是从目前的关于莫斯科会战的报道看,可以判断此战苏军必胜。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希特勒犯了战略错误,本来,以德军闪电战的威势,德军确实应该能够在冬季之前攻占莫斯科,他们只需要延续前期攻势,在八月份发动攻占莫斯科的战役就行了。那个时候苏联西线jūn_duì 已经被击溃,根本就不可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加上有日军在远东牵制,苏联灭国在即。但是希特勒脑子发晕,急于解决在乌克兰的苏联空军对罗马尼亚油田的威胁,又看中了乌克兰的原料对德军的重要性,拒绝了前线将领的请求,先去攻击乌克兰。这样以来,为苏军重新补充提供了时间。等他们到10月份重新进攻莫斯科的时候,又被秋雨泥泞阻挡住了。一来而去,莫斯科的防线建立起来了,德军再想攻占莫斯科,就已经不可能了。二是天气帮了苏联红军的大忙。俄罗斯的冬天比华北的冬天冷多了,枪栓都拉不开。苏联人长期生活在那里,家家都有棉帽、棉靴、棉大衣,制造的武器傻大笨粗,精密程度赶不上德军,但是便于操作,坦克、汽车以柴油发动机居多,不怕严寒。而德军,原来的计划是在冬季到来前结束战斗,根本就没有给士兵们准备军大衣、皮靴、皮帽之类的装备。现在战争打到了冬季,这些越冬装备一时半会儿哪里能准备的急?又哪里能够足额运到前线配发到每个士兵?德军的坦克、装甲车、汽车又都是汽油发动机,武器又很精致,这样就出现了装甲车辆趴窝、士兵的枪栓拉不开、大批士兵冻毙的情况。从这点上说,此时的德军已经不战自败了。三是斯大林这次选对了人,让朱可夫担任了莫斯科战役的总指挥。要知道,苏联红军之所以在开战之初东西两线全部败北,固然有敌人突袭、战略战术失当等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斯大林搞大清洗自毁长城,把红军的骨干军官杀的太多了。这是斯大林作孽,他不打败仗谁打败仗?但是,苏联毕竟是个实现了工业化的大国,红军战士的文化水平较高。经过一段战场磨练后,那些有文化的军官就会成长起来,苏军的战斗力还会再次提升。朱可夫就是这样的例子。这个朱可夫就是诺门罕会战时的第一集团军司令,头脑清楚,英勇善战,我看他是苏军中凤毛麟角的将领。由他指挥莫斯科会战,又是倾举国之力会战,已经被严寒折磨得不成样子的德军,自然是要失败的。其它原因就不用说了,仅仅这三条原因就足够了,莫斯科会战必然以苏军获胜而告终。


张闻天急切地问:“刘一民同志,按照你的分析,是不是苏联红军此次可以一鼓作气将德寇驱逐出苏联?”


刘一民摇摇头,叹了口气,说到:“没有那么容易。要知道苏联红军主力已经丧失殆尽,就是这次莫斯科会战,也没有力量达到他们预期目的。苏联要想把德寇赶出苏联去,路还远的很。而且仅靠苏联是不行的,需要英美在欧洲战场配合。要知道,小日本虽然猖狂,但是他们和德军比起来,那还差点远。德军陆军是开着坦克汽车打仗,日军陆军是赶着驮马打仗,比不起的。如果没有英美的配合,希特勒再不犯战略错误的话,现在的苏联红军整体上说怕是已经不是德军对手了。所以,后面的战争里程还长远着呢,没有个一年、两年,苏军是不可能打败德军的。不过,长远看,苏军一定能够战胜德军,甚至攻占柏林。原因很简单,德国人和日本一样,人心不足蛇吞象,犯了四面开花、战线过长的常识性错误。”


主席是大战略家,刘一民说的他已经考虑到了,只不过刘一民说的更系统一点。这不,他马上要刘一民谈珍珠港事件后太平洋战争的走向,英美到底能不能守住东南亚。


刘一民的回答让所有人震惊,那就是英美守不住东南亚。


主席的眉头皱了起来,询问原因。


刘一民从兜里掏出烟来,给主席点上,自己也点了一根,美滋滋地抽着,然后报告说原因很简单,日军攻占东南亚的部队虽然装备远远落后于英美守军,但是各级指挥官都是从侵华战场上打出来的,战斗经验丰富,日军的作战意志也大大高过英美jūn_duì 。英美jūn_duì 打不过就投降,日军那是死战到底,很少有投降的。从这点上说,驻守东南亚的英美jūn_duì 就好比是看家护院的,而日军就好比是狼群。因此,不用看他们的战报就能知道,短期内,日军必然势如破竹,英美在东南亚的jūn_duì 必然是一败涂地。


主席的眉头越皱越紧了:“要真是这样,岂不是日军越战越勇了?”


刘一民笑道:“主席放心,小日本的好日子到头了。他们在东南亚的暂时性胜利挽救了不了他们的命运。要不了半年,美国海军就会反击,只要小日本的海军一落败,东南亚的日军补给线就会受到威胁。日本陆军战斗力再强,它也不是铺天盖地的美军飞机的对手。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小日本熬过明年、至多到后年年年底就会呈现败象。如果加上我军的因素,小日本明年底怕是都会败象毕露了。”


朱老总疑惑地问:“美军的太平洋舰队昨天刚刚被日军摧毁,哪里能半年内就发起反击呢?”


刘一民哈哈大笑,说到:“总司令啊,你那么严谨的一个人,怎么就没有从美国和日本两方面发的战报中瞧出端倪呢?我仔细的看了一遍,日军偷袭珍珠港堪称完美,确实的摧毁了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的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摧毁了欧胡岛上的美军飞机。但是,我比对了一下,双方都没有提及太平洋舰队的三艘航空母舰。这说明,太平洋舰队的三艘航母不在珍珠港内,躲过了日军的打击。要是搁在日军偷袭海参威以前,大家还会向一战时候那样认为战列舰是舰队的主力,自从日军偷袭海参威后,海军的作战形式就发生了天大的变化,战列舰已经可有可无了,巡洋舰、驱逐舰都变成了航母战斗群的护卫舰。有这三艘航母在,美军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就在。倪华告诉我,美国的造船工业发达得超出我们的正常想象,日本人这一打,美国佬说不定在半年内就能再造出几艘航空母舰来。以美国人的脾性,半年内必然发起反击。”


主席这才点点头,说了声有道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