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八百五十八章 会过日子(三章合一,为盟主刘包包打赏+1)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百五十八章 会过日子(三章合一,为盟主刘包包打赏+1)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一个小火堆勉强燃起来就好办了。


大家的湿衣裳,用木枝子支起烤干。


湿柴铺在小火堆附近,只要离火堆近的湿柴稍微被烤到半湿不干能点着就被抱出来,湿柴向前排队,用半湿不干的柴火再燃下一个火堆。


没一会儿,有四五个小火堆了,村里的汉子们又顶风冒雨出去接着砍柴。


茯苓开始张罗要吃饭。


她不饿。


但刚才陆畔有管她要糖吃,她就知道陆畔饿了。


宋福生才喘口气,手烤热乎揉揉脚,一听祖宗又饿了,完啦,还没有锅,他这脚还疼,“珉瑞啊,快带人去找锅,这回尽量寻能装水的石头,有坑洼的,浅的也带回来,不行咱凿一凿。”


陆畔离开前,茯苓跑上前,将兜里的糖都给了陆畔,还给块应急列巴。


陆畔现在一见列巴就想吐。


米寿跑上前,“哥哥我和你一起去。”习惯性又叫了哥哥。


陆畔带着米寿金宝、大郎二郎虎子走后,马老太忽然觉得这破庙冷风嗖嗖,汗毛竖起。


像刮邪风似的。


这是没有王爷在,镇不住场子啊。


她挨个角落点蜡烛,振振有词嘀咕着,“我跟你们说哈,咱们井水不犯河水,我们就是路过住一宿,不许吓俺们家娃。”


当老太太忙完这些,再一回头傻眼,最震惊的是:“三儿,你咋还能爬山背沙子呢。”


另外,地上还摆着老姜、一堆布头,艾草绒,针线,腐乳、麻酱罐,火锅辣块,韭菜花等等。


这也是宋福生打发走陆畔以及虎子大郎他们的原因。


这些人,一个背过他,另两个背过他包,虽然他的背包很沉,但是加了这些东西会更沉。


打发走这些人,当他们再回来,就会互相以为是他、佩英、茯苓,老太太等等加在一起背来的。稀里糊涂能混过去。


总之,为口吃的,为露宿舒坦些,钱佩英在出发前就评价:绞尽脑汁。


那是了,出来是玩的,又不是受罪,宋福生骄傲:我是行走的大冰柜。


“要不我能摔吗?”


钱佩英边用湿帕子擦脸边翻白眼,你就是笨的,你哪是太沉压的。


老太太却很相信,可不是,背这么多,啥人也得摔倒。你咋不把家背来呢,针线篓子你都给拿来了。


宋福生安排老太太:“娘,我和佩英整柴火和面,你坐这里边烤火边缝破布。到时寻回锅了,想办法炒一炒这些沙子,热乎的当枕头枕,还能放在腰肚上热热肚子,下晚不冷。”


与此同时,离八卦庙有些距离湍流的河里,陆畔他们这伙人正腰挂绳子,顶雨捞一个大家伙,大石头。


相中这石头上有个像小锅那么大的眼。


虽然能煮的量少,但最起码能烧开水。


又捞上几块带绿色泥沙的石板。


米寿他们怀里抱着哥哥们的鞋,在岸边披着雨披抠石板泥土。


虎子大郎,沿着冰凉的水流走,回头喊陆畔:“又看见一个带窟窿的,快来。”


没一会儿,顺子他们找来了,一见陆畔在河里心疼坏了,却被陆畔骂了,不是让守八卦庙?


