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七百五十二章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二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百五十二章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二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至于杨明远一口一句恩师说,用这种形式成了状元,他们也没觉得如何。


人家又不是照咱卷子抄的,人家又不是没提思想是源于谁。


所谓抄袭,是压根就不会提你是谁,被问到头上,甚至会大言不惭说这些想法全是自己的。


再一个,做文章这个东西,哪怕是一样的观点,写出的文章也不同。一样的题材,不一样的写法。


杨明远下笔温和,留有余地。


宋福生明明比杨明远年纪大,但字里行间,却带着犀利。


所以宋福生压根就没往借鉴过多那方面想,并且还在借光成为状元这件事上,宽慰过杨明远,“你用恩师说的形式能得状元,还是说明你有本事。或许我亲自写,我说,我也得不了状元。”


而要说听闻此事,心情复杂,复杂在哪里呢?


让宋福生和宋茯苓她们稍稍不舒服的。


一是很感慨:有自己这个因,才有了杨明远那个果,差一步都不会出现这个结果。这说明啥?说明那小子怎么就比自己考运好呢。很羡慕。


二是。


你这样句句恩师说,会吓着我们的。


杨明远是好心,总是“我要为恩师站台”,“我要给恩师传递会宁的消息”,“我恩师说了什么,我要替恩师在皇上面前刷存在感”,可是我们真不用。


你的好心,搞不好哪一步稍稍出岔头就连累我们。


三,感觉听闻后最不舒服的是,杨明远你是主观性的非要为我们站台,这是成了状元。


要是没成呢?过后,我们一家听说你好好的进士不当,由于为我们站台丢了,成了同进士,你让我们家人听完闹心不闹心?就感觉好像欠你点儿啥似的。


关键是,我们也没让你给出头啊。


由于以上几点,再加上杨明远爬山呼哧带喘,钱佩英有一件连老宋都没告知的事,在心里,干脆自己就否了。


杨明远给她家当女婿,不成。


虽然长的帅,文化高,瞧那样不敢欺负她闺女,对她和老宋备不住也能真孝顺。


但是太上杆子了,好心的太吓人,我们家只想要一个省心女婿。


她咋就这么难,比在现代还为茯苓犯愁。


别听老宋的,什么闺女小,他闺女八十岁在他眼里也小。这是古代,该琢磨啦。


前车里。


米寿正对宋福生说:“这次来京,就一件事遗憾。”


宋福生在欣赏自己的官印,“噢?说来听听。”


本以为娃会说,有啥东西没买,心存遗憾。


却没想到,米寿回的是:“咱们没有偶遇过小将军哥哥的未婚妻。”


“你那么好奇吗?那回头,姑父帮你问问。”


“好。”


……


赶了一整日路,蓟县到了。


长亭外。


高铁头忽然露头提醒:“三舅,您得下车。”


宋茯苓在后车也掀开了帘子,看到她爹大步流星的带着进士伯伯们向前走。


离很远,双方就互相抱拳行礼。


有些像现代,离很远就伸出手要握手。


蓟县的知县和县丞都来了,在十里亭迎接宋福生等一行人。


明明不认识,却像是老友一般,非要让进县里住,说是早就安排好,可不能推辞。


接下来,宋福生他们甭管到达哪个县或是城池,要么是知县亲自来迎,要么就是府尹大人会派代表来迎接。


美其名曰,全是私人安排,私人聚会。


但大家都懂,冲的是什么。


可给宋茯苓高兴坏了。


她感觉到了,自己是官家小姐。


尤其是五十位进士伯伯出门赶考没带孩子,无论到了哪里,孩子就只有她和米寿,老爹不喊她和弟弟,伯伯们也会对她们特殊照顾,不停问想吃什么,想要什么。


车里的东西只增不减,越装越多。


与此同时,朝廷发出的进士捷报,终于到了奉天的官报厅。


官报厅这里候着好些闲人。


别小看这些闲人,那也要家里有当官吏的。


都知道呀,第一批去报喜信的能得到不少赏钱,这可是进士!


要是后报信的去晚了,可能赏钱就没有了,只有贺喜饽饽。


这一堆闲人围着官吏:“谁?谁的进士消息传了回?”


宋福生,任家村宋老爷,几个字一开口,一堆人就撒丫子开始跑。


王忠玉:小崽子们,跑不过你们可完了。


那堆闲人里有报信报出经验的,招呼同伴:“跑不过去任家村的,就去点心店。”


王忠玉边和这些人赛跑,边大声喝道:“包抄!”


只看咱九族的汉子们嗖嗖嗖冒出好几个,连村里的二鹏子都在,他们立即大笑着兵分两路,一路跑向停车的地方,要向村里赶,一路直奔点心店。


绝对绝对不给那些闲人领赏钱的机会。


报喜信的闲人们,欲哭无泪:我们鞋都要跑丢了,就不能给两个赏钱吗?


这也太抠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