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明皇长孙 > 第173章:大孙的钱粮,真的很多(日万,求月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3章:大孙的钱粮,真的很多(日万,求月票)

  大明皇长孙

爷孙俩进了书房,随同而来的蒋瓛,刘和就在院子里等候。


朱元璋端起叶月清送来的茶水喝了一口,从怀里掏出一本奏章,递给朱英说道:


“看看吧,这些个事情,真是让咱心里极为烦闷,便是过来给你看看,能不能有啥法子可想。”


朱英接过奏疏,他原以为老爷子过来,是关于以工代赈那边情况的事情。


没想到是另外的事。


当下也不再犹豫,翻开奏疏,仔细的查看起来。


依旧是熟悉的文言文,不过现在的朱英已然是习惯了很多,哪怕没有断句这些,也比较顺畅了。


咦。


只是看了前面几段文,朱英心中轻咦一声,他还准备从后面开始翻看的,奏疏的行文,多数是极为繁琐,可以省略掉很多。


不过目前就这一本,所以朱英便看了下开头,这次让朱英轻咦的原因,便是发现这本奏疏和其他的不同,从一开始就讲述事情的始末。


朱英这便认真从头开始研读。


这本奏疏里面讲述的,是跟河南地区灾荒有关的事情,朱英一开始还有些奇怪,灾荒的事情,以工代赈的效果不错,不至于让老爷子亲自过来找自己吧。


然而看着看着,朱英的面sè就开始越发的严肃起来,眉头紧锁。


实在是这次灾情的体量,过于庞大,涉及到的人数,也是超乎想象。


字里行间,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统计数据,但这灾情几乎是概括了将近大半个河南。


不单单是一个灾情,是数灾并发。


南面的水灾,北面的旱灾,东面的蝗灾,乃至最为让人闻之sè变的瘟疫流行。


完全可以想象,如今整个河南地区几乎成了人间地狱。


奏疏上所言的约莫三十万众,根本没有任何的意义,这般大的灾情,波及到的百姓,至少达数百万之众。


这个时候朱英才明白,为何老爷子急匆匆过来找自己了。


就如今的大明,面对这般体量的灾荒,除了大量印宝钞,买粮食赈灾,也没其他途径。


合上奏疏,朱英也察觉到了老爷子的心思,若真是这般简单的话,老爷子也特意赶过来找自己,想来便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也不难猜测,十有八九就是粮食不够,甚至于宝钞的购买力不足。


朱英作为群英商会的大东家,很是明白,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那些囤货居奇的粮商,尤其是在远离京师外的地方。


大部分只接受真金白银的交易,若是官府的人拿大明宝钞来购买,就谎称没有存粮。


微微沉吟,朱英开口问道:“爷爷这边,为这次的河南灾荒,准备了多少石粮食。”


朱元璋犹豫了一下,伸出三根手指。


朱英见之皱眉说道:“三千石虽然不够,但也可解决一下燃眉之急了,只是后续还需要得tiáo集更多的粮食过去,才能稳住当前的局面。”


“单单就粮食而言而不行,瘟.....”


朱英还待继续述说,就被朱元璋打断,有些无奈的说道:“不是三千石,是三百石。”


“什么!”


朱英惊呼一声,从座位上直接站了起来。


三百石粮食能干嘛,这岂不是瞧着河南的百姓饿死嘛,从运输到tiáo集,这期间少说也得花费大半个月的时间。


况且从奏疏上可以看到,灾荒已然进行了将近大半个月的时间,这一前一后,已经是灾民的极限了。


中途肯定要饿死不少,但是粮食到位,大部分的百姓都还是能活下来的。


可是这三百石,够吃几天呢,哪怕是再稀的粥,也决计撑不到下一波粮食的到来。


到时候饿死的人数,可就是真正的尸横遍野了。


那些饿到极致的百姓,怕是连尸体都会烤了吃掉,人间地狱!


“咱还能不知道嘛,咱也是从灾荒里走出来的人,三百石粮食对于整个河南来说,人均几碗稀粥指不定都不够。”


“银作局那边,咱已经让他们印宝钞了,目前三百石的粮食,却依然是户部所能tiáo集的极限了。”


朱元璋痛心疾首的说道,河南的百姓,那可是都是他的子民,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死,朱元璋这心里如何好受。


朱英只是稍微沉默了一下,就开口将在外面的叶月清叫了过来。


“我等在大明的商会,目前还有多少钱粮可以tiáo动,全部,我说的是全部,所有的钱粮!”


朱英对着叶月清询问说道。


叶月清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说道:“宝钞两百万贯,银八十七万多两,粮约莫一千六百石左右。”


正在一旁的朱元璋,眼眶睁大,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叶月清,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


他知道大孙有钱,但是从没想过大孙这般有钱。


去年大明的财政收入多少来着,要是朱元璋没记错的话,岁入不过三百余万两。


大孙不过一个商人,掌控的可流动银两,竟有大明国库岁入约莫一半多,这简直,太过于夸张了。


这是朱元璋从未想到过的。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一千六百石的粮食。


这比户部tiáo动的粮食,还要多上五倍有余。


当然朱元璋也清楚,这听上去有些夸张,实际上户部现在所掌控的粮食,远不止三百多石,便是三千石也是有的。


只是这些粮食是在保证京师及其他受灾地区的前提下,能够tiáo动的粮食数目。


不可能因为河南地区,其他受灾地区就不管了,京师的官员百姓就不吃饭了,那只会让整个大明都动荡起来。


朱英听完后,心中计算一番,而后郑重的开口说道:


“按我的吩咐,保证两月人员开销所需外,其余流动银两,全部用于购置粮食,送入河南赈灾。”


“麾下粮商tiáo用所有储备粮,在保证本身吃食的情况下,其余全部送过去。”


“另,以群英商会的名义,向所有往来的粮食,借贷粮食,有多少借多少,利息高低无所谓,能够借到粮食就成。”


“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筹备到足够的粮食,缓解河南地区灾荒。”


朱英只是稍稍停歇,又继续说道:“还有关于药材的问题,马上tiáo集商会所有大夫,着手研究瘟疫的情况,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研究出可用的方子来。”


“根据方子,将所有相关的药材向河南瘟疫地区送去。”


“嘱咐大夫们,必须严格按照商会对待瘟疫的标准执行,不可疏忽大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