不要听村里人说,那里不进野兽就真不进。


顺子听训。


他带护卫放心离开,是因为那里有组织能力和行动力很强的宋老爷,还有那么多村里壮汉留守。


当这些人回来时,宋老爷已经将这小八卦庙弄的妥妥当当。


火堆燃起十几个了,晾衣裳是晾衣裳的架子,支锅做饭是支锅的。


他还命村里小伙子们弄了些石块,打算架锅用。


且火堆分配合理,既不会半夜睡着了火堆扩散烤到他们,又处处都有火光省蜡烛。


最妙的是,他连女眷的小帘子都给围好了。


到时,老娘,媳妇,闺女,将帘子一挂,躺在里面睡觉。


地上铺油布防潮,上面铺一层棉被当褥子,她们再盖一层棉被,最上面再压一层雨披,以防谁踹被。然后被窝里塞热沙袋,头枕热乎的,再塞几个热水囊暖脚丫。妥。


他和女婿米寿的被窝也照这么整。


这一块,老宋拿捏的死死的。


就差整饭了。


宋大厨在,饭不是事儿,来来来,带来的面凑一凑,老娘,用这石板擀面片。


那个谁,珉瑞,过来学习。


陆畔又吃上一顿户外非常难忘的饭菜。


甚至,过了许多年后,他还思念。对茯苓说过,在府里吃饭没有在山上吃饭香。


能烧水的小石锅里,放底料,一串串鸡丸,肉,面片,下锅。


石板上也有烤的鸡丸,肉。


用水烫一烫钱佩英自制的方便面就捞出来放在石板上烤,在外面挖的野菜和带来的香肠切成片,也扔在面条上翻烤,这就是炒面。


宋茯苓用竹筒给自己调些麻酱腐乳韭菜花,小嘴对着热乎的鸡丸吹了吹,蘸料吃,又凑到小锅边,吃热乎乎的面片。


陆畔盘腿坐在茯苓她们女眷的铺盖上,也端着竹筒连汤带面大口大口吃,辣酥酥的,直吃的额上冒汗。


夜晚,陆畔喝了些热茶,躺在被窝里,他的腰和膝盖都被奶绑上热沙袋。


岳母递来的擦脸帕子也是热乎乎的。


隔着帘子,旁边就是茯苓她们。


累了一天。


他以往只要在外面,一向留几分清醒眯着养神。


不知为何,今日在这个破庙里,却很踏实的闭上了眼睛,眨眼呼噜声响起。


但陆畔不知道的是,那三口人躺下身就进了空间。


宋福生泡脚,让钱佩英给她揉揉,喷云南白药,眼睛盯着按摩椅遗憾,这要是能通电该多好。


给自个取根冰淇淋吃。


可见,这时候他又热了,不是在破庙里冻的直吸鼻涕的时候了。


宋茯苓躺在自己屋里,“我要是能将海绵垫子带到破庙该多好,让我弟我奶陆珉瑞都躺躺。”


钱佩英一边泡脚一边敷面膜,不敢大张嘴回道:“带倒是能带,咱怎么说啊。”


当这三口人从空间里出来后,钱佩英和茯苓给老太太盖盖被。


宋福生来到庙门口,小声问村里几名后生:“怎么还不睡。”


这几位是喝茶喝多了,头一次喝茶,太给力了,“睡不着,小的们守着,大人去睡。”


宋福生又看到顺子带几名护卫回来了,“你们咋也没睡。”


顺子说,睡前巡逻一圈,他这就去搂宋金宝睡觉。


另几名护卫会俩人一倒班,隔一个时辰一交接,让宋福生放心休息。


凌晨,天公作美了。


靠在门口火堆边的两名护卫互相瞅了瞅,笑了,准确再过一个时辰就去叫少爷起身。


早上用火锅底料简单煮了些面疙瘩,这些人连汤底都干了,口粮还剩下一些米,要留着下山吃。


宋茯苓他们打着哈欠起来收拾行李,咬牙忍着浑身酸痛,爬最后一段高坡。


终于,终于在宋茯苓的一二口令声中,这一行人走路姿势像偏瘫似的登顶了。


没登顶前,其实陆畔是不看好的,因为能看见上方雾茫茫,爬上去恐是看不见什么。


没想到这头登顶,大雾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散开。


所有人,甭管是什么身份,在这一刻都像僵住了似的。


天池,三百六十五天,只有百八十天能有人有幸瞧见,他们在如此恶劣天气下还能看见,用宋福生心旷神怡的话就是:


不虚此行。


那池水和钢笔水颜色似的,站在山顶,你就看吧,可能是才大晴,白色橘色红色的天空与连绵山川相接。


连宋金宝都想作诗一首:美的很,美滴恨啊。


突然,米寿指着另一面的山群叫道:“那是什么?”


村里的汉子们震住了,震惊过后就是扑通扑通跪地。


马老太也反应迅速,噗通跪下,“阿弥陀佛,求保佑我一家安康祥和,福寿绵延,求陆家也是。求珉瑞和我小孙女胖丫白头到老。”


老太太说着说着都激动的哭了。


钱佩英磕磕巴巴问宋福生:“那是佛光吗?”


宋福生也激动的脸通红,惊现佛光。


反正他看着就是佛光,那像是菩萨的身影在斜对面山上出现,周边发光。


“快跪,你们俩跪,米寿哇,跪,都跪。”


宋福生扯着媳妇就跪下了,要信邪的,他们家异类多。


陆畔该死的,没死。


米寿稀里糊涂带点以前记忆,这两年也会说点儿梦话,就是很琐碎,没啥大事儿。


他们三口人更是怪哉。


陆畔和宋茯苓并排跪下。


陆畔双手合十,扭头看一眼茯苓:菩萨,珉瑞不贪心,只求让我长寿,能让我陪她到白头。


宋茯苓境界就高了,目视前方:愿所见之人,都平平安安,健康快乐,家庭幸福。


你再看前方的宋福生和钱米寿,这时候真看出来是有缘做父子的。


宋福生在心里嘀嘀咕咕说一串:他不会变心……皇上也不敢支棱毛……最好给我家空间通上电,最好还能连淘宝。


钱米寿:什么姑父姑母,姐姐,奶奶,小将军哥哥,金宝哥哥高中状元,四壮大哥生子,牛掌柜,富贵叔,小红……就差许愿家里的鸡鸭鹅狗猫都不丢一只了。


这对儿爷俩,愣是给佛光念叨没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