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明皇长孙 > 第209章:大孙如何看待边疆的叔叔们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9章:大孙如何看待边疆的叔叔们

  大明皇长孙

看着老爷子,几乎沉浸在以往的记忆中,朱英微笑着没有打扰。


或许这对于老爷子来说,便就是最为美好的回忆了。


当酒菜上来的时候,朱元璋才缓慢的恢复过来。


“对了爷爷,孙儿将允熥和明月也接到坤宁宫了,此刻他们正在后殿的寝宫睡觉呢。”


朱英开口说道。虽然感觉不是什么大事,但还是跟老爷子说上一声比较好。


朱元璋轻轻点头,说道:“大孙你便是这坤宁宫的主人,允熥和明月,都是好孩子,住过来也好,也当有个照应。”


对此朱元璋并没有什么意见,当然,按照礼法来说,朱允熥和朱明月,是没有资格入住坤宁宫的。


包括朱英,也是要住在东宫,这才符合大明皇室的礼仪。


只是就朱元璋看来,管他什么宫,不就是個住人的地方嘛,大孙自然是想住哪里就住哪里。


一lún推杯换盏后,朱英想到之前跟盐官有关的事情,便想老爷子说明此事。


毕竟盐官这一块的动静会很大,这事只能是老爷子出面才能搞定。


在很多方面,基本上只要老爷子出面,那完全就成了简单模式,根本不用担心有什么后患之忧。


啪!


“哼,这些个贪官,竟是如此之贪,好大的胆子,连咱大孙的钱财,都敢骗去。”


“咱最恨的就是这些贪官了,个个中饱私囊,荼毒百姓,大孙你把名单都列来,一个都别放过。”


朱元璋听完朱英的简单述说后,酒杯狠狠的放在桌面上,厉声说道。


对于贪官的打击,朱元璋从来都是不遗余力,斩尽杀绝。


“爷爷放心,这些人的名单,我早就准备好了,明日就给爷爷送来。”


在这件事上,朱英和老爷子,算是同仇敌忾。


要不了多久,大明国库这边就会增加一笔客观的收入。


朱元璋却在想了片刻后开口说道:


“这些盐官抄没的钱财,到时候大孙酌情拿上一些,之前河南赈灾那边,想来大孙麾下的商会,也不是很好过吧。”


之前大孙在秦淮河畔的院子的安排,朱元璋听得清楚,终究也是大孙辛苦建立起来的商会。


真要一下子跨了,那会让朱元璋觉得面上无光。


听到这话,朱英回道:“爷爷不必如此,孙儿这块还有其他收入呢,如今沿海那边,关于雪花盐的贸易,基本上能够填补这块的空白。”


朱英这是实话。


雪花盐这一块,从来都是朱英手中钱财来源的最大来头。


沿海那边,当渠道被群英商会顶替后,原本要分出去的利润大大增加。


不过朱英深谙从商之道,对于沿海的贸易,在夺取销路后,不但没有因为垄断而涨价,反而比曾经的价格,还低了半成。


可别小看这半成的价格,巨大的贸易量使得这办成的利润极为夸张。


且不仅仅如此,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了刺激消费,也加大了贸易量的输出。


这便是为了快速稳定市场,让其他海外番商大肆采购。


群英商会虽然目前亏空厉害,但商会这边没有太大的波澜,凭借着良好的名声,一直到雪花盐回血,没有任何压力可言。


毕竟,那些目前正准备给压力的其他商会,大概过不了多久,也没法给压力了。


朱元璋敏锐的嗅觉,听到大孙这般轻松的状态,立刻意识道这其中巨大的金银往来。


“看来,大孙的雪花盐,也是该引进到大明国库中来了,咱看,便是趁此机会,将盐官这一块,好好的治理一番。”


朱元璋开口数道,言下的意思也很清楚。


朱英当然没有拒绝的可能,这本来就是迟早的事情,对于朱英来说,这跟左手倒右手没啥区别。


“孙儿回去好好琢磨一番,按照目前盐官的制度来说,可能并不能产生现在这般的利润,得灵行想个法子才行。”


要是直接将雪花盐的方子,交到盐官那里,基本上就等于将雪花盐的利润都分润了出去。


国库的收入,还没现在的多。


“买卖这事,咱知道大孙你熟,便就由你安排。”


朱元璋开口说道,他经历过很多,唯独对于买卖这个行当,算是一窍不通。


不过商业乃是国家根本之一,这方面朱元璋还是非常清楚。


重农抑商,抑的不是那些小商小贩,做正经生意的。


而是那些投机倒把,囤货居奇,发国难财的黑心商人。


这些人,才是朱元璋心中的大患。


相反,朱元璋对于商业在政策上,其实有很大的倾斜力度。


开国初期就下谕旨:曩(nang)者jiān臣聚敛,税及纤悉,朕甚耻焉。自今军民嫁娶丧祭之物,舟车丝布之类,皆勿税。


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


这足以表面朱元璋对因元末导致的掠夺性破坏,而扶持商业的发展。


这才是商人地位低,但赚钱来源快的缘故。


只是因为不懂,所以才埋下隐患。


“有关于商税的事情,孙儿正在琢磨一个详细的情况,待完成的时候,请爷爷帮忙查缺补漏。”


朱英开口说道。


现在大明的商业,确实隐患太多了,也导致大明征收商税的难度,只能以农税为主。


这样的情况,肯定不能持续,所以朱英很早就在琢磨,怎么去改良商税的征收。


原先倒是有过一番准备,不过那是针对安南。


现在大明的情况完全不同,自然不能生搬硬套。


朱元璋点点头,不过也没太大的重视,在他的眼里,商税估计也没太大的波动。


“对了,孙儿还有一事想要爷爷说明。”


“何事?”


“孙儿今日和允熥闲聊,发现他对木匠活很是喜爱,便想安排到火药司,去接触跟火绳枪有关的制作。”


朱元璋闻言,眼中浮现出一丝深邃的看向大孙。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


在朱元璋看来,这是大孙的一个准备,一个对于藩王的准备。


曾经,朱元璋就藩王问题上,也曾询问过朱允炆。


朱允炆的回答,虽说谈不上满意,但也算是不错了。


对于大孙这个安排,朱元璋显然是认为大孙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应对后面的藩王的有关事宜了。


不过允熥这些皇孙问题不大,主要还是在于边疆统兵的塞王。


想到这里,朱元璋开口问道:


“对于镇守边疆的那些叔叔们,大孙又是如何看待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