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皇子妃奋斗史 > 第68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8章

  皇子妃奋斗史

日夜兼程, 魏景一行在第四天夜间赶回安阳。


中原消息接踵而至。


黄河大决堤灾情进一步扩大, 涉及四州十一个郡国,首当其中的济阴郡彭越郡梁国等, 已成一片汪洋。数十万人口惊惶外逃,已淹死的更是无数。


泽国千里,哀鸿遍野。


二月初一, 豫州人王吉振臂高呼:“欲与天偕亡!”天, 指大楚王朝。朝廷不让老百姓活了,那我们就同归于尽吧!


走投无路的灾民率先响应,接着迅速往四面八方蔓延, 所经之地揭竿而起者众多,愤慨的贫民在王吉的带领下,开始向官吏豪绅发起攻击。


“最新一报,不过十余日, 桢泉军已号称三十万之众。”


王吉起义之地为桢泉县,故称起义军为桢泉军,一路蔓延一路响应, 还在继续着。毫无疑问,这将会是大楚开国以来规模最大的起义军。


局势瞬息万变, 魏景一回到高陵,也顾不上休憩, 立即召了众人前来议事。


他端坐在议事厅长案的最上首,环视下首:“诸位有何看法?”


多年宾主,季桓立即会意, 他马上站起,拱手道:“大乱已至,欲自保,唯自强。安阳一郡地狭,主公当三思!”


“欲自保,唯自强,说得好!”


魏景侧身,望向悬挂在左边墙上的大幅疆域图:“安阳一地确实偏狭,不足自保,诸位有何见解?”


今日在座的,都是从平陶出来的自己人,范亚等带何泓色彩者俱不在场。这宾主二人一问一答,其实是说给庄延和寇玄听的。


庄延寇玄二人又惊又喜,真没想到局势说变就变,还变得天翻地覆,而他们的主公却非燕雀,第一时间就有扩张之志。


主公之能,二人了然,若是,若是……


二人瞬间心潮澎湃,庄延抢先一步站起,拱手道:“主公,在下以为永昌郡与汉中郡甚佳。”


“永昌郡,水陆二路畅通,人口庶密,又是长江上游。若有精锐水师,即可顺江东下荆扬二州,其势难挡!”


魏景既然第一时间想的是扩张,庄延忍不住想得更多,深吸一口气,他朗声道:“还有汉中。”


“汉中乃汉水上游,地阔土沃,素有粮仓美名。而其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本易守难攻,又有子午、房陵等六条路外通东北。


往北,是关中,司州、洛京所在;而往东则是荆州。


疆域图上,魏景视线一路越过安阳,永昌等郡,落在益州北部。


汉中,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益州最有战略意义的一个郡。


他双手交叠于案前,左手缓缓转动右手大拇指上的碧玉扳指。


“汉中固然极佳,然距安阳却甚远,中间尚有宜梁、永昌二郡,这无缘无故的,只怕难以触及。”


接话的是寇玄,庄延看法他十分赞同的。然汉中虽好,实施起来却非常有难度。眼下若要扩张,唯有发兵一途,只是目前益州还算平静,发兵得要理由啊!


不然一个不小心,就会成为益州第一个叛军,被群起而歼之了。


寇玄的顾忌也是庄延的,他眉心同样蹙起。


魏景微微一笑:“归安阳途中,我已去信何二公子。”


去信何泓?


干什么呢?


为的就是发兵的理由。


没错,早在去年,魏景就看中了汉中郡。


如今大变来势汹汹,比想象中还要凶猛,而又那么恰巧,何允病重,想必熬不了多少时日。


何泓何信的争斗将进入最白热化的状态。


这二人生于益州长于益州,会不知道汉中郡的重要性吗?


当然不能。


魏景朝贺一路都有给何泓传信,何允病势日渐沉重的事情,大半个月前就告知对方了。


他还告诉了何泓一件密事,何信遣人监视黄河大堤,并连日召心腹议事。


最近一封书信,刚离开河阴时发的,上叙,据探,何信等议事内容似乎涉及汉中。


其实魏景并没有命人监视何信,所谓监视黄河大堤和议事汉中,也不能证实是否真有。不过证不证实无妨,他有需要,何信就是有了。


庄延有些担心:“主公,万一何信并无此念……”


何信若觊觎汉中,必会传信谷城党羽先准备起来。而何泓却不可能没在何信一党放眼线。一旦何信不配合,筹谋就要落空了。


魏景微微挑唇:“文珪放心,何信必会觊觎汉中。”


他说得笃定,邵箐暗暗点头,何允都快病死了,汉中战略意义如此重大,何信不动心除非是死人。


魏景随即问季桓:“谷城有何消息?”


“禀主公,何泓一党动作频频,何信虽不在,但其党羽亦然。至今日,双方探子频频出入金牛道,最频繁时达一天十余次。”


金牛道,益州连接汉中郡的官道。魏景很早之前,就往谷城放了探子,何氏兄弟为重点。


魏景笃定:“用不了多久,何泓就会有回信。”


他特地去信何泓告知此事,等于自荐。而他本人在去年夺取安阳郡一战中,表现出的军事才能确实极为优异。


在汉中不容有失的情况下,何泓如何选择,不言自喻。


“汉中呢?”


季桓回道:“汉中果然生了民乱,已有响应桢泉军者,一姓许名金的男子为头领,已迅速聚拢近数千人,正处于安康城之北。”


这情况其实不大对头,汉中四面环山,基本不被中原灾情波及,且又盛产粮食,一直挺安定的。老百姓有吃有住就不会想反的,那为何短短一日,就有这么多人响应桢泉军呢?


答案是有人蓄谋已久,不断引导流民进入汉中郡。


这人是王吉,桢泉军首领。


其实王吉这名字,魏景挺熟悉的。此人投身于起义事业已长达十余年之久,大大小小折腾了快十次。短则一两月,千儿八百人;长则两三年,聚数万之众。


不过此人狡诈且有些本领,每次起义军被剿灭前,他总能金蝉脱壳成功。


许金是他的得力下属。


魏景在得知束水攻沙一事后,就遣人至中原探听此人消息。王吉谨慎从不露踪迹,但这人是很有些班底,寻找这些班底也行。


汉中郡确实是个好地方,且易守难攻又独立,魏景还在琢磨如何将对方视线引导过来,却不想,许金已经潜过去了。


得,人家本来就是打这个主意的。


于是引导免了,直接远距离监视即可。


当然,上述这些不需要让庄寇二人知晓,他们只需要知道魏景目光长远,早早命人盯着汉中可以了。


民乱有了,何泓那边也安排妥当了,只待东风一至,即可发兵。


庄延寇玄二人心悦诚服,拱手道:“主公英明!”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