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四百七十九章 小鬼们进村(二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七十九章 小鬼们进村(二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村里熬奶豆腐的妇女们,压根就没回家熬过,始终聚在一起熬制。


每天早上,拿锅的、拎奶桶的、抱柴火的,宁可麻烦也要凑一起。


一方面是极其想知道别人家能熬出几块,挣了几文钱。


一方面是熬完了直接就上交,免得还要送。


家里有手艺人的,发现老娘拔锅抱过来太费劲,还给制出泥锅。有不会这手艺的人家,就端着些自家的吃喝,或是给对方点啥,换口泥锅。


泥锅不怕偷,天天摆在大棚子里。


村里人眼下是真忙,家家也都忙着搭牛棚子。白天从地里回来,晚上贪黑干。


老牛出的不是奶,那是钱,必须得对它们好。也得说,乡下人很珍惜牲口。


任七叔本想找马老太说说来着,发现马老太正在一边看秤,一边记账,身边围着好些人,看起来很忙的养子。


他就回去了。


特意跑河对岸告状?不成,面子上不好看。


任七叔觉得最好的方式是假装遇见,无意间提一嘴。


“团长回来啦。”


宋福生牵着小红对任七叔笑着一点头。


“那个啥,团长,你吃了没?到家坐坐啊?”


宋福生就听出来任七叔可能是有事。


“有事您老就说。”


“不算事,团长客气了。就是那啥,我家后园子那里有面墙,不是弃掉不用的,是没银钱只盖了一半……”


回头,宋福生到家就看着女儿笑:“村里让你们祸害的不轻啊。嗓门大的,鸡抱窝呢。别去那玩了,那墙没盖完,怕让你们折腾塌。”


宋茯苓也乐了:“我以为是不要的呢。”


“米寿他们愿意爬墙,上山吧。”


宋茯苓很惊喜:“你让我们上山啦?”之前他爹一直不让,明令禁止。


“只准在四壮他们犁地的跟前玩,爬树玩水射箭干啥都行,就是不能离开开垦那一片。”


宋茯苓撇了撇嘴:她就知道有限制。


不过,活动区域更大了,宋茯苓带领孩子们挖回的野菜样式也越来越多。


钱佩英最高兴。


还是春天好。


终于能合理的将空间的米面拿出来吃,还让米寿和四壮、牛掌柜发现不到。


要不然空间的米面太白,做两样饭能看出来,有了绿色就不怕了。


杂面野菜饼。被野菜一掺,都是绿了吧唧的颜色,看不出来。


米寿他们吃的是,用玉米面、鸡蛋、野菜、盐、香葱烙的。


茯苓他们三口人吃的是,用白面多、玉米面少的饼子。


荠菜小米粥,钱佩英可喜欢给米寿做这个。


熬的烂烂的,有营养还养胃。


米寿胃肠不怎么好,逃荒那阵,米寿和四壮不是单独混过两天吗?小娃挨过饿。


车轱辘菜汤面条,面条都是用野菜汁和面,带着绿色。


钱佩英每次做这个都会先买两块新鲜豆腐,给豆腐切成丁,放一些车轱辘菜,做热汤面条,出锅前点几滴芝麻油。


还做猪肝野菜汤。


说起这个猪肝,要感谢员外爷一家,他们家不和大伙一起吃,住在老翟家那偏房里,单独开火。


员外爷一家现在负责各村收肉,先皇丧期过了四十九日可以屠宰了,日日能收上来不少。


去掉做肉松的肉,剩下的鸡肝猪肝,鸡爪子猪爪子,大肠子,猪下水,猪皮,总之,员外爷一家能送过来一大半。


就很成全她们这伙人。


给地里干活的能吃的挺好,家里娃子们比照村里孩子吃的更好。


“娘,今天吃什么呀?”


“我看看你挖回来啥啦?水芹菜,包包子吧。”


米寿欢呼着,“包包子,姑母,那你别忘了煮大碴粥,再蒸一碗鸡蛋焖子。我去薅小葱,姑父爱吃。”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