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八百二十七章 作者,别扯没用的,我就想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百二十七章 作者,别扯没用的,我就想回家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望着江南某一处小城,那是丞相的祖籍老家。


这座小城,是陆畔带兵收复回的。


李德才侍奉一旁,眼圈泛红,强忍泪意。


十多年过去了,刀光剑影,头顶这一片天终于晴了。


后宫。


皇上脸色不是很好的从贵妃的“承乾宫”出来。


李德才一边观察皇上脸色,一边在心里摇头:贵妃娘娘喜话不少,却在提起封赏陆府时,说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话惹怒了皇上。


说句越矩的,贵妃娘娘真不必如此,膝下所出的五皇子才九岁。


大皇子二皇子是先皇后所出,一个出生不足两岁没了,一个五岁,先皇后那时还是燕王妃,没多久也撒手离世。


三皇子和四皇子,倒是一个十七岁,一个十六岁,可母妃地位极低,和贵妃娘娘的娘家梁府没法比。


更何况三皇子之母早就不在了,瞧皇上前阵给三皇子指婚就能看出来,岳家不显,并没有什么想法。


至于四皇子的母妃,属于母凭子贵,皇上到京城后才给封妃,敬妃。


在后宫年纪最大,日日礼佛。


满皇朝都知道,这位敬妃常年祈祷,打小娘胎里带的病弱四皇子能健康,四皇子总喘。敬妃就希望皇上到时能给四皇子指婚位能生的,让她儿多子多孙。


早就没了争宠的心,凡见皇上面儿就打听哪位大臣家的闺女身体棒棒哒。


就这事儿,李德才最清楚不过,别看四皇子才十六虚岁,皇上也很犯愁婚事。


接下来的都没站住,没等出生就结束。天家的孩子不好养,老百姓都知晓这个道理。


五皇子出世了,到如今九岁,还身板硬实,其舅舅梁大将军。


所以说,要照他看,最不该在煜王事宜上插言的就是贵妃娘娘。


你看看,给皇上气的来了供奉先皇后画像的建福宫说心里话。


皇上说了好一会儿,连他都没用随奉到一旁。


之后,李德才又陪着皇上,站在空荡荡的慈宁宫前出神。


去了御书房,望了半晌那些年幼的皇子。


直到夜里,钟粹宫刘淑妃这里,皇上脸色才好看许多。


人家刘淑妃多会说话,先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激动的用帕子沾泪,还和皇上像闲聊似的暗示,一直非常敬佩陆家,从在娘家时就很敬佩。说完一笑,臣妾不太懂前朝的事儿。


啧,李德才在心里笑着寻思:这位真是个人精,表态后宫不得干政,然后该说的话没少说,最关键这位所出的皇子才四岁。


是啊,要交好陆家的,煜王爷可不是闲散王爷,是统军亲王。


另外,李德海眼中,皇上是真将煜王当成亲子侄对待。


才下旨世袭三代就召人安排亲王府事宜,皇城根脚下西城一条街都是煜王府。


因为皇上受过封地的苦楚,江山四分五裂就是分封藩地造成的。


所以此次封召煜王是,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意思是,分封没有封地,有王爵但不能管理治下百姓,还是由当地知府管理,一切照常。只不过税收交予户部后,分封给煜王的哪片封地,三分之一的税收会由户部转煜王名下。


皇上说,以后亲王、郡王也依此。


源于这点,皇上想在收复回的江南一代选封地赐予煜王,大长公主回绝了。


江南终将会是最富饶之地,皇上无须如此。


李德才当时在场,能看出皇上想给好的却很无力,陆家行事太低调了,也确实,甭管什么在陆家眼里都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最后当提到黄龙三分之一税收赐与煜王时,如果他从旁没观察错,大长公主似乎对这地儿很满意。


而此时煜王爷陆畔正在前线一无所知。


他打完胜仗,写完想回京城的奏报,就将一切事宜甩手梁将军,睡得那叫一个昏天暗地。


皇上要是批准,他还要赶路。


顺子跑得急,被门槛拌了个跟头,连滚带爬冲进内室:“少爷,少爷,哎呀妈,您成了王爷。”


陆畔睁了下眼睛,迷迷糊糊中:“嗯?”有些懵,以为出什么事了,听完:“哦。”又闭上眼睛。


“少爷,少爷您别睡啊,”咋能是这种态度。


你有没有听顺子讲话,您当王爷啦,是亲的,亲王。


再说礼部来人了,宣召的正被梁将军招待,梁将军让您赶紧接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