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明皇长孙 > 第149章:第一次进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9章:第一次进宫

  大明皇长孙

“对呀,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锦衣卫名声虽不是很好,但咱们怎么也说是皇亲国戚,哪里是锦衣卫这些人,可以管辖到的。”李景隆说道。


朱允炆点点头。


锦衣卫威名很大,但是皇爷爷也下了谕旨,没得到允许,不准查探皇室成员。


所以但凡是皇室成员,就没谁怕锦衣卫的。


表哥虽说是曹国公,但也是皇爷爷的亲外甥孙,自然也属于皇室成员。


“这些锦衣卫,简直越发胆大了,连表哥都敢拦,表哥放心,此事我明日定会跟皇爷爷讲述,必须要惩治一番才行。”


朱允炆不满的说道,内心里感觉表哥受了委屈,就想给表哥出头。


李景隆闻言,忙道:“万万不可如此,表弟千万莫要和陛下言说此事。”


李景隆此刻,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看着朱允炆那一脸较真的模样,李景隆毫不怀疑他真的会这样做,那岂不是要害死自己了。


虽说是陛下的亲外甥孙,但是比起陛下的亲大孙,他还是有几分自知之明的。


“表哥这是?”朱允炆有些摸不着头脑的问道。


“表弟有所不知,拦住我的锦衣卫,正是陛下的亲卫。”李景隆苦笑着说道。


“这...怎么可能,这...原来如此,是真的。”


朱允炆先是惊呼一声,而后马上想起之前表哥所言,反应了过来。


“是真的,恐怕陛下对其已然很是信任,我最近有听到消息,凉国公已经在回京师的路上了。”李景隆再次说道。


听到凉国公这三个字,朱允炆顿时感受到整个人都不好了。


那个粗鲁的蛮子,朱允炆想起他就不舒服,qiáng算关系的话,也算是舅公,毕竟是他父王的娘舅,但他的母妃是吕氏。


实际上没有半点往来。


蓝玉在朝堂上名头很盛,现在皇爷爷在这个时候将他召集回来,其中意味非常之明显。


显然就是给大哥撑腰来着。


大哥啊大哥,你都死去十年了,怎么还要回来呢,还偏偏是在这个时候。


想到这里,朱允炆突然感觉到阵阵无力,身子都有些瘫软。


面对大哥的qiáng势归来,他感觉自身没有丝毫胜算可言。


看着面前的表哥,朱允炆犹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般,语气带着恳求的说道:“表哥,帮我。”


李景隆闻言,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


现在的他,怎么可能去帮朱允炆,这不是将自己往火坑里推嘛。


但是就目前来说,他也不能太过于得罪表弟朱允炆了。


哪怕朱允炆当不了皇帝,至少也会是个藩王。


李景隆没有立即回应,而是表现出沉吟的模样,片刻后才在朱允炆的期待目光下说道:


“表弟,此事就目前看来,极为险恶,尤其是陛下的心思,恐怕都被其迷住了,我等贸然谏言只会适得其反。”


朱允炆闻言,心思被带动,说道;“那依表哥的意思,当是如何才行呢。”


李景隆郑重说道:“当是只能徐徐图之,伺机而动,坐等时机,以不变应万变。”


“这,难道我就只能干等着嘛。”朱允炆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看到表弟朱允炆没被自己忽悠住,李景隆急忙思索了一番,再次说道:“也不是如此,表弟目前在文臣中颇有名声,可以从这方面加qiáng一下。”


朱允炆认真点点头,看向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黄子澄,说道;“先生也是这般说的,看来目前也唯有如此了。”


听到这话,李景隆和黄子澄下意识的对视一眼。


就单单这一眼,两人皆是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出了其中的复杂目光。


顿时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从两人的眼神中迸发出发。


朱允炆有些无奈,不过还是心中暗自给自己打气,肯定还是有机会的。


毕竟皇爷爷早就宣布他为太孙了,只等九月册封就名正言顺。


即便要下了他的太孙之位,皇爷爷怎么也得犹豫一下吧,总不能说下就下,朝令夕改。


深受儒教教育的朱允炆在心中自我安慰。


皇爷爷可是大明皇帝,天下共主,一代明君,涉及到大明储君这样的事情,当是不会朝令夕改,自己肯定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表哥和先生都是我最亲近的人,也不会欺瞒我,看来目前还是当好好结交文臣大儒,以便在皇爷爷询问的时候。


便是如同刘三吾一般,说自己的好话。


这般想来,朱允炆顿时感觉有戏,jīng神都有些振奋起来了。


李景隆时刻多注意观察表弟的微表情,见到表弟眉角上翘,顿时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表弟这一关,目前算是过去了。


不过长孙殿下那里,还是要想个法子,找个机会见上一面。


陛下也不可能天天都去吧。


......


日落西山,黑夜降临。


从上空俯视京师,便可以看到万家灯火。


秦淮河畔,更是不断传出靡靡之音,动人心神。


朱英没有在书房里,而是坐在院子里,面前摆放着四书五经,随手拿起一本翻看。


这些书籍并不便宜,倒不是纸张价贵,而是这套四书五经上,皆是有着大儒的亲笔注释。


如今计划已改,不同于安南开国,接手大明帝国的话,概念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是一个已经很成熟的帝国,他需要做的,是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在不使得大明动荡的前提下,更好的改革。


尤其是即将要去翰林院负责编撰教材,还是要先熟悉一下四书五经的,不然看都没看过。


到时候翰林院里负责的时候,连行文的流程都不清楚,那就容易惹人笑话。


不过现在身份不一样了,要是让他知道谁笑话他,恐怕没什么好果子吃。


毕竟,皇室威严不可亵渎。


他朱英的威严,更是不容易有丝毫冒犯。


很快,天空上的繁星越发清晰,约莫已经是晚上八点的样子,张伯走了过来说道:


“东家,马车已经过来了。”


朱英闻言点点头,放下手中书籍,起身向着宅院外面走去。


在宅院的门外,一列锦衣卫恭敬守候,在锦衣卫的前方,更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刘和,躬身等候。


见到朱英出来,众多锦衣卫单膝下跪,低头行礼。


刘和拱着双手,深深低头,长揖道:“见过殿下。”


旁边的张伯,已然是跪在地上,头触地面,当朱英从院子里走出来的时候。


他就是如今大明最为尊贵的存在之一,皇嫡长孙殿下,而不在是曾经的东家。


“平身。”


朱英身穿白sè素衣,轻声说道。


众人闻言起身。


“殿下请上车。”掌印太监刘和,低头恭敬说道。


朱英自台阶上缓步而下,走入马车中。


在张伯惊喜的目光下,马车朝着皇宫方向行驶而去。


----


ps:刚才电脑死机,因为没有及时更新,导致被屏蔽章节。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