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金品典当师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潘家园寻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三十七章 潘家园寻梦

  金品典当师

季凡换好衣服随手给她倒上一杯热茶,“刘小姐,请喝茶。”


刘丽雅拿起季凡那本《现代企业经营攻略》问道,“不知季先生你公司经营的是什么业务啊?”


“不好意思,让刘小姐见笑了,本人现在只是有下海经商的这个打算,至于公司还尚未成立呢?”


“噢,季先生这次托拍这两件瓷器,难道说是为了即将成立地公司筹集资金吗?”


“正是如此。”


“几千万地大项目,季先生果然是大手笔。”刘丽雅眼里露出钦佩之se问道,“我对你这个公司很好奇,我冒昧地问一句,季先生的公司准备涉足哪方面?”


“兴建瓷厂。”


“制瓷!这可是个冷门项目啊!不过这种项目前期似乎不用急着投入这么多资金吧!”“这笔钱只是用来买地皮地,至于是否够用还不清楚呢?”季凡苦笑着说道。


“什么?五千万的巨资竟然不够买块地皮,这太有点不可思异了。”刘丽雅神se怪怪地望着季凡,眼里充满了疑惑。


季凡于是就把买地的来龙去脉给她讲述了一遍,刘丽雅听了他这个爱国之举后,不禁对他刮目相看,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她这才告辞而去。


清晨,伴着刺骨的寒风,季凡三人在刘丽雅的陪伴下,来到了位于bei jing西三东路素有“鬼市”之称的潘家园旧货市场。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此时原本笼罩在沉寂的晨雾中的这座城市似乎突然在这里被唤醒。门外长得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三轮车车龙就已昭示着门内的繁华。可是当季凡等人进入门内时,还是让眼前的景观吓了一跳,熙熙攘攘的人流中,cao着汉、回、满、苗、侗、维、蒙、藏、朝等十几个民族不同口音的货主经营着民间特se浓郁的艺术品,让你以为自己走进了民族民间艺术大展堂;仿古家具、文房四宝、旧书古籍、字画、玛瑙玉翠、陶瓷、中外钱币、竹木牙雕、皮影脸谱、佛堂五供、民族服饰、文革遗物,真是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瞧人家这气势,果然不愧是中国最大的古玩旧货市场。”许传尧只觉得眼花缭乱,他非常兴奋地说道。


潘家园是一个既能寻梦又能造梦的地方,是一个能给收藏家带来乐趣和财富的地方,有人仅花了1000多元便购得了19册65卷的清代礼部珍藏的明代万历版《十三经注疏》;据说有一位老者只花了几十元购得一件带有铭文的元代景德镇釉上彩高足杯;1997年4月,摄影家李振盛教授从这里以称斤论两的价格一次xing捡回上万幅摄影艺术品,其中光吴印咸、黄翔、石少华等大师2寸以上jing装jing裱的作品就超过00件。据说这些摄影作品光装裱成本估价就在65万元,而他一共才花了不到700元;1999年,潘家园惊现了一块重达百公斤的头骨化石,后来据专家鉴定这是猛犸头骨化石,最低值500万。


象这样的故事在这里时有发生,一传十,十传百,导致潘家园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意越来越火了,名气远播海内外。连美国总统克林顿夫人希拉里对这个潘家园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年她随克林顿来华访问时,曾指名要到潘家园去逛一逛。她带着女儿到潘家园淘宝,选中的收藏品竟然是中国传统戏曲服装。


置身于这个充满无限生机和魅力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季凡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淘金场。天津的杂项、河南的玉器、宁夏的陶器、云南的刺绣、xi zang的唐卡、河北的铜器等在简陋的塑料大棚下密密匝匝的小地摊上仍放she着迷人的光芒。这可真应了那句古人:乱花渐愈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东西倒是不少,不过是打眼还是捡漏,到就全凭个人的眼力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ubiquge.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ubiquge.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